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秦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琼有兵权吗?历朝开国后,武将拥兵是个大隐患,但像秦琼这类打酱油的角色,一般不会影响到帝国的安全,真正让让李世民寝食难安的是罗艺、王君廓这类地方武装。
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于草莽,崛起于乱世,都是敢拿命赌富贵的亡命之徒。一旦天下太平收割红利的时候,他们往往因为新的利益纠葛而“二次革命”,因此才有了刘邦、朱元璋杀功臣的悲剧。
历史上解决得比较好的朝代是宋朝和东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文官压制武将;刘秀以“股权赎买军权”,让功臣集体养老。
不过这两个朝代有时代的特殊性,不能复制。唐朝相对来说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功臣基本得到了保全,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唐朝开国武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转业型”,即转型为文官的武将,他们告别了兵符,最安全。
隋末各种武装数百支,大多被灭了,比如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萧铣、薛举等,也有被收编的,比如杜伏威、张善安、周法明等,其中杜伏威直接入朝做官,交出了兵权。
东汉开国武将,就是一次集体“转业”。一般情况下,转型后的武将军们只要不再与旧部发生瓜葛就基本“上岸”了。
其实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后来也都转型为文官,出任地方都督,不会对皇权形成威胁。
第二类是“沦落型”,即入职中央编制的武将,经常随军出征,但不掌兵符。
秦琼等人转业前,就是这种情况。唐朝的将军中,大量收编了李密、刘武周、薛举等割据势力的部众,他们虽然依然从军,但其实已经沦落为“打酱油”的角色,跟随李世民或者李建成出征,没有独立带兵权。
最典型的就是尉迟恭、程咬金和秦琼,民间将他们塑造成战神,其实他们的作用相当于敢死队,李世民负责挥旗,他们负责冲锋,仅此而已,连周勃、灌婴的作用都不如。
这类人基本上也是安全的,一个敢死队长掀不起来大浪。
第三类是“放飞型”,即经常率军长期远征作战的武将,危险系数比较大。
这类将军在大唐其实只有两个半人,半个是偶然出征的李建成,另两个就是李世民和李靖。
唐朝开国战,北面基本上李世民包圆,南面李靖一柱擎天。所以李靖其实是“危险分子”,大唐十几万大军在他手中。
李渊很精明,他“耍了个花招”,在李靖身前立了一道防火墙——李孝恭。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他以大总管的身份,统领南方一切军政。
李靖与李孝恭什么关系呢?李孝恭相当于手握印把子的“政委”,李靖相当于指挥作战的“总司令”。李靖拥有军事作战指挥权,而李孝恭则有批准审核作战方案和监督执行权。
也就是说,除了作战状态,李靖根本调动不了军队,即便战时状态,他也要事先报备李孝恭,并根据批复结果行动,不能擅自变更。
除非李孝恭与李靖沆瀣一气,这支部队就是安全的,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李靖的军事才华。都说李渊无能,你还信这个说法吗?
李靖最危险的时期不是在大唐开国战争,而是后来的灭东突厥和吐谷浑的战争,那时候的他身边没了“政委”,想怎么干一个人说了算。
也正是如此,李靖才遭到了诬告和李世民的忌惮。每次战后回朝,他不得不“裸辞”回家养老。
第四类是“单飞型”,即统领家兵特性的武将,半独立于中央系统,最危险。
这类人最危险,好在大多数在统一战争中挂了,只有少数人最终走向了谋反,比如罗艺和王君廓。
罗艺和王君廓都是隋末割据武装,罗艺靠隋朝“官办”身份起家,王君廓靠“民办”自力更生发迹,但他们在投唐后,自己的私家武装一直跟随着自己。
这种“家兵”特性的武装最要命,他们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利益关系,只接受家主的命令,不听从朝廷的指令。这类武装,今天可以姓李,明天就可能姓罗。
现在你就应该明白了岳飞为何一直不受赵构信任的原因了吧?都是这个“家”字害人。
后来,罗艺和王君廓果然都反了。好在那时候大唐已经开国第十年了,愿意跟他们赌命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快就被剿灭了。
由此可见,像秦琼这类武将,根本不在李世民的“扫射”范围内,相反他们还是他的得力帮手。李靖才是他的防范对象,罗艺、王君廓这类人才是他必须要改造或者消灭的对象。
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唐朝只有罗艺等少数人遭到清洗,没有演变为西汉、明朝那样的集体杀戮?
首先,这要归功于李渊的独创性军权制衡制度。
前面我们讲过李靖和李孝恭的关系,其实除了他俩,在其它地方,李渊也都是采用了这项制度。比如王君廓身边有个李瑗,李神通镇河北,李神符在河东。
这种“二元结构”的制衡,铲除了地方武装演变成军阀割据势力的土壤。
其次,李世民一人的势力就覆盖大半个北方。
西汉有七大异姓诸侯王,朱元璋帐下猛将如云,而大唐只有李世民和李靖。李世民从河东打到关中,又从关中打到关西、关东和河北,大唐的武将们大多都出自他的门下,所以要论“家兵”,秦王府才是最大的“家兵”武装。
这些老部下随着李世民的登基,也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理由跟李世民作对。
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凌烟阁功臣榜”,其实是一个不太公平的榜单,很多为大唐开国贡献很大的人,因为不是李世民集团的成员,被踢出了出去。占便宜的那群人,也自然就成了李世民的铁杆。
其三,唐朝遗留的豪门政治生态不给武将机会。
唐朝开国的将军们,大多出身于小士族阶级,或者流民阶层,而唐朝继承北周、隋朝的政治架构,豪门集团才是帝国的核心力量。
这种格局决定了小士族出身的将军们,只能当配角,无法成为主导力量,同样不可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小士族集团的期望值相对也较低,大唐的立国,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与豪门融合的通道,因此他们更愿意充当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都说历史在重演,其实仔细一分析,朝代就像人,各具特色,禀赋各异。都是面对开国功臣,刘邦必须杀异姓王,刘秀却可以赎买,李世民的先天条件给了他更祥和的空间。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尉迟敬德为什么姓胡:鲜卑血统与西域渊源的交织尉迟敬德,这位唐朝初年名震天下的猛将,以勇武善战、忠诚耿直著称,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秦琼并称民间最负盛名的门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铁血战将的姓氏背后,...
秦琼 2025-09-12 秦琼56代后人:跨越千年的家族荣光与传承在山东济南的秦氏家族中,流传着一段跨越千年的传奇——一位自称秦琼第56代后人的秦先生,携家谱与祖传故事登上鉴宝节目,引发了公众对这位唐朝开国名将家族史的浓厚兴趣...
秦琼 2025-09-10 瓦岗结义谁是老大: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英雄群像在中国隋唐历史与文学的宏大叙事中,瓦岗寨结义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以“义薄云天”为底色的兄弟结盟,不仅塑造了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等经典英雄形象,更因“谁是老...
秦琼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