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纲就来到其父武士彟的官邸,当时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
袁天纲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之相。若是女孩,当为天下主!”说完,没分清男女的袁大师走了,空留下武士彟在那里愣神。而本故事,说的是袁天纲的老友,著名预言家李淳风的故事。
这年冬天,负责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风正在校正大唐新历,推算出正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关于日食,现代人当然有科学的解释:当月球转至太阳和地球之间,且地 球、月球、太阳呈一条直线时,太阳光被月球挡住,对地球而言即发生了日食。
在古代,日食出现算得上是大事,因为古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天空中的太阳突然消失不 见。李淳风立即将自己的推算禀报皇帝。在新年的第一天发生日食,当然被认为是凶兆,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兴,问李淳风:“你预测的天象真的会出现吗?假如正 月初一没有日食发生怎么办?”
李淳风道:“如果那样,我愿被处死。”正月初一到了,上午的时候,皇帝在庭院中等候日食,但天空毫无变化征兆。皇帝有些不耐烦,对李淳风说:“我现在放 你回家,与妻儿作别。”“不忙。”
李淳风微笑,“此时尚早,陛下莫急。”说着,他在墙壁上做了个记号,告诉皇帝,当日头照到那个记号时,当有日食发生。正 如我们所猜测的,后来就真的有日食发生了,不差分毫。皇帝大惊,更多的是高兴,因为他身边有这样一位大师。在此之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
世民深为不安,大喊:“快快给我找到这个该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 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
“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预言大师吗?听听他的看法,也许有不错的收获哦。”世民点头称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皇帝秘密召见了我们的主人公太史令、预言家李淳风先生。李淳风坐在幽暗的室中,面对着曾天下无敌的李世民。世民将所得预言书展示 给李淳风看。李淳风看后回答:“书中预测的征兆已生成,这个武姓女子现在就生活在皇宫!四十年后,她将成为帝国的统治者,李家子孙会被她诛杀很多。”
世民道:“那我现在就找到她,斩杀之!如何?”
李淳风说:“不可。武姓女子为帝,乃天命,不可改。天命不绝此女,假如妄加行动,会伤害及无辜。而 且,此女为皇帝,当在四十年后。到那时,她也老了,会仁慈一些。大唐朝王朝中途易姓,只是暂时的,此女人终不能彻底断绝唐朝。但如果现在就寻找此女,捕而 杀之,那么还会出现其他人篡夺李唐江山。而据我推算,新出现的人,会比那武姓女子更强力和凶狠,到那时您的后代恐怕就不会有遗留了。所以,相比较而言,留 着武姓女子之命比现在杀了她更有利。”
世民低头不语。
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以询其 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
帝曰:“求而杀之如何“
淳风曰: “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 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朝野佥载》)
世民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于是,在后宫一角战栗的武则天得活了。事实上,世民皇帝的恐惧并未到此为止。
贞观年间,有大将李君羡, 原籍河北武安,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出任左武卫将军,守卫玄武门。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李君羡跟皇帝所厌恶的“武”字太有缘分了。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一幕出现在这天晚上:李世民在宫内宴请他的武将,行酒令时,叫大家各自报出自己的小名,轮到李君羡,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 子……”
众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但李世民心里紧了一下,当然没流露出来,而是打趣道:“李君羡,你是何样的女子啊,如此勇猛?!”夜宴散了,众武将 告别皇帝,李君羡也走了,他还要去玄武门值夜班。在偌大的皇宫中,李世民难以入睡。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给处死了。直到武则天时期,女皇得知原委, 叹息良久,下令给李君羡平反。
接着说李淳风。当时他非常受李世民信任。皇帝病危时,令淳风入见。后者流泪无言。皇帝问,对道:“陛下今晚当驾崩!”世民道:“生死由命,有什么可忧伤的?”
在世民死的当晚,他被留宿宫中。这是极大的信任。李淳风是陕西岐州人,小时就聪颖秀彻,博览群书,尤精天文、历算和占卜学。早年有过漫游经历,曾在浙江天台山学道,得高人秘传。入仕途后,贞观十五年,任太史丞,掌管天象与历算。七年后转为太史令。
按我们现在的看法,精通天象的他是这个地球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比欧洲早了千年。李淳风最大的名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家,著有《推 背图》,该书被认为是古中国最神奇的预言书,据说很多都灵验了。在匪夷所思的同时,令人不寒而栗。李淳风写作《推背图》,大约还是受到那个风雨交加的黑夜 的启发。
在那个夜里,他被皇帝传去询问关于“武 女代唐”的事情。在说服了皇帝不要轻易捕杀身边姓武的女子后,也深感武女祸国之乱象,于是突然想写一部关于后世的预言书。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我们不得而知。
按史上零星记载,只知道那段时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秘室,直到有一天好友袁天纲闯进来,在他后背上推了一下,说:“别预测了,天机不可泄漏!”他才打 住。这时候,已预测到近两千年之后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共有60卦,每卦一幅图象,每幅图象旁是神秘玄奥的四言谶语,并配以进一步解释的七言诗。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预言。到了明末,名士金圣叹对《推背图》进行解读,该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此前,有人认为这是部伪书,但实际上,早在《宋书》“艺文志”中就有关于此书的记载了。而金圣叹批注也没什么问题,是一段史实。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推背图》在元朝以前就已存在。当然,由于书中涉及朝代兴衰,所以在后世被列为禁书。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爱武则天?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候,和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劳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驱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与日俱增。
在这种宫廷危机的紧张氛围中,长孙氏怎么办呢?
她谨小慎微,非常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拉拢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自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此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 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直截了当,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
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自言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听 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穿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场合穿的大礼服啊。
唐太宗吓了一 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如今魏徵敢于直言进谏,说明您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 贺!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气度,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了。她病入膏肓的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十分着急。
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意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
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
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 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机会。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简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朝宰相朱敬则的祖先考辨:从历史脉络与家族传承中探寻真相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