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允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留给朱允炆30万大军,为什么直到丢了皇位,他都不调动?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两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其一是国家中的人民,另一个则是王朝的帝王。倘若想要创建一个强盛的王朝,那么便并不是百姓做为王朝的壁垒。
而是帝王和臣子共做城池,以此确保百年的国祚便不再是问题。可如此的道理却少有帝王知晓,大多数帝王都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天下的发生的任何事情帝王都认为与自己有关,只要自己活着那便有东山再起之时。
帝王们的自以为是使得自己管辖的王朝日益衰弱,直至倾覆。与大多数王朝相比,有一个朝代活得十分有骨气,它不像宋那么卑微,不像清那般无力,它便是——明代。朱允炆宁可舍弃皇位,也要保定天下。
天下一统的艰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世界的一个真理,也是天下的现实写照。有人的地方便有矛盾和摩擦,在多年的催化和酝酿下,人们之间爆发了许多的战争和冲突。以战争的方式最终确定胜利者。
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都是人们之间爆发冲突的激烈点,一次次的战争使得天下分裂,一次次的战争又使得天下结合,无论是结合还是分裂都是一项世界上地狱级别的目标。
倘若将人们之间的战争分为两类,那么便有这两种——对外和对内。对内的战役十分容易理解,就是简单的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家兄弟之间的战争,而对外则是中原地区和偏远地区人民之间的战争。
天下分合的大势主要以汉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为主,但是汉人和偏远地区的蛮夷却也爆发了许多让天下分割成两半的战争。先前提及的“五胡乱华”,便是中原第一次被蛮夷大部分占据的事例。
自此蛮夷便成为了中原“正统”的候选人之一,并且中原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士族南迁的举措为天下两分奠定了基础,中原和蛮夷的大融合自此展开。
可民族大融合其实一直都被中原的汉人视作一种耻辱,对于汉人而言,蛮夷是非正义的一方,而与其融合这不就是对自己民族最大的侮辱吗。
民族问题、阶级问题、仇恨积累,如此繁杂的东西集合,让整合天下的目标加重了许多。可总有会有特例出现,明代便活生生的元代的废墟中诞生,国祚近乎持续了三百年之久。
之前提及了汉人对蛮夷的仇视和矛盾,这样的特点在明代得到了诠释。元代靠着自己绝对的武力将天下打落,可这样的方式却给元代带来了不小的潜在问题——种族矛盾。
自元代建立以来,种族阶级问题便一直在恶化和酝酿,直到天下之人再也不想忍受元代的压榨,于是天下便掀开了反元的热潮。浪潮起来容易,可想让浪潮平息则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
朱元璋历经多年的征战才将天下平定,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代,同年攻下大都自此元代彻底灭亡,明代崭新的出现在历史中。明代带着曾经的记忆,一直对非汉种族抱着防范的心理。
死守社稷
明代的建立标志着中原大陆又一次被汉人掌控,其夺下幽云十六州的成就一血曾经被夺去领土的耻辱。朱元璋血洗耻辱后并没有忘记耻辱的痛,于是自明代建立以来,朱元璋对明代边境主权都施加强压。
明初,朱元璋让徐达北征以此巩固明代北方的领土,让沐英等诸将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往明代西南方以达拱卫边境的主权。朱元璋多次派兵封王,让明代天下渐渐地稳定下来,可朱元璋也日益不安。
随着异姓王的逐日增多,朱元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于是他便借着著名的“胡蓝之狱”将多位曾今的开国功臣一一打杀,甚至连镇守边疆的武将都不放过,当然朱元璋自有他的后路。
在残杀异姓王和边疆武将后,朱元璋大封自己朱家的子嗣,将凡是与自己沾亲带故又有些许功勋的朱家子弟统统封为王,以此达成边境皆为自家人的局面,可殊不知朱元璋的此番举措只是他自以为的想法。
随着开国功臣的凋零,以及权力的转移,明代大部分精锐部队进入了同姓王的手中,而这个现象无疑是给皇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此朱元璋自己并没有想象到,他从没有想过朱家会发生同室操戈的事情。
洪武三十一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驾崩,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在朱允炆即位后,朱允炆便大刀阔斧地将同姓王铲除,施行削藩的举措,打算将朱家自家的兄弟长辈一一逼死。
在明初,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各分为同姓王,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王,他们拥有的士兵少者上千,多者上万。这些同姓王中,有些王靠着权力多行不法。
而这一点被朱允炆当做理由,对此发动了席卷全国的削藩。朱允炆削藩的理由十分简单:倘若天下不安,诸侯则安,可若诸侯不安,那有谁可以安之?如此的道理的确是浅显和易理解的。
但是合理的道理,并不意味着同姓王会接受。倘若是自身权力被剥削,其实还可以接受,但是朱允炆的削藩却使得许多朱家弟子含恨而死。如此的削藩又如何让其他同姓王相信削藩的实质性呢。
身为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在大哥、二哥、三哥死后,他便成为了皇权第二顺位,第一顺位不用解释都了解是谁。朱棣自小便极具野心和气魄,因此他面对削藩时,便萌生了谋朝篡位的想法。
可是朱棣也明白,自己的势力仅仅只有北京这一块地方,而自己要面对的则是整个明代,并且据史料记载,朱棣士兵最多十万,而朱允炆掌握全国的士兵便至少有三倍于朱棣之多。
如此的差距让朱棣久久不敢擅自行动,直到姚广孝的进言决定了朱棣的决心。同年七月,朱棣以“靖难”为由向朱允炆发动反扑。尽管敌我悬殊,但是朱棣靠着自己多年的征战经验,将朱允炆势力打得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京师,朱允炆在火灾中不见踪影,随后不久,朱棣称帝,号永乐。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倘若朱允炆兵力再增加三十万呢?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倘若朱允炆兵力增长三十万,那朱棣必然会惨败,而这个假设,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朱元璋在离世前给朱允炆留了三十万士兵,也就是先前提及的沐英率领的士兵。
此三十万士兵只由皇帝管辖,直辖于皇帝,也就是朱允炆。而朱允炆至死前都没有动用这三十万兵力理由十分的简单——国土不能失。倘若朱允炆抽调三十万大军攻打朱棣,那么明代西南部必将失去,明代不再完整。
小结
此便是朱允炆至死都没有动用三十万大军的理由。“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个便是明代国祚可以持续近乎三百年的原因,明代至死前都包含骨气,崇祯皇帝狠杀家人让朱家之人没有低头族。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