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时,为啥满人自称奴才,汉人自称臣?
“奴才”和“臣”都有自贬之意,但在清代时,满人自称为“奴才”,汉人却只能自称为“臣”,你了解这是为什么吗?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都了解,面见乾隆皇帝时,和珅称自己为“奴才”,而纪晓岚则是自称“臣”。要想弄清楚其中缘由,就要先讲明白何为“奴才”、何为“臣”。
“奴才”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意指侍奉主人的仆人,是下人的专属称谓,带有鄙薄轻视之意。“臣”字则源于商代甲骨文,因形如人在低头时,竖立着的眼睛,故有“俯首屈从”之意,后演变为官员的自称。
一般而言,“臣”要比“奴才”尊贵许多;但到了清代,情况却反过来了,“奴才”变得比“臣”更加高贵。例如对满族大臣而言,只有四品以上的才能自称“奴才”,四品以下的要自称“臣”。
又比如清代入关以后,当局对汉族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压,满族地位高贵,汉族地位低下;满族大臣才能称自己“奴才”,汉族大臣只能称自己“臣”。为什么在清代时“奴才”的地位高于“臣”呢?这还要从宫里的“奴才”说起。
康熙朝时期,“奴才”是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一方面太监和宫女本就身份卑微,以“奴”自称无伤大雅;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贬低的方式还可以实现讨好主人的目的。
雍正朝时期,“奴才”一词从太监、宫女的口中跑到了一些家臣的嘴里,用以显示自己与家主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因为家臣自称“奴才”,表明了其甘愿做主人的奴隶,供主人一生驱使。
随着自称“奴才”的现象越发普遍,就连皇帝也认可了这种自称“奴才”的自贬行为,这也导致一些大臣和嫔妃开始将“奴才”或“奴婢”作为自称。至此,自称“奴才”的风气可谓是自下而上、广泛地流行起来了。
清代是满族统治,满臣对清代皇帝,天然就有一种亲近感。因此满臣为表忠心,当然可以对皇帝称“奴才”;这也算是满臣独享的特殊恩宠。
但是,如果有汉人官员自称“奴才”,就相当于自抬身价。当然,也曾有汉人大臣为向皇帝表明忠心,会以“奴才”自称,以求自己尽快升迁。
“奴才”和“臣”的用法,实质上是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奴化臣民的一种手段。因此清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区分“奴才”和“臣”二词的用法。
如雍正皇帝就曾在湖广总督杨宗仁的请安奏折旁边要求改称,并注明“称臣得体”。又比如曾有一满一汉两位大臣共上奏折,因为满臣在前,于是称谓便成了“奴才某某、某某”;故后面的汉臣也无意冠上了奴才的称谓,这让乾隆大为恼火,于是下令以后再有满汉臣子同上奏章的情况时,都称臣!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皇帝们或许是觉得,这样一一纠正大臣们上奏的称谓,过于麻烦,因此干脆下令“禁止乱用奴才和臣”。
在清末溥仪皇帝在位时期,清廷也推行过“满汉一体臣”政策。溥仪作为一个接受了许多现代新思想的末代皇帝,他希望朝堂之上能够真正地“满汉一体”。
之所以强调“真正的”满汉一体,是因为此前清初统治者为了缓解清代入关后,客观存在着的尖锐民族矛盾,推行尊儒从文的政策。为了争取士人阶层,清初统治者甚至祭祀孔子,修缮孔庙,开科取士,以求尽快稳定民心。
但当时施行满汉一体政策,毕竟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不是真正的“满汉一体”。
同时遗憾的是,因为从溥仪上位到清代灭亡,时间实在是过于短暂,因此这个政策其实并没有施行多久、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清王朝区分“奴才”与“臣”的称谓,利用“奴才”和“臣”内涵的亲近、疏远之意的不同,来实现奴化臣民的目的。
或许清代时期,大臣们还能因自己能有幸自称为“奴才”而沾沾自喜;但今天的我们在了解“奴才”与“臣”的差别后,却会为被奴化者因为“跪久了”而丧失自己的尊严感到悲哀。
作为清代文化巨匠,《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早已载入史册,而其安息之所——纪晓岚墓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与文化旅游的兴起,逐渐成...
纪晓岚 2025-08-20 纪晓岚:贪官之疑与无字信风波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纪晓岚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机智的口才,在乾隆年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位被后世广泛认知的文人,是否真的如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位清廉正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纪晓岚 2024-11-28 纪晓岚与砚台:文人雅士的情怀与追求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里,砚台不仅是研磨墨汁的工具,更是寄托情怀、彰显品味的载体。纪晓岚,这位清代著名的才子和高官,对砚台的热爱堪称痴迷,他与砚台之间留下了许多动...
纪晓岚 2024-11-18 清朝的名人纪晓岚:曾经做过和珅的马仔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纪晓岚与和珅这两位人物以其独特的性格和非凡的才能,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纪晓岚,作为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官员,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机智的口才著...
和珅 纪晓岚 2024-11-03 清朝才子纪晓岚两大爱好:竟是“食肉”和“御女”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纪晓岚以其卓越的学识和独特的个性,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除了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外,纪晓岚还有两大广为人知且颇具争议的爱...
纪晓岚 2024-10-31 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伶牙俐齿背后的软肋在中国历史上,纪晓岚是一位以其机智、博学和多才多艺而著称的人物。他以其铁齿铜牙、伶牙俐齿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后世口中的佳话。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
纪晓岚 2024-10-26 历史迷雾中的纪晓岚:真实与传说的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瞩目。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近年来关于纪晓岚的一些负面传闻,如他是否也是贪官、是否曾写无...
纪晓岚 2024-10-17 纪晓岚和坤哪个官职大?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纪晓岚和坤是两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官职大小上却有所差异。一、纪晓岚的官职与成就纪晓岚,原名纪昀,字...
纪昀 纪晓岚 2024-10-12 乾隆与纪晓岚女仆的关系:历史背后的真相与思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乾隆的重要辅臣和文人,纪晓岚为何会被派去当女仆?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复杂性的问题。本文将根据现有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纪晓岚 2024-04-10 揭秘纪晓岚墓中七个清朝女子的寓意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纪晓岚墓,是清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纪晓岚的安息之所。在这座墓葬中,有七个清朝女子的雕像,它们枯坐于此,引人深思。那么,这些雕像究竟有什么...
纪晓岚 2024-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