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蔡京的故事,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蔡京到底是谁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很多人都说这人不知道是不是好人,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个蔡京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具体的分析揭秘看看。
蔡京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任宰相时间最长的历史人物,在任职其间,曾经为北宋未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做出过许多值得称道的贡献。生前曾被人誉为“太平宰相”死后却被骂为“六贼之首”。京是三朝元老,曾五度拜相,锐志改革,公正敢为,他大力推行王安石新法,改革吏治,发展经济,抑制豪强,为大宋百姓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置安济坊居养院和漏泽园。安济坊用于救济有疾病而无力医治者,“初令诸郡置之,复推行于县”。居养院“以处鳏寡孤独,诏以户绝财产给其弗,不限月数,乞丐者发给米豆,不足即支常平司钱”。漏泽园是由政府划出地皮,专门安葬那些无力举丧的穷人,他还把这些社会福利措施列入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项目,督促进行。他在教育上,对王安石时期的教育选材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学校。史称“崇宁兴学”在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实行三舍法,县学生可以升入州学,州学生可以贡入太学,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学校网络。在经济上,他成功地进行了茶法,盐法的改革,使当时的大宋经济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
蔡京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中进士甲科第九名,熙宁四年至九年,为舒州团练推官,钱塘县尉,此时王安石在渐江鄞县(宁波)试行新法,蔡京是王安石“熙宁变法”的积极执行者和推行者。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推行《水利法》已五年,全国各地农田水利改革处于高潮,京为民及故乡情结浓厚,因“念梓之横流”而屡请于朝,下诏募筑木兰陂,木兰陂之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预防洪涝灾害灌溉粮田,为民造福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北宋蔡京政权实行变法图强所留下的重要历史见证。才有历史上的“壶山兰水同千古,庆历熙宁第一人”的美誉赞词。
蔡京还在免役,均输青苗等其他新法作了相应的肯定和推行。史载蔡京当时改良的新法带来的经济繁荣已超过唐朝时期的昌盛。因此《清明上河图》上的每个人物表情安逸,淋漓尽致地说明及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祥和,富足。
蔡京不仅是一位政治人物,也是一个突出成就的艺术家,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他在书法、诗词、散文、戏曲等文学艺术许多领域也颇有成就,更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大书法家。历史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所谓书坛“宋四家”苏(东波),黄(庭坚)米(芾)蔡(京),史载京其书法“笔势豪雄,痛快沉着”迨绍圣年间,天下号能书者无出鲁公(即蔡京)之右者,“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此”“断纸余墨,人争宝焉”。遂自成一法,为海内所崇焉。这都是对于蔡京书法成就予以高度的评价。
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宋微宗禅位其予赵桓,是为钦宗,此时京已年近八旬,体弱力衰,无奈之下,只好择其南逃,钦宗皇帝以此 将京贬到韶州,后又贬儋州,(今海南岛),在途经湖南潭州(今长沙)病死。死前月余曾作《西江月》词一阙,词曰“八十衰年初榭,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泣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漫繁华,至此翻成旧话,儿子们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真是国破家亡”。
蔡京死后,却没有人传颂他的功德,此因记载其功绩的史料大都被蓄意篡改和人为毁坏,甚至张冠李戴给其乱加罪名,加上后世文人墨客落井下石,欲置京于万劫不复,他们把文艺作品编造加工,把蔡京的历史面目涂改得面目全非,如《水浒传》,《金瓶梅》等民间作者,通过加工修改,给蔡京恣意妄加罪名,水浒传的作者塑造了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代表人物梁中书,为给其岳父蔡太师祝寿,筹集十万金银珠宝,岂不荒唐?蔡京一生无女,何来女婿。甚至连当时书坛的“宋四家”的苏黄米,蔡的蔡京,都有人给易与蔡襄。
钦宗皇帝登居,适是金兵大举南侵之时,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钦宗皇帝,不是召集贤能,共谋抵抗之策,反之,为了稳定自己封建专制统治而制造内讧,把对北宋负有贡献的蔡京加罪为“六贼之首”,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究其宋史资料,尚无从查寻京通番卖国,贪脏枉法,鱼肉百姓,欺压良善之恶行,也无结党营私,陷害忠良之举,那么京“之贼”有何凭,“奸”有何据。
