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因为它采用了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因为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1、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原为顾同应之子,过继为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王氏未婚守节,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十四岁取秀才,即入复社。与同乡归庄友好,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
清军入关后,炎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清军攻陷南京后,又转投王永祚义军,又与归庄联合吴志葵、鲁之屿军队,欲解昆山之围,终至功败垂成。母亲王氏遭清军断去右臂,绝食而亡,遗命炎武终身不得事清。安葬王氏后,炎武弃家远游,曾受隆武帝封授官职,领导义军,屡经失败。后北上考察山川形势,联结反清人士,至晚年遍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炎武后致力于学术研究,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对宋明所传心性之学,深感不满,主张“著书不如抄书”。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
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炎武以死坚拒推荐。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
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提出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钱大昕
钱大昕(1728年—1804年)是中国清代史学家,语言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献赋获赐举人。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曾在钟山、娄东、紫阳等各书院讲学。对于音韵学和训诂学很有创见。首先注意到了古声母的研究,证明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的分别。钱大昕考证,上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无”发成“模”,又转为“毛”。“毛”的古音为“谋”,所以模能转为毛。
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以顾炎武之历史考据方法,拾遗规过,最享时誉。曹聚仁说:“钱大昕推许戴东原‘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俨然是科学家的头脑了。假如他们研究的对像是自然科学的话,他们便是达尔文、法布耳那样的科学家了。”他还称赞说:“这(考据学)便是牛顿、达尔文的治学态度。”(《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钱也写过〈奕喻〉这样的文章,他在下棋时,领悟了一些道理:“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知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近代史学家陈寅恪独服钱大昕,称之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依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所谓“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考证当时“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虽名义上为“从五品下”,然却是“将仕郎守江州司马”;据此,陈寅恪得出以下结论:“乐天此时止为州佐,固唯应依将仕郎之阶品著青衫也。”。陈垣曾说:“《日知录》在清代是第一流的,但还不是第一,第一应推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乾隆与继后那拉氏:一场始于爱情幻灭的皇权悲剧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在杭州行宫断发绝情,这一惊世之举不仅终结了十五年夫妻情分,更让清朝唯一未葬入帝陵的皇后魂断冷宫。这场帝后决裂的背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09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愉妃的历史真实结局:一生陪伴乾隆,晚年得享善终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愉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后宫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乾隆皇帝的宠妃之一,愉妃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但最终却得以善终...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愉妃 2025-03-28 刘统勋的儿子们:家族荣耀的延续刘统勋,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以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刘统勋不仅在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家族也因其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