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唐朝时期李隆基的后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提到杨玉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那个女子,也有人可能会想到某手游里面的那个中单法师。但历史上真实的杨玉环,其实是个经历相当坎坷的女子。
公元719年,杨玉环出生于蜀地。当时正是唐玄宗在位时期,作为杨玉环后来的丈夫,唐玄宗当时已经35岁,在位七年了。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当时正在蜀地做官。到了杨玉环十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了,杨玉环也被迫回到洛阳,被寄养在三叔杨玄璬家里。
回到洛阳之后,杨玉环虽然失去了父亲的照顾,但好在她三叔对她还不错,将其视作自己的女儿一般。正是因为三叔的重视,杨玉环在洛阳生活的这几年,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音乐歌舞方面,更是尤为擅长。
就这样,直到五年之后,一场婚礼的到来,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
杨玉环出身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是隋唐时期的大族,族人自然很多。在杨玉环十五岁这一年,杨家有个叫杨洄的年轻人,做了驸马,娶了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既然是族人成亲,又是娶了皇帝的女儿,杨家自然要办得热热闹闹。身为杨家人的杨玉环,自然也受邀参加了这场婚礼。
不光如此,按照当时的习俗,杨玉环因为是杨家未出嫁的女子,容貌姣好,又精通音律,所以还被选做了咸宜公主的伴娘。正是这个伴娘的身份,让杨玉环第一次出现在了皇家面前。
婚礼开始后,身为皇帝的李隆基,以及咸宜公主的生母武惠妃,自然都要前来观礼。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位堪比皇后。在这场婚礼上,十五岁的杨玉环,表现极为得体,让唐玄宗和武惠妃,都十分的满意。
除此之外,在这场婚礼上,还有一个人,也注意到了杨玉环。
这个人,就是寿王李瑁。
李瑁是咸宜公主的胞弟,也是唐玄宗和武惠妃所生。李瑁在婚礼上见到杨玉环之后,便对杨玉环一见钟情。此后,李瑁开始请求自己的母亲武惠妃,去给自己说亲。武惠妃对杨玉环的印象也不错,再加上杨玉环身世仪态都是上佳,所以武惠妃对她也很满意,直接就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去杨家提亲了。
杨家得知这件事之后,自然不会拒绝。而杨玉环本人,对李瑁也是观感颇佳。以她的身份,能够嫁给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做正妻,这也算是很大的福气了。所以最终,杨玉环嫁给了李瑁,婚后两人感情极为和谐,倒是也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
三年之后,发生了一件让现代人很难接受的事情。
武惠妃因病去世了。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变得郁郁寡欢。虽说作为皇帝,后宫佳丽无数,但那些后宫女子,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讨唐玄宗的欢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和唐玄宗说,寿王妃杨玉环长得特别好看,于是唐玄宗就强行下旨,将杨玉环接进宫去,抢了自己儿子的妻子!
当爹的抢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妻子。
这种事情,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真是不知道,唐玄宗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野史当中,这个过程被后人演绎得无比精彩,后世还流传了很多相关的小说和戏曲。但遗憾的是,正史上对于这件事,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记载详细过程。估计可能是因为后来写史书的人,觉得这段历史实在是太乱,实在没好意思下笔记录。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段历史,确实是一段极为隐秘的宫闱之事,即便是在当时也没几个人知道真相。
真相到底如何,对于后世来说,只是一个谈资。但对于当时的杨玉环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自此之后,杨玉环从一个闲散王爷的妃子,一跃成为了皇帝的宠妃。
再之后,杨玉环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唐玄宗特别宠爱杨玉环,而且杨家也因为杨玉环而彻底发达,在朝中权势日盛。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玉环的一个远方哥哥杨钊。后来,杨钊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还特意改了个名字,改名叫做杨国忠。
从公元737年,杨玉环入宫,一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期间一共过了十八年。这十八年当中,杨玉环一直在宫中最为得宠,虽然只是贵妃,但却享受了皇后的待遇。那么,在这十八年当中,杨玉环又做了哪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呢?
后人大致总结出来四条。
第一,杨玉环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好看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因为长得太过好看,所以导致李隆基从自己亲生儿子手里抢女人,将唐玄宗迷得不再关心朝政,由一位明君变成了一位昏君,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
第二,杨玉环的得势,使得杨家在朝堂上逐渐势大。尤其是杨国忠,做了宰相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推行了很多负面政策,最后导致国家政治越来越混乱。
第三,生活太过奢侈,耗资巨大。唐玄宗为了讨杨玉环的欢心,不但修造了很多宫殿,劳民伤财,还大老远地从岭南运荔枝过来,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如果没有杨玉环的话,唐玄宗就不会生活这么奢侈,国家也就不会由盛转衰了。
第四,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让唐玄宗误以为安禄山是忠臣,所以偏听偏信,给了安禄山很大的兵权,最后酿成了安史之乱。
这四条,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杨玉环的罪状。很多人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杨玉环的话,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唐朝也不会由盛转衰。唐朝衰落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个女人。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仔细推敲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四条罪状,归根到底,其实都怨不到杨玉环身上。杨玉环长得好看,难道是罪过吗?难道不是因为唐玄宗起了色心,所以才会强行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吗?
