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百将传》是北宋学者张预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这本书记录了从西周到五代十国,十七个朝代的一百名将领,其中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仅一人入选,他就是姜子牙。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他的先祖为四岳,因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因此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也就是山东日照和河南卫辉市,也有安徽临泉的说法。
70岁前贫困潦倒
虽然身世显赫,但是到姜子牙这一代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迫于生计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 也开过酒店卖过酒。 即使贫穷,但是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军事谋略都有所涉猎,孜孜不倦的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为国效力。因为主要的心思在读书上,所以不管是卖肉还是卖酒都亏了。所以直到70岁姜子牙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朝末年,商纣王的无道,姜子牙在72岁时离开了商朝在渭水之滨垂钓。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遇见了一位钓鱼的老人。奇怪的是他一边钓鱼,一边嘴里不断地唠叨:“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再一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钓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就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周文王和姜尚的谈话中,发现姜尚是一个眼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别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认为商朝的天下不会很长久了,应当有贤明的领袖出来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朝廷,让老百姓能过上舒服的日子。姜尚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来就是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处去寻找大贤人,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寻访的大贤人吗?文王恳切地对姜尚说:“我们盼望您很久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帮助我们治理国家吧!”说完就叫手下人赶过车子来邀请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车,回到都城里去。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兴周灭商,大器晚成
商朝末期,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武王提出伐纣建议。武王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太公精选了兵士组成伐纣大军。发兵时,武王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武王和众臣的决心一度产生动摇。姜子牙刚毅果敢,力排众议,坚定了武王伐纣的信心。双方在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展开会展战。商军人多势众,但他们与商纣王离心离德,士卒纷纷倒戈,乱了阵脚,溃败下来。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太公引武王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宣布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 ,以稳定东方。
封国安邦,建立齐国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带着一队人马就奔赴营丘去建国了。走了好多天,他们来到了距离营丘不远处,但是已经是黄昏之时了,姜子牙当即就决定先在这里住一晚,等明天天亮再正式进城。可是,就在这时他听见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话,“这群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要去赴国建都的样子。”于是他转头又命令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继续上路,急急忙忙赶到了营丘。等他快马加鞭赶到营丘附近的淄河西岸以后,就遇到了同样冲营丘而来的莱国军队。莱国与营丘相邻,莱侯本打算趁着姜子牙还没来赶紧把这地方给占了,遇见姜子牙以后,双方展开了激战。虽然突然遭遇强敌,但在姜子牙镇定的指挥下打败了莱军,成功建立起齐国。
治理齐国,强国富民
姜子牙刚到齐国时,齐国很穷没有什么可谋生的手段,土地稀薄种不了麦子,要想安居乐业,首先得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于是姜子牙想出一个计策,大力发展刺绣等纺织业。他还因地制宜,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推行和其他国家的外贸政策。除此之外还开发展渔业盐业,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
在治国上,姜子牙依法治国,这一点是一个国家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必要的原则。当时有一个当官的叫营汤,他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姜子牙直接把他斩首示众。就是这样的决绝果敢,在法治面前,混乱的局面很快得以安定。在选拔人才上,姜子牙推行贤者任职。也就是只要你有才,你就可以被任用,能力越大,就越被重用。建立考核人才的标准,不分亲疏,不论贫富,所有有才的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整个国家风气顿时正了起来。就这样齐国成为大国。
辅佐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周武王姬发克商二年后病逝,他年幼的儿子姬诵继承周朝大业,成为周成王。由于周成王姬诵继位时年纪甚小,于是,他的叔叔周公姬旦开始辅佐这位周朝少主治理天下。周公姬旦摄政,帮助侄子治理天下,这本是件好事,但是他却引起另外两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两个人就是姬诵的叔叔管叔和蔡叔,他们指使属下四处散布周公谋权篡位谣言。不久又暗地里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到一起,并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在短短的时间内,叛乱不断蔓延,叛军先后占领了河南和东部至海大部分区域,叛军所到之处鸡犬不宁,生灵涂炭,严重威胁到周王朝的安全。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周公姬旦决定出兵平叛。由于姜子牙的封地离叛军比较近,所以周公请求姜子牙协助自己平叛,并授权给姜子牙:“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此时的姜子牙已年过百岁,他没有推脱仍亲自率军平乱,经过三年的战争,终于将叛乱镇压下去。战争结束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被斩首,管叔作为叛乱的主谋,也被周公斩首,由于蔡叔是从犯,被周公流放。
结语
姜子牙一生忠心耿耿,功绩卓著,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的开山鼻祖,成了几千年来世上传颂的传奇人物。
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构建的宏大神话体系中,封神榜的敕封规则堪称严苛: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仅授予战死者魂魄,活人无资格受封。这一设定下,姜子牙的弟子武吉成...
姜子牙 2025-08-07 武吉是谁的儿子:从神话改编到历史原型的身份解码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庞大叙事体系中,武吉作为姜子牙的弟子、西周伐纣的先锋将领,其身份始终笼罩在神话与现实的双重迷雾中。随着近年来影视改编的推陈出新,武吉...
姜子牙 2025-08-04 历史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考古与文献交织下的真实身影在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中,姜子牙既是垂钓渭水的隐士,又是牧野战场的统帅;既是《封神演义》中执掌封神榜的仙者,又是历代帝王追封的“武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究...
姜子牙 2025-08-04 齐庄公是姜子牙后人吗?——从姜齐世系与历史脉络的考证齐庄公姜购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君主,其统治长达64年,为齐国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关于他的身份是否属于姜子牙(吕尚)的后裔,需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基...
姜子牙 2025-07-21 姜子牙与筷子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中,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无疑是一段充满智慧与趣味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姜子牙的机智与神算,还巧妙地融入了筷子的起源传说,让人们在品味美...
姜子牙 2025-03-26 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的悲剧结局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申公豹以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复杂的性格特征和悲惨的结局,成为了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姜子牙的师弟兼死对头,申公豹在小说中的形象既...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26 姜子牙与申公豹:谁才是更胜一筹的智者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及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与申公豹作为两位重要角色,各自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能力。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法术与策略的比拼,更是品德与道义的...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07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三位传奇人物的师父之谜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三位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在各自的...
姜子牙 刘伯温 2025-02-27 历史上五大杰出军师排行:军师鼻祖位居榜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卓越的军师,他们凭借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谋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为后世所敬仰。一、姜子牙:军师鼻祖,智谋无双姜子牙,又名姜尚,...
姜子牙 姜尚 2025-02-25 姜子牙故里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建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关于他的出生地和籍...
姜子牙 2025-02-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