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朝大军和起义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末天下大乱,为何不召回岭南秦军对抗刘邦项羽?
秦始皇在攻打楚国之后,就发动了针对百越之地的战争,大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灭楚后继续南下攻打百越,并在越地设置了会稽郡,这一年是公元前224年,这一战既灭亡了楚国,也是秦攻百越的首战。
史书并未记载王翦是如何攻打百越的,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又灭亡了燕国和齐国一统了天下,又过了2年,秦始皇发动了专门针对百越的战争,前后有三次,第一次是屠睢率领50万秦军兵分五路攻打百越,伤亡数十万人,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是任嚣和赵佗率领30万秦军攻打百越,这一次征服了百越之地,并在当地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以及象郡,在百越之地实行郡县制管理,第三次是赵佗于公元前210年攻打瓯骆,这个时候秦始皇都去世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
在四次秦攻百越之战中,秦朝不断向百越之地移民,数次攻打百越的秦军士兵都留在了当地,再加上他们的家属,秦朝向百越之地移民至少也有50万人,百越之地从此也纳入了华夏的版图。
但是在秦末天下大乱时,直到刘邦、项羽灭亡了秦朝,身在百越之地的秦军也没有丝毫救援的意图,楚汉战争时期,百越之地仍然与中原隔绝,刘邦建立汉朝后,才派出使者陆贾说服赵佗臣服汉朝。
那么问题来了,秦末天下大乱时,秦朝为何不召回岭南秦军来对抗刘邦与项羽呢?
有一个说法就是秦始皇曾经下令岭南秦军不得回防中原,这个说法出自《大秦帝国》,是么记载的:
《大秦帝国 铁血文明》:嬴政皇帝倏忽淡淡地一笑,又复归肃然,“唯其南海偏远,若有危局,朕无法亲临决断。为国家计,为华夏计,朕今授你危局之方略: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
秦攻岭南百越之战
这段话是秦始皇说给赵佗的,秦始皇认为南海偏远,如果有危险,他无法亲自决断,为了国家与华夏,秦始皇告诫赵佗:中原如果有不测风云,南海大军不得北上靖乱,应该封闭道路,不让中原乱局波及南海。
秦始皇还让赵佗谨记:如果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之后没有南海了!这些都出自孙皓晖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注意了,这是小说上的情节,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秦始皇并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况且秦始皇也不可能了解他去世不久,中原就发生了内乱。
再说了,秦末天下大乱时,秦始皇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的皇帝是秦二世胡亥,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秦始皇真的有命令,身为皇帝的胡亥仍然有权力召回赵佗的岭南军团,那为什么岭南军团没有参与中原的平乱呢?
陈胜吴广起义是在秦始皇去世之后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战乱发展让秦朝没有时间召回。
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支持下成为皇帝,随后秦朝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主要是由赵高引发的,赵高蛊惑秦二世胡亥杀了秦始皇长子扶苏及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还杀了蒙恬、蒙毅,甚至还逼死了丞相李斯。
到最后赵高还派人杀死了皇帝胡亥,与此同时,秦末天下发生了大乱,首先是陈胜与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造成了燎原之势,陈胜、吴广起义之初,赵高蒙蔽了胡亥,隐瞒了信息。
直到陈胜部将周文打进函谷关,胡亥才了解起义军势大,在此之前,秦朝连像样的平叛都没有,完全靠地方大军抵御农民起义军,任由起义蔓延发展,周文打进函谷关,才让胡亥感觉事态严重,但秦朝来不及调动各地大军,只能征调骊山陵墓处的囚徒与关中子弟参军。
章邯率军平定叛乱
很快,章邯组织了一支由囚徒、关中子弟及附近郡县兵组成的大军,并打败了周文,然后章邯领导的秦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打败了陈胜与项梁,迫使陈胜被车夫杀死,而项梁则在战争中阵亡,整个黄河以南义军主力都被章邯打败。
既然章邯打了胜仗,又控制了局势,秦朝廷没有必要调集岭南军团来平定叛乱,哪有打了胜仗还要增兵的道理,况且秦朝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后,从关中、巴蜀、汉中地区征兵就已经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接下来章邯认为黄河以南的义军不足构成威胁,于是北上赵国,围住了巨鹿城,城中有赵国君主赵歇与赵相张耳,秦朝廷并调来了王离为首的长城军团参与围攻,这明显就是围城打援的战略,章邯企图一战解决反秦起义军。
巨鹿之战秦军主力覆灭
以当时章邯的战绩,相信他是能做到的,但是结果很意外,章邯遇到了项羽这个千年一出的战神,章邯在巨鹿之战中被打败,并投降了项羽,王离则在战争中被俘虏,整个秦朝的主力大军约40万人一战被消灭。
这个战果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连项羽也没有想到,秦朝廷更是没有想到,秦朝原本以为用40万主力一战解决反秦义军,没有想到失败的是自己,原本胜券在握,一下子败得彻底,根本就没有预案,当然也没有调动岭南军团的计划。
从秦朝廷中央发布命令到岭南三郡,就算以快马传递信息来计算,少说也要一个月,一个回来就是两个月,中原的战争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调动岭南秦军根本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秦朝廷只调动了王离的长城军团与章邯的囚徒军团来参与平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不比现在,岭南秦军想要进入中原平叛,数十万大军准备粮草、器械都得几个月,还要靠双脚走到中原,这个进军时间至少是6个月,根本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除非迫不得己,不然秦朝廷不会调动岭南秦军的。
从中原到百越路途遥远
二、以赵佗为首的岭南秦军抗命不回。
