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是清时期朱彝尊考证历代经籍存佚的著作。清代初年,随着学风逐渐由空返实,学者不约而同倡导经学,注重考据,朱彝尊也详考历代经籍存佚情形,撰三百卷。
该书原名《经义存亡考》,只列存、亡二例,后分列存、阙、佚、未见四例,因改名《经义考》。其书将历代经籍分为御注救撰、《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家学、自述凡二十余类,下列书目。于每一书下,首列作者、卷数,若卷数有异同者,则注明某书作几卷。然后考述该书存、佚、阙、未见各情形,并一一详载该书序、跋及诸家评论,若有己见者,则以案语形式附于卷末。
另有原属某经但又自成卷帙的经籍,如《周易》之《系辞注》,《尚书》之《洪范五行传》、《大戴礼记》之《夏小正》等,均一并附于该经之后。全书搜罗广博,考证赅洽,资料丰富,对研究古代经籍及有关文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该书,于“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但由于作者见闻以及资料方面的限制,该书所考一些经籍的佚、阙情形不尽确切,其后翁方纲撰《经义考补正》一书,多所补充订正,可参考。
该书主要有《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本等。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
“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中国经学文献的专科目录。清朱彝尊撰,卢见曾编。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曾参与修纂《明史》,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经义考》是朱彝尊辞官以后据从前见闻,考察古今经学文献,于1695~1699年间撰成的。原名《经义存亡考》,1705年开始刊行,当时只刊行半部(至春秋类)。乾隆十八年(1753)卢见曾在淮南朱彝尊的孙儿朱稻孙处见到《经义考》未刻部分的原稿,于是重新编纂校勘,增加凡例,于1755年完成,共300卷,改名为《经义考》。
《经义考》首录御注、敕撰的经学书籍3卷,再录经学文献27类297卷,其类目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考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家学、自述,其中宣讲、立学、家学、自述4卷有录无书,当是撰辑未竟。所收经书均先著录撰人姓名、书名、卷(篇)数,注明存、阙、佚、未见和伪书。然后辑录原书序跋,介绍诸儒学说、经学派别及著者生平事迹。最后是按语,为朱彝尊自己的考订。
清翁方纲依《经义考》体例撰的《经义考补正》(1792)12卷,可补该书不足。此外,沈廷芳撰有《续经义考》等。
清代词坛,朱彝尊以浙西词派开创者的身份独树一帜。他的《鹊桥仙》系列词作,既延续了传统词牌的婉约基因,又通过独特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在清词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彝尊 2025-09-08 朱彝尊与陈维崧:清初词坛的双峰并峙在清初词坛的苍穹之下,朱彝尊与陈维崧犹如双子星座,以截然不同的艺术光芒照亮了词学的中兴之路。一位是浙西词派的开山宗师,一位是阳羡词派的扛鼎巨擘,他们的词学实践与...
朱彝尊 2025-06-19 朱彝尊:清代文坛的通儒与浙派词宗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金风亭长、小长芦钓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清代集文学家、学者、藏书家于一身的通儒。他的一生横跨明清两代...
朱彝尊 2025-05-29 若生明清,只嫁张岱“若生明清,只嫁张岱。”这句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带着一份深沉的敬仰与柔情,向我们走来。它出自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之口,是对张岱这位明清之际文人的极高赞誉。今...
朱彝尊 2024-07-15 朱彝尊:文学与学术的多面才子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尤其在儒学和史学方面有深入的...
朱彝尊 2024-06-25 朱彝尊中的“彝”:正确读音解析在中华文化的瑰丽宝库中,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朱彝尊》作为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研究...
朱彝尊 2024-01-10 朱彝尊的爱情:对最爱的女人的深情挚爱朱彝尊,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他的诗词才情横溢,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然而,在他的诗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文学才华,还能感受到他对爱情的深深眷恋。那么,朱...
朱彝尊 2023-11-29 朱彝尊最出名的一句是什么?那句话有什么意义?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一句诗更是成为了他最为人称道的名句。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句诗背后的...
朱彝尊 2023-08-16 朱彝尊最有名的诗,诗名是什么?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诗歌作品更是传颂千古。在众多的诗作中,有一首尤为脍炙人口,成为...
朱彝尊 2023-08-16 朱彝尊的爱情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故事存在?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爱情观更是引人深思。本文将带您了解朱彝尊的爱情观,揭示他在浪漫...
朱彝尊 2023-08-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