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军西征,横扫了当时俄罗斯地区的各个公国后,在钦察草原建立的金账汗国。此后,俄罗斯各个公国纷纷臣服于金账汗国的统治。直到15世纪,莫斯科公国趁金账汗国衰落而崛起吞并各个公国,打赢“库利科沃战役”后,俄罗斯才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后来,俄国人将蒙古人的统治的这二百多年描述成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岁月。俄国画家甚至将斡罗思(俄罗斯)画作牛,把蒙古画成一只摆出主人模样的寄生虫,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套在牛颈上的“轭”。这就是俄罗斯史学界所说的“鞑靼之轭”,俄罗斯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也被称为“蒙古人的桎梏”。
然而,蒙古统治俄罗斯地区的二百四十年间,并没有在俄罗斯地区长期驻扎军队,可以说他们纯粹是以间接方式对俄罗斯进行统治。到了1380年的“库利科沃之战”后,俄罗斯诸公国进一步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

蒙古的统治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到底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的历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
在基辅罗斯皈依拜占庭的东正教后,他们引进了西里尔字母,大批的传教士从君士坦丁堡来到俄罗斯地区。相应的,拜占庭丰富的文学经典,大量的艺术家和工匠造就了基辅罗斯在文化上的提升。
然而,蒙古人初期的入侵使得俄罗斯大部分的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城市间的网络被切断,乡镇被洗劫一空。“诸城之母”基辅甚至在蒙古人的掠夺后只剩下几百户人家,历经数个世纪也没能恢复到它曾经的重要地位。另外一些城市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蒙古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北上对其进行洗劫。
蒙古统治的初期,基辅罗斯曾经重要的贸易路线被切断,俄罗斯彻底与西欧与拜占庭失去了文化联系。城市人口锐减,手工业凋零,使得俄罗斯人的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别说普通民众,就连俄罗斯的很多公侯都不识字。
蒙古人唤醒了俄罗斯文化中那刚刚沉睡不久的尚勇好斗、“野蛮”的维京元素,这或许就是“战斗民族”的历史基因。
事实上,相对于欧洲而言,俄罗斯沦为了一座文化的“孤岛”。文化的衰退、专制的统治,使得之前在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出现的市民代表大会彻底消失了,后来即使形成了新的城市,也未能呈现出欧洲城市那样的“市民文化”。
自从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宣布东正教为基辅罗斯国教之后,基辅罗斯就与西边的波兰、匈牙利这些信仰天主教的斯拉夫兄弟成为了仇敌。另外,俄罗斯地区的各个公国也是纷争不断,因此,俄罗斯地区人民的生活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拖了蒙古人之福,俄罗斯诸公国臣服于蒙古人建的金账汗国后,西面已经没有敢进攻俄罗斯的国家了,其境内的“内战”也基本绝迹。不仅如此,在蒙古统治的中后期,俄罗斯人还充分享受到了庞大的蒙古帝国所带来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以及四通发达的通商体系的恩惠。
伴随着蒙古帝国的强盛,这样的情形也持续了很长时间。既然俄罗斯诸候享受了蒙古帝国的保护,那交点儿“保护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
因此,金账汗国在俄罗斯地区设立了达鲁花赤制度。
所谓的“达鲁花赤”就是汉语所说的征税官,突厥语中的巴思哈(basqaq)。金账汗国通过达鲁花赤管理俄罗斯地区的治安,并直接征收“贡税”(Дань)。
蒙古人达鲁花赤驻跸城镇近郊,他们依靠所属的部队征收每一年的贡税。汗国对俄罗斯人课以多达十四种“贡纳”。根据《原初编年史》记述:“蒙古人派出了达鲁花赤进行人口调查,他们按十户、百户、千户为单位,对苏兹达尔、梁赞、穆罗姆等公国的人口进行统计。修道院长、修士、祭司、圣歌队等侍奉圣母的人员不在统计之列。做完人口调查后,蒙古人的调查官便返回复命。”
蒙古人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了俄罗斯各公国内除了神职人员以外的人口,并据此征收人头税。这种人头税究竟具有何种税收性质,由于缺乏历史资料我们仍不能解答。但从俄语中的相关词汇的语源上看,这种税收制度被后来的俄罗斯统治者部分地继承了下来。比如“金钱”、“国库”、“税关”等很多与税金及财政有关的俄语单词,均源自蒙古的突厥语。
达鲁花赤是蒙古人直派的,因此作风上异常严苛,这就引起俄罗斯当地人们的反感。为了降低统治成本,避免冲突,金账汗国很快废止了达鲁花赤制,改由俄罗斯各公国的大公们代为征收赋税。
就这样,金账汗国将俄罗斯各个公国的征税权力交给了各个诸侯,反过来说,也就是各个诸侯通过纳贡的方式使自己的管辖权受到蒙古人强大武力的保障。俄罗斯诸侯用钱物保全了自己的地位与一方平安,蒙古人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获得了一方的贡赋,这就建立起了一种相依互助、两全其美的安定结构。

历史上,蒙古帝国在其幅员辽阔的范围内的统治,不管在任何地区基本上都是相对宽松的,在俄罗斯地区也不例外。实际上,如果与俄罗斯的其他时代相比较,蒙古统治时期在征税比例上可以说是最低的。
俄罗斯诸公国有了独立自主的财政大权,又学会了蒙古达鲁花赤那一套对民众的奴役剥削手段,这就激发出了他们内心中对土地占有的欲望和对农民的控制欲望。为日后的采邑制和农奴制的形成、经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这位草原霸主并未急于与金朝正面对决,而是以西夏为突破口,通过“先弱后强”的渐进策略,逐步瓦解金朝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10-24 拔都为何放弃蒙古大汗之位:权力博弈中的现实抉择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的缔造者与欧亚文明的桥梁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是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5 旭烈兀与伊利汗国:蒙古西征浪潮中的西亚霸业在13世纪中叶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的征服浪潮席卷东西。当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军踏平波斯高原、摧毁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一场改变西亚历史进程的变革悄然酝酿。这...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野狐岭之战:金朝溃败的深层剖析1211年8月,蒙古与金朝在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此役中,成吉思汗以10万蒙古铁骑大破金朝45万大军,金朝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这场战役的失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