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朱瞻基和朱祁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36岁临终前的朱瞻基,为何选9岁的朱祁镇为继承人?他的弟弟们呢?
导语:
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代英主,他爷爷朱棣通过暴力将皇位抢来以后,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要把皇位传给谁。因为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是嫡长子,但是各方面都比不上他叔叔朱高煦。
可是朱棣最后因为朱瞻基比较聪明,所以就选择了朱高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好圣孙的说法选择继位人,其实历史上还有不少。
所以我们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得出朱瞻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帝王。这个聪明的帝王,在26岁登基以后,开创了仁宣盛世。但是他的皇帝生涯只有10年时间,36岁的朱瞻基,因为疾病一命呜呼,留下了两个小儿子,一个朱祁镇,一个朱祁钰。那么他到底该传位给谁呢?
01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是明代的一种传统。
朱棣不是嫡长子,所以他的皇权是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来的。可是朱允炆是以朱元璋皇长孙的身份继位的,所以相当于是遵照了嫡长子继承制。而朱高炽虽然天赋不高,各方面能力都欠缺,但是他也是以嫡长子的身份,接替了朱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天子。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皇位自然就落在了嫡长子朱瞻基的手里。朱瞻基同样也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由此可见,朱瞻基在去世之前,一定也会尊重这种继承制度。因为只有嫡长子继承制才能够平息众怒,保证大明王朝的稳定繁荣。
当时朱瞻基有两个儿子,一个朱祁镇,那是朱瞻基的嫡长子,还有一个朱祁钰,是庶出。所以论资排辈上来说,只有朱祁镇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朱祁镇的年纪太小了。他登基的时候,才不过9岁而已。这么一个小孩儿,如何成为天下之主呢?
宣德十年春正月,宣宗崩,壬午,即皇帝位。遵遗诏大事白皇太后行。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正统元年。始罢午朝。丁亥,尚书蹇义卒。辛丑,户部尚书黄福参赞南京守备机务。二月戊申,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庚戌,尊皇后为皇太后。辛亥,封弟祁钰为郕王。---《明史》
不得不佩服朱瞻基的先见之明,他在任期间,就已经着重培养了一大帮子贤臣,这些人都可以成为朱祁镇的辅政大臣。
比如说三杨、夏元吉等人,那可都是明代响当当的贤臣。有了这帮人的辅佐,朱祁镇就算岁数小,也能够顺利接管皇位,大明也不会乱了。
02朱瞻基为何不选择弟弟们继承皇位?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好笑,当然不能说这个问题就没有一丁点道理。因为朱祁镇毕竟年纪太小,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朱家的诸侯王又失去了原有的权力,自然有可能导致皇权旁落的危险。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丁酉,上尊谥,庙号宣宗,葬景陵。---《明史》
可是朱瞻基就算是冒着这样的风险,也不会选择自己的弟弟继承皇位,其实理由我们心里都非常明白。
首先朱瞻基是贤君,但是他不是一个完全无私的人。自己分明有俩儿子,为什么他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到底是弟弟亲还是儿子亲,难道你心里没点数?你的家产会留给你的弟弟还是儿子呢?这好像不是什么选择题。其次朱瞻基的弟弟太多,选哪一个其他人都不会服气。经历了朱棣谋反的事件以后,大明代对诸侯王的权力都有所限制。所以朱瞻基的弟弟们虽然贵为诸侯王,压根就没有权力,所以也没有任何功劳。再者朱瞻基的两个儿子都还算不错,至少没有出现什么过分越矩的行为,未来可期。朱瞻基是带着这份希望离开人世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而弟弟们是朱高炽的希望,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说朱瞻基完全没有理由,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他的儿子才是他所有的希望,这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03朱瞻基是有德之君,所以大臣们也指挥选择朱瞻基的儿子登基。
朱瞻基是一代英主,他的父亲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这天下就落在了朱瞻基手里。所以说仁宣之治,其实基本上就是朱瞻基开创的。
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明史》
朱瞻基在做皇帝的时候,有很大一批属于自己的功臣。这些人当然是坚决拥护朱瞻基的,如果逐渐在遭遇不测,这些人也一定会支持朱瞻基的儿子,而不是侄子。
这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西汉时期的霍光,深受汉武帝的恩惠,所以霍光成为辅政大臣以后,对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十分忠诚,就算是汉昭帝去世以后,霍光也只在汉武帝的后嗣当中选择继任者,以此表明自己对汉武帝的忠诚。还有就是清代的索尼、鳌拜等人,他们是皇太极忠诚的帮手,当皇太极去世以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儿子豪格争夺皇位,索尼和鳌拜等人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是不是豪格没关系,但绝对不能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由此可见朱瞻基的这帮忠臣们,对朱瞻基的忠诚,足以使得他们去支持朱瞻基的儿子,而不是朱高炽的儿子。
所以就算是朱瞻基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或者遗诏,三杨等人也会向支持朱瞻基一样,去支持他的儿子登基。
总结:父子相传,比兄终弟及,要来的更加稳定。
为什么中原王朝的皇位,一般都是父亲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之间相传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稳定因素在里面。
因为父子相传是比较稳定一种继承方式,而兄终弟及则很容易出现混乱。因为弟弟继承皇位以后,不一定把皇位再传给其他弟弟,他们会传给自己的儿子,参考赵光义。
那这么一来之前的皇帝极有可能就会不被承认,或者说在地位上大打折扣,参照嘉靖皇帝登基以后,朱佑樘、朱厚照父子的下场。
而且弟弟登基本身就没有根据可言,存在非正统的不安因素在里面。一旦发生内乱,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再说哥哥传位给弟弟,那哥哥的儿子们可就危险了,毕竟他们是弟弟皇位的威胁者。
所以说就算是为了王朝的稳定,为了儿子们的安全,朱瞻基也不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当年赵匡胤无缘无故死了以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后,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也把赵匡胤的俩儿子给整死了。
参考资料:《明史》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宣之治"的治世闻名,他不仅开创了明朝的黄金时代,更以卓越的文化造诣在帝王中独树...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5 书画蹴鞠皆入戏:明宣宗朱瞻基的帝王雅趣与权力游戏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在位十年间开创了“仁宣之治”,其文治武功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个人爱好。这些爱好既折射出帝王的多面性,也暗...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女中尧舜的定鼎之策:张氏如何以柔术稳住九岁皇帝的江山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血色疆场终章:英国公张辅的悲壮谢幕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的黄沙裹挟着血腥气弥漫开来。七十五岁的英国公张辅提刀上马,试图为年轻的天子朱祁镇杀出一条生路。然而,瓦剌骑兵的铁蹄终究碾碎了这位四...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张辅 2025-10-11 从英主到昏君:明英宗形象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明宣宗禁海: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作出了强化海禁政策的决策。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明初以来海禁传统的延续,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多重因素...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6 朱瞻基为何倾心孙皇后:权力、情感与命运的交织明宣宗朱瞻基与孝恭章皇后孙氏的爱情故事,在史书与野史的交织中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这位以“书画家”“促织天子”著称的帝王,为何对孙氏始终如一?从青梅竹马的情愫到宫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0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