《史记 南越列传》: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这是《史记》中记载的任嚣临死前对赵佗说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我听说陈胜等人在中原作乱,秦朝推行暴虐无道的政策,天下百姓对此感到怨恨,项羽、刘邦、陈胜、吴广等人都在集结大军争夺天下的地盘,中原动乱,豪杰都背叛秦朝,相互对立,南海郡地处偏僻,我怕强盗的大军侵夺这里,我想发动大军切断通信中原的大路,早作防备,等待变化,番禺这个地方有险要的山势,又有大海作屏障,又有中原人辅佐我们,这也能当一州之主,可以建立国家。
任嚣是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战的主将,又是南海尉,手中有兵权,他也有割据自立的野心,并且任嚣对中原局势非常熟悉,他看到中原大乱,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效忠秦朝,不是如何回到秦朝效命,而是如何割据自立。
任嚣、赵佗割据自立
任嚣让赵佗封闭通往中原的道路就是不打算再回到中原了,只惋惜他很快就病逝了,他的副将赵佗成为南海尉,掌管了兵权,然后赵佗就利用这个机会,杀死了秦朝安置的官吏,用自己的亲信来取代,然后赵佗又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并自立为南越武王。
《史记 南越列传》:(赵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任嚣与赵佗本是秦将,但在秦朝危机之下,他们想到的不是救援秦朝,而是割据自立,就算秦朝廷下了命令,他们也不会回去救援,正所谓山高皇帝远,秦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三、秦朝廷内部陷入了权力斗争,让岭南秦军不敢回防。
如果秦始皇还在位,并且发布命令让岭南秦军回防,他们是有可能回防的,毕竟慑于始皇帝的威严与能力,但是秦始皇已经去世了,现在的皇帝是胡亥,胡亥一上台就乱杀无辜,将军蒙恬、上卿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左丞相李斯等高官,不是被逼自杀,就是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秦朝廷内部陷入了权力斗争。
赵高乱秦
即使是在平定反秦义军中功劳最大的章邯,也受到了赵高的猜忌,司马欣对章邯说的那一番话其实是很多秦军将领的担忧,平叛打败了,就是追究失败的责任会被杀,平叛打胜了,就会嫉妒军功,担心功高震主,还是个死,所以章邯投靠了项羽。
任嚣与赵佗都了解中原地区有哪些人在反叛秦朝,不会不了解秦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就算他们真有护秦之心,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与将来,权衡之下,为了自保,还是不敢回防中原救援秦朝。
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交织的商周时期,当殷墟车马坑中的青铜軎饰重见天日,一段跨越三千年的陆地交通史轰然开启。从商代战车的双马驾驭到秦始皇陵铜车马的精密构造,古代马车不...
秦始皇陵 启 2025-06-27 徐福寿命之谜:历史、传说与文化符号的交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徐福的名字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这位秦始皇时期的方士,因奉命东渡寻仙药而名垂青史,但其确切寿命却成为千古之谜。从《史记》的简略记载到民间传说的夸...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6-27 刘邦起义:四十八岁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刘邦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农家,早年不事生产,被父亲斥为“无赖”,却在秦末乱世中崛起,最终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刘邦起义时已48岁,这...
项羽 刘邦 2025-06-26 吕马童与吕布:历史迷雾中的姓氏误读与英雄重构在楚汉战争与东汉末年的历史夹缝中,两位猛将的名字因“吕”姓被意外关联——项羽部将吕马童与三国武将吕布。尽管二人相隔四百年,但民间传说与文学演绎却将他们编织成“祖...
吕布 项羽 2025-06-23 蒙恬北伐:秦始皇抗击匈奴的铁血征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北方草原上崛起的匈奴部落,如同一把悬在帝国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中原的安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秦始皇...
秦始皇陵 蒙恬 2025-06-23 内史腾身份之谜:秦廷重臣的国籍考辨在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位名叫内史腾的将领率秦军攻入韩国南阳,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然而,这位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将...
秦始皇陵 2025-06-20 楚幽王:在青铜文明余晖中挣扎的守成之君在战国末期的历史帷幕上,楚幽王熊悍的名字总是与“亡国前兆”的阴影相伴。这位在位仅十年的楚国君主,既无父祖开疆拓土的雄才,亦无后世项羽破釜沉舟的悲壮,却恰好处在楚...
项羽 2025-06-19 子婴为什么不是秦三世:秦朝末年的帝位谜题公元前207年,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后,秦王子婴在位仅46天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这位末代秦君的身份与称谓,在《史记》中却留下耐人寻味的记载:司马迁在《秦始皇本...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06-18 为什么嬴政忌讳昌平君:秦楚矛盾下的权力博弈在秦始皇嬴政的统治生涯中,昌平君熊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禁忌存在。这位兼具楚国公子与秦国重臣双重身份的矛盾体,其人生轨迹犹如一把利刃,剖开了秦楚两国两百余年恩怨的深...
秦始皇陵 启 2025-06-18 秦始皇正妻无名之谜:权力阴影下的历史留白秦始皇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其政治成就与个人经历被史书反复书写,但关于其正妻的记载却近乎空白。这一现象不仅引发后世猜测,更折射出秦代政治生态的复杂性。通过...
秦始皇陵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