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秦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琼有兵权吗?历朝开国后,武将拥兵是个大隐患,但像秦琼这类打酱油的角色,一般不会影响到帝国的安全,真正让让李世民寝食难安的是罗艺、王君廓这类地方武装。

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于草莽,崛起于乱世,都是敢拿命赌富贵的亡命之徒。一旦天下太平收割红利的时候,他们往往因为新的利益纠葛而“二次革命”,因此才有了刘邦、朱元璋杀功臣的悲剧。
历史上解决得比较好的朝代是宋朝和东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文官压制武将;刘秀以“股权赎买军权”,让功臣集体养老。
不过这两个朝代有时代的特殊性,不能复制。唐朝相对来说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功臣基本得到了保全,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唐朝开国武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转业型”,即转型为文官的武将,他们告别了兵符,最安全。
隋末各种武装数百支,大多被灭了,比如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萧铣、薛举等,也有被收编的,比如杜伏威、张善安、周法明等,其中杜伏威直接入朝做官,交出了兵权。
东汉开国武将,就是一次集体“转业”。一般情况下,转型后的武将军们只要不再与旧部发生瓜葛就基本“上岸”了。
其实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后来也都转型为文官,出任地方都督,不会对皇权形成威胁。
第二类是“沦落型”,即入职中央编制的武将,经常随军出征,但不掌兵符。
秦琼等人转业前,就是这种情况。唐朝的将军中,大量收编了李密、刘武周、薛举等割据势力的部众,他们虽然依然从军,但其实已经沦落为“打酱油”的角色,跟随李世民或者李建成出征,没有独立带兵权。
最典型的就是尉迟恭、程咬金和秦琼,民间将他们塑造成战神,其实他们的作用相当于敢死队,李世民负责挥旗,他们负责冲锋,仅此而已,连周勃、灌婴的作用都不如。
这类人基本上也是安全的,一个敢死队长掀不起来大浪。

第三类是“放飞型”,即经常率军长期远征作战的武将,危险系数比较大。
这类将军在大唐其实只有两个半人,半个是偶然出征的李建成,另两个就是李世民和李靖。
唐朝开国战,北面基本上李世民包圆,南面李靖一柱擎天。所以李靖其实是“危险分子”,大唐十几万大军在他手中。
李渊很精明,他“耍了个花招”,在李靖身前立了一道防火墙——李孝恭。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他以大总管的身份,统领南方一切军政。
李靖与李孝恭什么关系呢?李孝恭相当于手握印把子的“政委”,李靖相当于指挥作战的“总司令”。李靖拥有军事作战指挥权,而李孝恭则有批准审核作战方案和监督执行权。
也就是说,除了作战状态,李靖根本调动不了军队,即便战时状态,他也要事先报备李孝恭,并根据批复结果行动,不能擅自变更。
除非李孝恭与李靖沆瀣一气,这支部队就是安全的,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李靖的军事才华。都说李渊无能,你还信这个说法吗?
李靖最危险的时期不是在大唐开国战争,而是后来的灭东突厥和吐谷浑的战争,那时候的他身边没了“政委”,想怎么干一个人说了算。
也正是如此,李靖才遭到了诬告和李世民的忌惮。每次战后回朝,他不得不“裸辞”回家养老。
第四类是“单飞型”,即统领家兵特性的武将,半独立于中央系统,最危险。
这类人最危险,好在大多数在统一战争中挂了,只有少数人最终走向了谋反,比如罗艺和王君廓。
罗艺和王君廓都是隋末割据武装,罗艺靠隋朝“官办”身份起家,王君廓靠“民办”自力更生发迹,但他们在投唐后,自己的私家武装一直跟随着自己。
这种“家兵”特性的武装最要命,他们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利益关系,只接受家主的命令,不听从朝廷的指令。这类武装,今天可以姓李,明天就可能姓罗。
现在你就应该明白了岳飞为何一直不受赵构信任的原因了吧?都是这个“家”字害人。
后来,罗艺和王君廓果然都反了。好在那时候大唐已经开国第十年了,愿意跟他们赌命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快就被剿灭了。
由此可见,像秦琼这类武将,根本不在李世民的“扫射”范围内,相反他们还是他的得力帮手。李靖才是他的防范对象,罗艺、王君廓这类人才是他必须要改造或者消灭的对象。
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唐朝只有罗艺等少数人遭到清洗,没有演变为西汉、明朝那样的集体杀戮?
首先,这要归功于李渊的独创性军权制衡制度。
前面我们讲过李靖和李孝恭的关系,其实除了他俩,在其它地方,李渊也都是采用了这项制度。比如王君廓身边有个李瑗,李神通镇河北,李神符在河东。
这种“二元结构”的制衡,铲除了地方武装演变成军阀割据势力的土壤。
其次,李世民一人的势力就覆盖大半个北方。
西汉有七大异姓诸侯王,朱元璋帐下猛将如云,而大唐只有李世民和李靖。李世民从河东打到关中,又从关中打到关西、关东和河北,大唐的武将们大多都出自他的门下,所以要论“家兵”,秦王府才是最大的“家兵”武装。
这些老部下随着李世民的登基,也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理由跟李世民作对。
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凌烟阁功臣榜”,其实是一个不太公平的榜单,很多为大唐开国贡献很大的人,因为不是李世民集团的成员,被踢出了出去。占便宜的那群人,也自然就成了李世民的铁杆。
其三,唐朝遗留的豪门政治生态不给武将机会。
唐朝开国的将军们,大多出身于小士族阶级,或者流民阶层,而唐朝继承北周、隋朝的政治架构,豪门集团才是帝国的核心力量。
这种格局决定了小士族出身的将军们,只能当配角,无法成为主导力量,同样不可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小士族集团的期望值相对也较低,大唐的立国,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与豪门融合的通道,因此他们更愿意充当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都说历史在重演,其实仔细一分析,朝代就像人,各具特色,禀赋各异。都是面对开国功臣,刘邦必须杀异姓王,刘秀却可以赎买,李世民的先天条件给了他更祥和的空间。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