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皇嗣及宗室乱政的现象发生,赵匡胤定下一个制度,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大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皇子及宗室密谋夺取皇位,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宫廷流血,比如我们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其长兄李建成之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清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更不用说那些短命王朝,父与子、兄与弟之间互相夺权,导致王朝提前灭亡。
但是,有一个朝代,在300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发生过皇子及宗室乱政的现象,这个王朝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大宋王朝。
当初,宋太宗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后,把赵姓宗室都集中在都城汴京,这样一方面人多势众,可以壮大宗室的力量,对外戚、富官和朝廷的外姓官员是一个平衡;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宗室在地方上势力膨胀后而导致割据。
同时,赵匡胤对于宗室的定义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在古代,尤其是汉唐时期,血缘关系远到一定程度后,比如超出“五服”之后,基本就不算皇亲了,只能是普通老百姓,基本没有任何特权了。

然而,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却做出了我国历史上最独特的宗室定义。赵匡胤一共有兄弟三人,他决定:兄弟三人的后代,世世代代永远都是宗室成员。
换句话说,汉唐时期,宗室都是有进有出,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他自称是“刘皇叔”,但是,他和皇亲一点光也沾不上。而到了宋朝,宗室开始只进不出、只增不减。
赵匡胤把赵姓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居住,这样,宗室成员就能享受很好的经济待遇。皇帝的希望就是,赵姓宗室成员世世代代富贵,世世代代永远在一起。
但是,赵匡胤还定下一个制度,那就是宗室成员在享受富贵的同时,不允许拥有实权。因此,宋朝的宗室成员年纪很小就可以封官、封爵,但大多是武官。到了一定的年纪还可以再加官进爵。但是,宗室成员只有官位、爵位名号,而没有具体的实权。
当宗室成员官位晋升到一定级别,他们也可以出席由皇帝主持的朝会。朝会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皇帝坐北朝南,各个部门的大臣和官员按规定位置站立,而宗室成员们在朝会上站立的位置位于殿堂的南部,因此也叫“南班”。
宋朝规定,对于朝廷大事、国家大事,参加朝会的宗室成员一律不准说话,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权利。在朝堂上,他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一个在数量和整体上的象征,让大臣官员们时刻意识到宗室的存在。
宋朝不光限制宗室的政治权利,还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赵姓宗室在京城居住并非自由状态,并非自己有钱,想住哪里都行,而是由朝廷统一盖房子,集中居住。

宋朝还有具体的“门房制度”,他们不能随便外出,外出要申请,回来还要登记。对于宗室成员会客同样有规定,与朝中大臣、官员见面,除非被批准,否则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而且,宗室成员如果被批准外出,中途在街上下马都不行。如果违反制度,就会受到惩罚。从这几点上看,宋朝的宗室似乎是一群被囚禁了的富贵人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宗室成员除非犯有谋反等严重罪行,犯点一般性的小罪常常会得到宽恕,这也算是宗室的特权之一。
然而,限制行动自由、限制与外人交往等普通人拥有的权利,也是特权之外的特殊限制。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角度看,宋朝皇亲的确有更多的特权,但也有更多的制约。

例如,宗室成员的婚姻就受到很多限制。基本上,宗室成员只能与文官和武将家庭通婚。
那么,男性宗室娶了士族或武将家的女性,就有可能产生利益关联,这就产生了限制宗室与外人私自交往的要求,目的在于割断利益集团之间的联系。女性宗室嫁给文官或武将家,其丈夫和家人的仕途也会受到限制。
举例来说,宋朝的驸马爷,也就是皇帝的女婿都不怎么重要,也没几个出名的、有影响的。宋朝前期,驸马还有点实权。后来,驸马也像其他宗室成员一样,只有虚职名分和财产上的好处,不能掌握实权。
从整体上说,对于皇亲这一最大的利益集团,宋朝既保障其特权,也限制其权力。对于宗室成员来说,他们是有得有失。对于国家来说,既保证了皇亲的社会地位,又避免了他们滥用特权,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允许皇亲宗室这一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但他们要与正常社会隔绝,以维护正常社会的运行。不像其他朝代,拥有特权的人还与普通百姓争夺利益,当然就会产生激烈的矛盾。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宋朝的宗室制度是对利益集团实施平衡、协调的良好方法。
应该说,在整个宋朝期间,其特殊的宗室制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是维护了皇权的稳定,在皇帝没有后代的时候,宗室制度使得皇位继承人有比较宽裕的挑选余地。
正是这种制度,使得与宋高宗赵构血缘关系很远的宋孝宗能够成为皇位继承人,而没有引起政权的动摇。其次,对宗室权力的严加防范,也防止了皇子及宗室成员对于皇权的争夺。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乱世名将的仕途传奇:王彦超的军事功业与赵匡胤的君臣轶事五代至北宋初年,一位出身河北临清的将领以军功立身,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最终在北宋官至太子太师,封邠国公。他就是王彦超——一位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在朝堂上以...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