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和李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特别疼爱李恪?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李恪,先后被封为唐代汉王、蜀王、吴王。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母亲: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
爷爷:唐高祖李渊,外公:隋炀帝杨广。
这是李恪的基本资料,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传说中比较有出息的一个儿子。具体有什么出息,历史上给的文字太少,无法拿出来扩展了吹牛。
但是李世民的确曾经表态,想要改立李恪做太子,并且征求过长孙无忌的建议。结果长孙无忌表示反对,理由很简单,李恪也不是咱的外甥,咱为什么要支持?
原来李世民的原配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她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
按照长孙无忌的意思,怎么着您老也得在这几个娃娃这儿挑接班人吧?为什么?这几个可都是咱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他们当了皇帝,咱长孙家才能继续繁荣下去。
李世民为何不立李恪做继承人呢?
李恪英姿飒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否则唐太宗压根不会正眼瞧一眼李恪,毕竟他有14个儿子,随便找个有才的着重培养,难道不香吗?
不过很惋惜,你再有才,也不可能成为唐代的太子。为什么?因为你老妈是隋炀帝的女儿。这一层身份是永远无法更改的。
杨妃长得好看,又是名门之后,做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心里当然很开心。可是让带有隋王朝血统的皇子继承皇位,这是万万不能的。
唐代之所以能够建立,那就是取代了隋王朝,现在让隋王朝的遗孤继承皇位,将来这孩子反过来报复李家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光李世民有这方面顾虑,就连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也是坚决反对的。因此李世民只好打消了改立李恪做太子的想法。
如果强行立李恪做太子,那么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这种情况没有发生,但是的确存在发生的可能性。毕竟李世民喜欢杨妃、疼爱李恪,这在各大影视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大家都看好这对父子,都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李世民立李恪做太子的结局。
1、唐王朝内部再起争斗。这件事一旦被李世民官宣以后,那情况势必会恶化。首先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干大臣,绝对是坚决反对这件事。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是皇位继承人,其他人成了太子,那都属于篡位。
而一部分看好李恪的人,为了保住李恪的太子之位,必然要跟长孙无忌这帮人做斗争。为此两派人马剑拔弩张。最终再次出现血染宫墙的情景,也不是不可能。
李恪和李承乾这一帮兄弟们,为了皇位,也会发生斗争。李世民的例子摆在那里,成为太子未必就能做皇帝,或许会成为他人案板上的肉。
2、李恪开始打击报复李唐宗室。一旦李恪从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那么他就能成功继承李世民的大位。这个时候的李恪,在母亲多年的教育之下,其实对隋王朝是充满感情的。
那么作为推翻隋王朝的李唐王朝,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成为李恪潜意识里的攻击对象。这是很微妙的事情,因为李恪不仅是隋炀帝的外孙,他还是李世民的儿子。
他肩负着两家皇族的血统,矛盾的他,应该会对李唐宗室采取打击报复的方式。一来可以发泄内心对李唐江山的不满,二来打击了李唐宗室,有利于巩固他的皇位。
3、李恪对那些推翻隋王朝的唐代功臣,采取打压政策。作为隋炀帝的外孙,李恪对帮助李渊推翻隋王朝的功臣,自然也是深恶痛绝。这帮人或许也不愿意辅佐李恪。
这么一来,这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会随之爆发。李恪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够稳住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步打压这帮人,而不是公然跟他们叫板。
因此这帮李唐江山的开国功臣,一个个都会被李恪裁员,或者打发到偏远地区挖泥巴。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集体反对李恪做继承人的原因。
4、隋朝余党再掌权柄,李唐江山岌岌可危。由于李唐王朝建立了以后,大量隋王朝过去的宗室和功臣们,只能遭到无情的打压。杨妃对这件事也是无能为力,她无法干涉李世民怎么用人。
可是李恪登基以后,他本身的执政力量是相当薄弱的,为了使得自己牢牢掌握住皇权,他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培养属于自己的外戚力量。
想要学习汉武帝,从老婆这边培养未免太难,毕竟没什么根基。因此从母亲这一辈中找人出来培养外戚力量,这是最方便,也是最可行的。
他母亲是杨广的女儿,因此李恪的外戚力量,绝对会是隋朝的那些余党,甚至于是宗室力量。要是这帮人掌权了,对不起,你李唐江山将来说不定就不姓李了!
因为这帮人在掌握权力以后,完全有能力选择恢复隋朝江山。而李恪只是这帮人爬上来夺取权力的一个工具罢了。
总结:李恪未必就很有才,后人过分夸大了。
李世民说要立李恪做太子,其实也就是试探一下长孙无忌的态度而已。他自己也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易储的。
而且从史料中,我们无法判断李恪是一个多么卓越的皇子。相反,前期的李恪还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此后虽有更改,但也没留下啥丰功伟绩。
既然在众位皇子中,李恪也是比较平庸的那一个,那李世民为什么要冒着那么多风险,强行改立立刻做太子呢?没道理嘛!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李密:瓦岗烽火照天下,乱世枭雄终成殇隋末大业年间,天下崩解如碎瓷。当杨广的龙舟仍在江都纵情声色时,中原大地上已燃起千万点反抗的星火。在这群雄逐鹿的棋局中,一位出身关陇贵族的落魄公子,以瓦岗军为刀,...
杨广 2025-10-13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建的吗?——历史脉络中的运河真相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宏大的古代运河,其开凿与修缮历经千年,涉及多个朝代与统治者。隋炀帝杨广虽在运河贯通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将这一工程完全归功于他一...
杨广 2025-09-24 杨暕遗腹子杨政道:乱世浮沉中的皇室遗孤公元618年,隋朝末年的江都行宫被血色浸染。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杨广,齐王杨暕与两个儿子在睡梦中被拖至街市斩首。这场屠杀中,一个尚未出世的婴儿...
宇文化及当了多久的皇帝 杨广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