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帝登基已满六十周年。也就是在这一天,乾隆帝公布了皇储人选,那就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那么和珅那么精明,为什么料不到嘉庆会对付他?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乾隆帝曾称自己的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其祖父康熙帝在位时间61年,所以乾隆帝同时宣布自己将在次年的正月初一日禅位于皇太子永琰。
为博取永琰的好感,表明自己对永琰的拥戴之功,在乾隆帝未公布皇储人选时,得知乾隆帝将要禅位的和珅,即提前给永琰通风报信,泄露了皇储人选的机密。为讨好永琰,和珅还送给了永琰一柄玉如意。
由此可知,在永琰即位之前,时任首席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要职的和珅并不是没有巴结永琰。试想,以和珅的精明,肯定是想在乾隆帝和皇太子永琰之间左右逢源。
不过,永琰对于和珅的专权和贪腐深恶痛绝。表面上,永琰接受了和珅的示好,并对和珅赞誉有加。内心里,永琰并不领情和珅的情意,只是碍于和珅背后的强大靠山乾隆帝,永琰只好选择隐忍,以麻痹和珅。
退位后的乾隆帝自称太上皇,依然手握大权,嗣皇帝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而乾隆帝倚重的和珅成为太上皇的代言人,连嘉庆帝都得让他三分。
自作聪明的和珅,对嘉庆也小心翼翼地进行提防和孤立。
嘉庆登基后,和珅就把自己的老师、后来依附于自己的吴省兰作为侍读,安插到嘉庆身边。说是帮助嘉庆帝整理诗文,实际上就是监视嘉庆帝。嘉庆也不傻,但他顺水推舟,对和珅的真实意图佯装不知。
嘉庆即位后,乾隆帝欲召嘉庆帝的老师、两广总督朱珪回京,担任大学士。
和珅认为,若朱珪回京则嘉庆帝的势力更加壮大,对自己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和珅多次在乾隆面前诬告朱珪,阻挠朱珪回京。最后,朱珪不但没能升任大学士,反而被降为安徽巡抚。
和珅为了压制嘉庆,多次挑拨乾隆与嘉庆的父子关系。
军机大臣福长安是和珅的心腹,嘉庆帝有次去军机处看奏折,被福长安立即报告和珅。和珅又向太上皇乾隆报告了此事。
老皇帝乾隆恋权不放,一心唯恐被嘉庆架空。得知此事后,乾隆把嘉庆一顿猛批,被告知“不得擅专”。
嘉庆帝想要搞一次冬季大阅兵,乾隆在和珅的煽风点火下,又紧急叫停了这项计划。
和珅对嘉庆帝的处处挟制,嘉庆心知肚明。但嘉庆投鼠忌器,隐而不发,对二皇帝和珅也是极其尊重,表面功夫也是做得非常到家。
和珅在嘉庆即位之前不是送其玉如意吗,嘉庆不但装作高兴地笑纳了,还故意写了一些诗作,说明玉如意玉质精良温润,称赞和珅对自己有拥戴之功,是自己的股肱之臣。
安插在嘉庆身边的吴省兰,很快将这些诗作密报给和珅。
和珅知悉嘉庆对自己的高度评价,自以为已得嘉庆欢心,不由自鸣得意。
同时,嘉庆帝书写的一些闲情逸致的诗作,也被和珅视为嘉庆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平庸皇帝,认为可以被自己操控,从而对嘉庆放松警惕,在专权和贪腐方面更加肆无忌惮。
由于乾隆帝晚年精力不济,和珅实际成为其代言人,从朝廷大臣到地方大员几乎都是和珅安插的官员。和珅一手遮天,所有军国大事都要事先上报给和珅,然后转奏乾隆和嘉庆。
和珅本来位居伯爵,在嘉庆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乾隆在和珅的请求下,直接晋封和珅为公爵。
此事自然令嘉庆不爽,和珅的飞扬跋扈也惹怒了不少朝臣。但嘉庆面对朝臣的告状却不动声色,反而表示自己以后要倚重和珅,处置和珅那是太上皇的事,自己哪敢呢?
嘉庆的隐忍使和珅完全失去了戒备,和珅更加恣意妄为,甚至府邸的装饰都参照宁寿宫的样子,这就是明显的越礼行为了。
在乾隆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驾崩后,隐忍已久的嘉庆终于对和珅出手了。
乾隆逝后,嘉庆立即任命和珅与睿亲王淳颖总理国丧,同时又召回了自己的老师、安徽巡抚朱珪回京任职。这实际上就架空了和珅。
紧接着,嘉庆又解除了军机大臣福长安的职务。福长安是和珅的亲信,嘉庆的这一做法,无异于砍掉和珅的臂膀。
和珅与福长安被勒令为乾隆守灵,并不得擅自离开。这实际上等于软禁了和珅与福长安。
和珅被控制后,在嘉庆帝的授意下,正月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等上疏弹劾和珅专权贪腐。初八日,和珅即将投入大狱。
墙倒众人推。随后各地大员纷纷弹劾和珅,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在奏折中请求将和珅凌迟处死。
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公布和珅二十大罪状,其中专权、擅权十二条、府邸和坟茔逾制两条、贪腐六条。
正月十八日,在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的请求下,本来廷议凌迟处死的和珅,被嘉庆帝赐白绫自尽。
和珅之死,他的贪腐并不是主因。嘉庆帝曾称,若不除和珅,则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
虽然和珅曾讨好于嘉庆,但他的专权还是威胁到了嘉庆的皇权,嘉庆帝并不领他的情。亲政后的嘉庆帝迫切需要树立自己的皇威,专权贪腐的和珅就是最好的靶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是乾隆帝宠信的大臣,一般来说,前朝皇帝倚重的大臣,在新帝即位后,都会遭到冷落,新帝都会培植自己的心腹。比如雍正朝受到重用的张廷玉、鄂尔泰,都在乾隆朝遇冷。从这层意义上说,嘉庆帝也不会喜欢和珅的。更何况和珅专权贪腐、劣迹斑斑,还让嘉庆吃过不少苦头呢!所以说,嘉庆亲政后,清算和珅是情理之中的,和珅必死无疑。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将写有其名字的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震惊朝野,因为当时乾隆尚有嫡子永璂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31 乾隆与刘统勋:一场被误读的君臣风波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统勋是备受瞩目的名臣,他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深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乾隆杀刘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7-25 乾隆皇帝的寿命真相:89岁高龄背后的历史逻辑与长寿密码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乾隆皇帝活了141岁"的惊人说法,甚至被包装成"养生奇迹"广泛传播...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24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钮祜禄·讷亲之子:隐入历史尘埃的家族余晖钮祜禄·讷亲,这位乾隆朝权倾一时的首席军机大臣,其家族的显赫与个人的悲剧命运,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位风云人物时,他的儿子们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7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 准噶尔叛乱:清朝三代帝王的平定史诗在中国西北边疆的历史长卷中,准噶尔叛乱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雨,席卷了整个蒙古高原与天山南北。这场叛乱始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最终在乾隆二十二年(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4 叶卡捷琳娜眼中的乾隆:傲慢与野心的隔空碰撞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分别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两人从未直接对话,但通过外交争端与文化互动,叶卡捷琳娜对乾隆的复杂评价逐渐浮...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4 蒋士铨的诗学流派归属与文学精神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1725—1785)以诗、文、曲兼擅的才华独树一帜。作为乾隆年间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其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既与性灵派...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7-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