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唐书》中评价李贺: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
李贺是继屈原以及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与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以及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同时,也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多有同情,政治上也具有进步倾向。
被誉为诗鬼的李贺曾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结果唐朝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现下半句!
诗鬼李贺仕途惨淡,寄情于诗中
李贺的出身不凡,他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的后代,就是唐宗室的远支,也算是出身贵族了。只是,到了李贺父亲李晋肃之时,早已是家道中落了。举进士不得的李贺,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往返长安,这也许是凭借皇室远亲的身份以及良师益友韩愈的举荐,虽说他在极其重视科举成绩的唐代做了几个小官,但他的经历却依然可以说是仕途惨淡。
当他被命运击垮,并且再也不复当初志得意,而是满含忧含愤的离开长安之时,他便把悲愤寄托给由汉武帝所制、魏明帝所迁的金铜仙人上,由此写下了著名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便包含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更是像一声沉重的叹息,伤感情绪由此蔓延开来。
对此,杜牧曾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中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唐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在途中所作。当时,李贺他“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这《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是他的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以及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英年早逝,留下惊艳诗句唐朝竟无人能接
在离开长安之后,李贺便一路向西,他曾做过3年的军队幕僚。当时的唐代已经显现出了动荡的苗头,割据势力猖獗,而后无路可走的李贺强撑病体回到了河南家乡,不久后便病死,享寿二十七岁。然而,虽说李贺仕途惨淡,但他却给人们留下了惊艳的诗句,而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句。倘若上天也有感情的话,那么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的,以此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同时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这便是李贺诗中含有的情感,但是,即便是在著名诗人辈出的唐朝,也竟然没有人能够对出工整合适的一句,这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因此,这首诗也成了李贺最佳的代表作之一,对唐朝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不少的才子都将“天若有情天亦老”当作上联,想要谋得一个下联,但唐朝却最终无一人能接上,而宋代宋词的发展,又将文学推向了高潮。
两百年后,宋朝一才子终对出完美下联,到了北宋时期,孙洙在《何满子·秋怨》中这样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作为北宋的著名词人,孙洙写的这首词道出了天的无情以及人的多情,有一种悲秋迟暮的凄冷之情,但是其对仗并不工整。
而北宋末的词人万俟咏在《忆秦娥·别情》中也尝试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作为一首词,万俟咏所描写的是情人间的离别之苦,但是表达口语化,虽有文人词的凝炼以及韵致,却还是不够绝美。
只有宋朝的大才子——石延年,在一次与友人的宴会上,对出了一个工整的下联。
当时,石延年借着酒带来的灵感,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当下酒席上,顿时是鸦雀无声,诗友们在仔细的感悟了一番之后是心服口服。石延年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对句,不仅其声律词义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融为了一体。
而这副对联虽然是经过了两百年的时间,才终于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对联,但不得不承认,上下联的对仗确实是非常工整的,是一副难得的佳对。李贺与石延年两人虽然没有能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两人对文字的理解,却非常奇特的对上了信号,不得不说,中华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的话,那么他也会老;而月亮如果没有感情的话,那么也就没有阴晴圆缺。人生的变迁与聚散,就在盈亏之中不断上演,我们无法改变起伏不定的人生轨迹,就如同无法掌控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一般,即便如此,如果能够在温柔的月色中,寄一片真情与豁然,能后为下一个团圆和完满而期待的话,那么人生中的无奈也便不显悲凉了。
人生总是难得圆满,此恨古难全;月色皎皎如水,亦有阴晴圆缺。诗人们借助诗词歌赋,把自己的情思寄予一汪清辉之中,体悟到月亮与苍天同寿的哲理寓情于景,温凉、澄澈的多情之月,便显得分外可人了。
李贺虽才华横溢,却可惜天妒英才,在27岁的时候就死在了昌谷故里,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唐朝诗坛的一大遗憾。如果李贺年寿长些恶化,或许能在诗坛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一决高下也未必。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高适与李白:盛唐天空下的双星轨迹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李白与宗楚客:跨越时空的“交情”与时代隐喻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宗楚客的关联常被简化为“诗仙娶了奸相孙女”的戏剧性标签。然而,若穿透历史迷雾,会发现这段关系实则是盛唐政治漩涡与士人精神困境的缩影——李白...
李白 2025-08-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