杨玉环得势,杨家由此得势,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任何一名女子当上了皇后,外戚都会成为朝堂上的重要力量。那为什么有的时代,外戚就能发挥好的作用,到了杨玉环这里就成了祸国殃民了?归根到底,还是皇帝本人用人不当的原因。
至于生活奢侈,这就更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中国古代大多数文臣,都希望后宫女子勤俭持家,甚至干脆一分钱都不花才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花钱在经济发展当中,也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而且杨玉环本身也不是太过破费,身为贵妃,这些待遇对于她来说,根本就是标准配置。
还有所谓的收安禄山为义子,导致杨国忠上位,祸国殃民,这两件事就更算不到杨玉环的头上了。归根到底,还是唐玄宗本人识人不明,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人奸诈,所以才会引发后面那么多的事情。
然而,古代的文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是男人的问题,尤其是不能把问题推给皇帝。所以在这个时候,杨玉环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背锅对象。
说到底,杨玉环的骂名,其实不过是替唐玄宗背了黑锅而已。
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唐朝由盛转衰的症结,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在于唐玄宗,以及当时的制度。
唐玄宗在位前期,确实十分英明,任用了很多贤明的大臣,开创出开元盛世,这确实是他的历史功绩。但同时,唐玄宗也做过很多错误的决定。比如对府兵制进行改革。
唐朝初期的时候,完全继承了隋朝的军事制度,实行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指打仗的时候从各地募兵,带着军队去打仗。没有战争的时候,士兵们解甲归田,回家种地。这种制度,在唐朝开国的时候,曾经发挥过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唐朝刚刚开国的时候,只占有关中地区。凭着这种制度,唐朝能够募集到更多的兵员,而且也能以战养战,积攒国力。
但是,后来随着唐朝统一天下,尤其是国内彻底平定,战事主要发生在边疆地区的时候,府兵制就开始逐渐失灵了。从国内征兵,跑到边境上去打仗,这一来一回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种征兵方法,反倒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财政负担。再加上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承平已久,人民都不愿意去边境当兵打仗,唐朝官方也很难募集到兵员。
所以,唐玄宗后来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十大军镇。所谓军镇,就是有一支常规戍边军队驻守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最高官员,叫做节度使。节度使对于军镇内部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指挥权。另外,因为当时中原人不愿意当兵,所以唐玄宗下令,边境地区可以就近募兵,直接由边疆民族组成军队。
另外,唐玄宗在位后期,因为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排斥异己,导致边境的将领几乎都是外族。按照唐朝当时的传统,边疆将领如果打仗打得特别好,可以入朝为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开始大范围启用边疆民族的人做将领。而这些边疆民族出身的将领,因为文化水平不够,所以不可能入朝为相,自然也就无法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边境上的军队,大部分士兵都是边疆民族,将领基本上都是胡人。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国防开支,唐玄宗还裁撤了大量的内地军队。除了十大军镇之外,唐朝内部基本上就没什么像样的军队,内防极为空虚。
这种情况下,就算安禄山不造反,后面肯定也会有李禄山、张禄山跳出来造反。制度的错误,已经让唐朝由盛转衰成了一个定局。将问题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杨玉环一个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唐玄宗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皇室女性群像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中国历史上子嗣繁盛的帝王之一,其女儿群体的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皇室的权力格局与女性生存智慧。在史书记载的二十九位公主中,永穆公主、咸宜公主与太华公...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谢阿蛮与唐玄宗:盛唐舞影中的君臣佳话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政治领袖,更是艺术狂热的推动者。他扩建宫廷乐舞机构,网罗天下艺伎,将长安打造成世界艺术之都。在这片歌舞升平的土壤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安禄山与杨玉环: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关系解码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上,安禄山与杨玉环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对相差18岁的“母子”,既是唐玄宗政治棋局中的关键棋子,也是盛唐文化交融的见证者,更...
杨玉环 2025-07-17 陈玄礼:大唐风云中的忠勇守将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陈玄礼以忠诚与果敢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宿卫将领,他历经两次宫廷政变、一次安史之乱,最终以八十八岁高龄善终,其人生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4 谁收安禄山为义子:权力网络中的身份跃迁与政治博弈安禄山(703—757年),这位粟特族将领以“安史之乱”的发起者身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但其早年经历却是一部典型的“义子逆袭史”。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到贵妃杨玉环...
杨玉环 2025-07-08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