评价一个执政者之功过,是非标准,应观其在执政期间,是否为广大人民大众谋福址,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历史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无法掩埋和篡改的,虽然蔡京历史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史料不全且被人恶意删改,但我们还是能从当时许多被当朝打击的官宦留下的传记资料中探寻真相,蔡京任宰相二十年间为官公正廉明,为大宋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社会繁荣。故对于蔡京的“奸臣”之说,曾有为之不平者以诗为证:
谁说京公是佞臣?三朝元老五匡君。
为官清正兴千利,抑制豪强惠万民。
完善革新施雨露,兴修水利接龙津。
是非颠倒妄加罪,恶意攻讦实不仁。
蔡京被贬饿死之后三十七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下旨颁诏,蔡京遗骸按宰相,国公礼遇迁葬故乡枫亭,赦免当年受其诛连子孙,五年之后,蔡京遗骸终归故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应该说是“平反昭雪”恢复蔡京的政治名誉,蔡京不再是“奸臣”了,宋高宗这一重大举措被收入《续资治通鉴》而举世皆知,流传后代,可见蔡京平反,并非子虚乌有之途听道说,但至今那宰相,国公等级的蔡京古墓,若非有义之士为之重新修建,那不依然是荒丘野坟,并未见其后人扫墓祭祖,唯有那厚土绿草,蓝天白云,阳光雨露施于孤坟一点涵温。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故吧!反之对于蔡襄的历史功绩,我们部份宗亲,给于大力弘扬歌颂,并为之重修金身,兴建忠惠祠及灵园等。对于他们的义举,我们诚感钦佩,但却有厚此薄彼之感。更甚者,尚有部份蔡京后裔子孙,为避沾染奸臣之名而不认祖先另投他人,实属可悲。他们对于蔡京即冷眼不顾,此不有失公允。当然,我们并非反对对蔡襄政绩的歌颂,但也恳切希望我等宗亲对蔡京的历史事实全面考证,以事实说话,还蔡京之清白。共同为北宋历史人物蔡京的事迹呼吁!呐喊!以还蔡京之历史真面目。
在北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蔡京与高俅作为权臣的代表,其权势之争一直是后世热议的话题。从历史资料来看,蔡京的权势在整体上显著大于高俅,这一结论可从政治地位、权力范围...
高俅 蔡京 2025-08-29 赵挺之为何未救李清照:北宋党争阴影下的家族悲剧北宋末年,李清照从“赌书泼茶”的贵妇沦为“物是人非”的流亡者,其人生转折与公公赵挺之的政治选择密切相关。作为蔡京推荐的宰相,赵挺之在党争漩涡中自顾不暇,其“不救...
李清照的词 蔡京 2025-08-21 权臣末路:蔡京的流放与北宋政治生态的崩塌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汴京告急。太学生陈东上书宋钦宗,痛陈“六贼乱政”,首当其冲的便是权相蔡京。这位曾执掌朝政十八年、以“太平宰相”自居的权臣,...
宋钦宗 蔡京 2025-07-22 蔡京蔡攸父子:北宋末年的权奸乱政与家族倾轧北宋末年,朝堂之上权谋倾轧、党争不断,而蔡京、蔡攸父子作为这一时期权臣的典型代表,以“父子共政”的畸形模式将北宋政权推向深渊。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野心的膨胀史,...
蔡京 2025-07-18 蔡京八子命运录:北宋权相家族的崩塌史北宋末年,权相蔡京的家族兴衰堪称一部政治悲剧。这位四度拜相、执掌朝纲十六年的"六贼之首",其八个儿子的命运轨迹,恰似一面镜子...
蔡京 2025-06-09 北宋六贼十恶:权奸误国的典型代表在北宋末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北宋六贼”臭名昭著,他们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谓“北宋六贼”,指的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
童贯 蔡京 2025-05-08 北宋灭亡时,蔡京高俅的命运终局北宋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的惨剧,北宋王朝轰然倒塌。在这一历史巨变中,两位权臣蔡京和高俅的命运也走向了终点。他们曾一度权倾朝野,但在北宋灭...
高俅 蔡京 2025-02-26 蔡京高俅历史下场及评价在中国历史上,蔡京和高俅都是北宋末年的著名人物,但他们的名声却多因负面事迹而流传。这两位人物的下场以及对他们的评价,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也揭示了人性的...
高俅 蔡京 2025-02-26 蔡襄:北宋的忠臣与多才多艺的大家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蔡襄与蔡京,虽然姓名相近,但二人的历史形象与贡献却大相径庭。蔡襄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政绩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了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
蔡京 2025-02-11 揭秘真实的蔡京:权臣的辉煌与悲剧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蔡京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权臣的身份四次拜相,权倾朝野,却最终落得个饿死街头的凄惨下场。一、早年才名远播,步入仕途蔡京,字元长,...
蔡京 2025-01-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