乾隆为什么会推翻父亲雍正的追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鳌拜是清初权臣,虽说他这个权臣在历代权臣中算是最弱的一个档次,尤其是比之曹操那种自己打天下,自己培养势力的顶级权臣来说根本不够看,但是他在权臣这个群体中也是一个另类存在。
身为权臣,他虽欺主,但并没有谋逆篡位之心,他想要杀的人,连皇帝都保不住,顾命四大臣,鳌拜排第四,苏克萨哈排名第二,结果鳌拜说杀苏克萨哈就杀了,康熙帝反对也无效,一般来说,权臣被皇帝收拾以后,不只是身败名裂,往往还要付出生命,乃至被夷三族的代价,更何况像鳌拜这么赤裸裸欺主,连表面功夫都不做的人,但鳌拜在失败以后,虽然身败名裂,却并没有被处死,而且更罕见的是,鳌拜在康熙帝在位时期就被平反了。
在康熙八年,鳌拜被收拾以后,被定大罪三十,按理说要处死的,但康熙帝说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等于是免了鳌拜死罪,不久鳌拜死在禁所之中。
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年老的康熙帝念及鳌拜当年的巨大功劳,于是追赐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等到苏赫死后,仍以鳌拜孙子达福袭。
可以说此举就意味着康熙帝已经给鳌拜平反定论了,鳌拜不再是欺主、飞扬跋扈的奸臣,而是一个有大功劳的臣子。
康熙帝为什么先是免鳌拜的死罪,又给鳌拜平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鳌拜欺主最大的事件在于不顾康熙帝反对,矫诏杀死排名第二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当时实际上是第一,因为排名第一的索尼已经病死),但其实关键原因并非是鳌拜想借此欺主,乃至彻底架空康熙帝,不将其放在眼里,而是因为这是多尔衮所代表的两白旗和皇太极一脉所代表两黄旗多年争斗之下的必然结果。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是多尔衮当年的心腹,而鳌拜是镶黄旗人,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鉴定支持者,当年皇太极猝死没有确定继承人后,多尔衮想要继位,两黄旗是激烈反对,坚决要求皇太极的子嗣继位,所以最后才达成妥协局面,双方各退一步,多尔衮成为摄政王,而皇太极长子,年富力强的豪格没有继位,而是由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没有亲政能力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这其中反对多尔衮继位的两黄旗代表人物中就有鳌拜,鳌拜当时甚至想鱼死网破,可以说顺治帝能成为皇帝,鳌拜是有着一份功劳在里面的,也因为如此所以在多尔衮擅权期间,鳌拜被打压的很惨,差点被处死,两黄旗自然也受到了打压。
等到多尔衮猝死,顺治帝亲政以后,苏克萨哈虽然识时务的告多尔衮图谋不轨,为顺治帝清算多尔衮送去名正言顺的理由,也成功站队到顺治帝这边,但苏克萨哈毕竟是代表两白旗,虽然通过控告曾经的主子多尔衮保住了地位,但肯定还是不为鳌拜所容。
于是等到康熙帝继位之初,四大辅政大臣时代,除了苏克萨哈,索尼、遏必隆、鳌拜都是两黄旗,形成一对三局面,鳌拜自然处处排挤苏克萨哈,并且通过圈换旗地的事情,打击两白旗,抬高两黄旗地位,到了后来更是不顾康熙帝反对,矫诏杀死了苏克萨哈。
所以虽然表面来看,鳌拜杀苏克萨哈,是无法无天,实则是因为长期以来,多尔衮背后的两白旗和皇太极背后两黄旗的斗争,在康熙初期的一个具体爆发点,不能单纯视为他这是要彻底架空康熙帝。
而且说起来顺治帝乃至康熙帝能成为皇帝,都有鳌拜一份功劳在里面,鳌拜虽然擅权,但并无谋逆之心,康熙帝之所以收拾他的原因,不在于什么三十大罪,而在于他是康熙帝亲政的最大绊脚石,所以罪过并非十恶不赦,因此康熙帝并没有处死鳌拜,并且在晚年通过追赐方式为鳌拜平反。

有了康熙帝开头,雍正帝继位以后,进一步追赐鳌拜,是“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
如果说康熙帝追赐鳌拜,重点是肯定其功劳,并且以此为其平反,但并没有彻底恢复鳌拜巅峰时期的荣誉,说明康熙是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对其罪过并没有忘记,那么雍正帝的进一步追赐,就是等于彻底平反鳌拜,差不多恢复了鳌拜巅峰时期的荣耀。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皇帝一个定论,到了乾隆帝时代,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覈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也就是说乾隆帝是追复了鳌拜的功过,最终是往回走了一大步,如同他的祖父康熙帝那般有功当赏,有罪必罚的态度一般,停袭了鳌拜一脉的世袭公爵,不过并没有将其一棒子打死,仍命其后人世袭一等男。
当然乾隆帝比祖父康熙帝更加心细,或者说更进一步,考虑到了当时受害者,所以下令当年被鳌拜陷害的大臣中,有被剥夺世职者,各旗都要好好调查统计一番,要录用其后人。
至于乾隆帝为什么推翻父亲雍正帝的做法,而赞同祖父康熙帝的做法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乾隆帝这个人很崇拜祖父康熙帝,甚至在位60年以后,之所以禅位于儿子嘉庆帝,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超过祖父康熙帝在位的61年。
而乾隆帝的父亲雍正帝呢,是个很特殊的人,说好听点是“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说难听点就是睚眦必报,对于政敌是心狠手辣,打压起来是不遗余力,手段是很残忍的,诸如九阿哥胤禟,就是在狱中被活活折磨致死。
乾隆帝自诩盛世明君,当然看不惯父亲雍正帝的做法,因此更加崇拜祖父康熙帝这个圣祖仁皇帝,所以乾隆帝继位以后,不只是平反了清朝刚刚入关时期的摄政王多尔衮,更是平反了父亲雍正帝打压致死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等人,以这种方式表明自己是仁义明君。
所以到了鳌拜追赐方面,乾隆帝表现得更明显,如果说康熙帝是理性的初步平反鳌拜,并没有全面平反,那么雍正帝就是全面平反了,所以乾隆帝自然像祖父康熙帝那样做,于是往回走了一大步,是有功肯定之,有过不忘之。
凭心而论,乾隆帝这样做其实也自有其道理之处,毕竟父亲雍正帝其实就有点变相坏规矩了,康熙帝其实已经定论了鳌拜功过了,并且以那种方式平反了鳌拜,但雍正帝这个儿子还要进一步肯定鳌拜,全面平反肯定其功劳,多少有点跟父亲康熙帝唱反调,所以乾隆帝干脆更进一步,直接推翻了父亲的做法,将其又回到了祖父时代的做法,而且更加人性化,还考虑到了当年被鳌拜迫害的大臣后人,能做到这一点,也实属不易了。
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驾崩前夕,一份遗诏悄然定下大清皇位归属。在这份决定雍正帝即位的文件中,康熙特意叮嘱后世之君:“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谥号之变:康熙与雍正对皇后身后名的权力博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遗诏传位于第四子胤禛。次年,雍正帝即位后,对父亲康熙帝生前所定皇后谥号进行大幅修改,引发后世对皇权继承与礼制变革的关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