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要杀蔡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我们现在对董卓有个刻板印象,就是董卓这个人就是个坏人,从一开始就坏,一直到死,都是坏人。
其实这个印象是后来形成的印象,也就是历史记录留给大家的印象。就董卓本人来说,至少是在刚入洛阳的时候,并不算特别坏,也还是有人支持的。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坏,一直都名声很差,何进怎么会招他入京,来帮他铲除十常侍呢?
后来证明董卓坏的一个理由就是,进了洛阳之后,废了少帝辩,改立献帝协,然后又逼死了何皇后,也就是何进的妹妹。
但这其实忽略了一点,就是在灵帝晚年的太子之争中,董太后支持献帝协,也有不少世家支持献帝协,而何皇后和何进因为出身低微,所以不少人是反对立少帝辩的。
灵帝死后,何皇后和何进强立少帝辩,不少世家也是不满意的,只是没有发作。所以何皇后也逼迫了董太后,不断的打压她。
董卓进京的时候,何进已经死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也不是当时所有世家和大臣都反对,也还是有些人是支持的。而且,董卓一度是以董太后同族自居的。
王允和蔡邕其实就是在一开始支持董卓废立皇帝的这种人,而丁原等忠于何进和少帝一系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出逃了,王允和蔡邕就继续留着。
蔡邕的经历中,现在说得比较多的就是他在董卓时期的表现,但却经常忽视他在黄巾之乱之前的表现。总体来说,他在之前因为和司徒刘郃不和,受到了中常侍的打击。
王允也是同样的情况。王允在黄巾之乱中表现非常突出,受命出任豫州刺史,以荀彧的叔叔荀爽、孔融等人为从事,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立功受奖。
但因为王允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缴获了中常侍张让和黄巾军的往来书信,上奏皇帝,灵帝只是批评教育了张让一番,就拉倒了,并没有处罚他。之后,张让就找机会报复王允,王允也因此下狱。
也就是说,王允和蔡邕一样,都是在灵帝时间收到了不公平对待的人,而他们又都有比较好的声望,所以在董卓入京之后,就把他们都起复了,而且加以重用。
在献帝继位后,王允也升了官,从河南尹升任太仆。按照东汉的制度,太仆一般就是副宰相了,地位相当高。在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之后,因为杨彪不听话,罢免了杨彪,王允就升任司徒了。
王允和蔡邕不同的地方在于,王允虽然遭受了打击,但还是在当官,而且参与了何进密谋诛杀十常侍的活动,在董卓到洛阳之前,他就已经是河南尹了。献帝继位,他只是升官,和董卓之间不算有太密切的私人关系。
蔡邕就不同了。在桓帝时期,蔡邕就受到打击,被罪下狱,之后又流徙朔方。桓帝死后灵帝继位,蔡邕才在灵帝登基大赦的时候被赦免无罪,之后他就浪迹江湖去了,曾经远到吴会,一度依附泰山羊氏十二年。
也就是说,在董卓入京的时候,蔡邕已经被罢免十多年了,也就是苟且偷生罢了,早已不复当初。董卓入京后,特地以司空征辟的名义将他召还洛阳,不断升官,而且还特别信任,甚至算得上言听计从。
打个比方说,蔡邕和董卓的关系有些类似荀彧和曹操,没有曹操就没有荀彧,而王允和董卓的关系就不同了,王允最多算是降汉不降曹的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你给我升官,我给朝廷干活,但我不是你的私人谋士、幕客。
东汉的举主和被举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甚至举主死了,被举的人还要服丧。比如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门客明知道刺杀孙策很危险,但还是去刺杀孙策了。
这也是董卓死后蔡邕一定要当街临吊的意思,因为他本身就是天下名士,他和董卓的关系又人所共知,这时候如果他转而唾弃董卓,对他来说,就是不仁不义了。
王允和蔡邕其实是不反对董卓废立皇帝的,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支持的,因为他们这种世家不一定能看得上何进兄妹这种屠户家庭出身的人。王允开始反对董卓,也是在迁都长安之后,董卓的篡逆之心越来越明显之后,他才开始密谋反对董卓。
但即便董卓篡迹已明,蔡邕也还是没有任何反对董卓的行动。这一点也很像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他会私下劝谏董卓,但不会公开反对,因为他本身就是依附于董卓的。
王允杀蔡邕,其实也是把他当成董卓余党来处理的。因为当时董卓留在长安的亲信多数都已经倒戈了,其他人都在外面领兵,王允能杀的其实也没多少。在这个意义上,王允杀蔡邕,多少有些震慑董卓余党的意思。
东汉末年,一场由董卓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原,洛阳城中的血雨腥风与关中大地的迁徙动荡,共同勾勒出汉室衰落的悲壮图景。然而,若将汉室倾颓的根源完全归咎于董卓进京,未...
董卓 2025-11-14 董卓“恩将仇报”背后的权力博弈: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悲剧东汉末年,董卓以凉州军阀身份入主洛阳,短暂掌控朝政后却迅速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部将吕布刺杀,全族覆灭。史书将其定性为“狼戾贼忍”的暴君,民间更流传其“恩将仇报”...
吕布 董卓 2025-11-12 何进之败:重兵在握为何折戟宦官,引狼入室又因何故东汉末年,政治腐朽,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斗成为搅动朝堂风云的核心矛盾。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却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甚至不得不引董卓进京,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
董卓 2025-11-11 皇权阴影下的权力狂飙:东汉外戚跋扈的制度性溃烂东汉中后期,外戚势力如癌细胞般侵蚀帝国肌体,梁冀毒杀质帝、窦宪强夺沁水公主庄园、何进引董卓入京等事件,将"外戚跋扈"推向历史...
董卓 2025-10-29 虎牢烽烟下的利刃交锋:孙坚讨董时吕布的战场话语与权力博弈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当孙坚率领的豫州军在洛阳城郊与董卓主力展开生死对决时,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背后,更暗涌着权力、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博弈。作为董卓麾下第一猛将的...
吕布 董卓 2025-10-23 孙坚与董卓:乱世中生死相搏的恩怨密码东汉末年,董卓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暴政点燃天下烽火,而孙坚作为江东猛虎,以一己之力成为董卓最忌惮的对手。两人从长安的初次交锋到洛阳的生死对决,再到同一年陨落的...
董卓 2025-10-21 吕布的义父魔咒:乱世权谋下的背叛与宿命东汉末年,并州猛将吕布以“飞将”之名纵横沙场,却因两次弑杀义父——丁原与董卓——被后世冠以“三姓家奴”的骂名。这一反复无常的行为,既是个体性格的极端体现,更是乱...
吕布 董卓 2025-10-09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
贾诩 董卓 2025-09-30 十八路诸侯折戟:解码董卓巅峰时期的军事与政治霸权东汉末年,当十八路诸侯以“匡扶汉室”之名集结于洛阳城下时,这场看似摧枯拉朽的讨伐战,却因董卓集团的军事铁幕与政治操控而沦为一场闹剧。董卓以五万精锐西凉军为基底,...
董卓 2025-09-26 貂蝉虚影下的权力真相:吕布刺董的深层动因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貂蝉以"连环计"核心角色的身份,将吕布与董卓推向生死相搏的境地。然而,正史《后汉书》《三国志》中...
吕布 董卓 2025-09-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