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识王安礼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其实,王安礼正是王安石的同母弟弟,大家之所以不知道他,是因为王安石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身为他的弟弟,王安礼只能活在哥哥的光环下。但历史上的王安礼,不仅为人正直,敢于进言,还是个出色的文学家。
哥哥的光环
既然说王安礼活在哥哥的光环下,那么我们先来简单看看,王安石都有哪些光环。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之后历任扬州签判、舒州通判、参知政事等。
在政治上,王安石官拜北宋宰相,提出了青苗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等等;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了宇宙生成,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文学上,他的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底层人民的痛苦,后期退出政坛,则更加偏重对艺术的追求,写出大量写景诗、咏物诗。北宋文学家张舜民曾评价:“王介甫(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寻绎,不可得矣。”
可见,王安石在各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如此一来,身为其弟的王安礼,自然就显得有些藉藉无名了。
鲜为人知的王安礼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先后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是徐氏,她为王益生下王安仁、王安道两个儿子。徐氏去世后,王益续弦吴氏,后者为其生下王安石、王安国、王安世、王安上和王安礼五个儿子。
王益的儿子中,最有出息的无疑是王安石。但实际上王安礼也不错,他与哥哥王安国、侄儿王雱(王安石之子)被后世称为“临川三王”,皆是临川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公元1061年,27岁的王安礼考中进士,入唐介幕府。之后,王安礼历任崇文园校书郎、翰林学士、开封知府、尚书左丞等职。特别是任开封知府的时候,王安礼断案如神……
等等,相信有人又会问了,“北宋、开封知府、断案如神……”,你这说的难道不是包拯吗,怎么变成王安礼了?其实,王安礼断案,虽然不如演义中的包拯那样神乎其神,但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段时间,开封府老是收到匿名举报信,被举报的人过百,时间一长,就在当地引起了骚动。宋神宗知道后,便下令王安礼尽快找到真相。王安礼将所有举报信放在一起,按照时间顺序一一查阅,很快便有了头绪。
原来,他发现最近的一封举报信,与之前的有所不同,上面多了一个姓薛的人。于是王安礼将薛某找来,问他最近是否得罪了什么人。薛某想了想说,还真有那么一个人,曾向自己推荐笔,可他没有买,那个人还挺不高兴的。
当问清卖笔人的详细情况后,王安礼派人将其抓了回来。审问后,卖笔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称这些举报信都是自己写的,意图在于报复。可见这个卖笔人心胸也太过狭窄了,薛某不过不肯买他的笔而已,他就写匿名信举报。最后,这个人被斩首。王安礼的办事能力,也得到宋神宗的肯定:“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
刚直不阿救苏轼
提及历史上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臣,你或许会想到唐朝的魏征,犯颜直谏令唐太宗扬言要杀了他,好在长孙皇后求情,才逃过一劫。又或许会想到北宋的包拯,他在进谏的时候,口水都飙到宋仁宗脸上了,最终宋仁宗不但没怪罪,还采纳了他的建议。
而同为北宋时期大臣的王安礼,也是个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人。比如公元1070年,西夏犯境,可朝廷一时间无兵可调,于是河东宣抚使韩绛、主帅吕公弼二人,便打算让四万老百姓上阵。王安礼知道后,不顾他们是自己上司,直言:“民兵不习武事,今驱之深入,此不为寇所乘,则冻饿而死尔。”
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他们从未经过正规训练,突然要把他们派去前线打仗,即使人数再多,也只能是送人头。宋神宗知道后,认为王安礼做得很对,有意对其破格提拔。然而当时哥哥王安石是当朝宰相,王安礼为了避嫌,便拒绝了宋神宗的提拔。
王安石和王安礼虽是同母兄弟,但二人也有政见相左的时候。王安石提出变法时,王安礼就站在反对派,对变法提出诸多异议和质疑。当时苏轼也反对变法,还为此写了几首诗,结果就被变法派指控下狱。
当时御史中丞李定等一心想拿苏轼打压反对派,扬言谁要是敢替苏轼求情,就以同谋罪处置。许多反对派的人听后,都不敢站出来说话,唯独王安礼不畏权贵,冒险替苏轼求情说:“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苏轼因此得以从轻发落。
王安礼有个如此能干的哥哥,导致他不得不活在哥哥的光环下。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做自己,更没有想过,要靠哥哥的权势去得到些什么。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入仕之后,为了正义,将生死置之度外,终成为北宋一代名臣。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春,金陵城笼罩在连绵阴雨中。66岁的王安石蜷缩在半山园的病榻上,窗外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早已模糊成一片。当得知自己毕生心血推行的变法被全面...
王安石 2025-08-27 吕惠卿:北宋变法浪潮中的复杂身影在北宋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吕惠卿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既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推动者,被时人称为“护法善神”,又因攻讦王安石、借改革营私等行为被列入《宋史·奸...
王安石 2025-08-19 王安石与王珪:同榜进士的政坛双轨人生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春闱,将两位未来政坛巨擘的命运悄然交织。来自临川的王安石与舒州迁居的王珪,以第四名与榜眼的身份同登进士榜,开启了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复杂...
启 王安石 2025-08-14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杜衍与王安石:北宋政坛的清流与改革者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曾布的婚姻与情感:一位北宋名臣的夫人之谜北宋名臣曾布,字子宣,抚州南丰人,作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官至宰相。然而,在历史记载的宏大叙事之外,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
王安石 2025-07-16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朝元老的理性坚守与时代困局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浪潮席卷朝野。在这场以“富国强兵”为名的改革中,三朝元老富弼却以近乎执拗的姿态站在了对立面。他并非守旧怯懦之辈——庆历新政时,这位以“...
王安石 2025-07-02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