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被誉为亘古无二的原因有哪些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后世的文人却依旧把项羽看作一位值得歌颂赞美的对象。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都把项羽列入了帝王本纪,可见在司马迁心里,项羽是具备成为一名帝王的实力和素质的。
纵观项羽这一生,他出身名门,骁勇善战,不仅灭秦有功,还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记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个少年立大志的人
项羽出身于楚国名门望族,父亲原是楚国的一名大将,后来秦军进犯楚国,项羽的父亲在抗击秦军的过程中战死沙场,父亲死后,项羽的叔叔项梁就成为了家里的主事人。
项梁也是当地的一名豪士,他忠心爱国,且性情刚烈,不满秦国的残暴统治,项羽也受叔父的影响,从小就在心里对秦国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他日后灭秦做足了铺垫。
少年时代的项羽就开始显露出过人的军事天赋,酷爱研究兵法,梦想成为像他父亲一样战功赫赫的将军,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正逢秦始皇带着亲卫队到楚地巡游,项羽的家族由于反抗过秦军,因此全程都很低调。可项羽却是个例外,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低耸着头,而是勇敢地直视着秦始皇华丽浩荡的车队,带着十足的狂傲说了一句让人心惊的名句:彼可取而代也。
叔父项梁一听到项羽的豪言壮语,就断定项羽将来绝对并非池中物,而项羽果真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在灭秦中起到的关键的作用。
虽然项羽最终并没有当上皇帝,建立自己的王朝,但他却是第一个敢在凶暴的秦始皇面前,扬言要“篡位”的人,其胆魄和决心令人敬畏,就算是换作老对手刘邦,在没有绝对的实力支撑的情况下,也不敢对秦始皇说出这种话。
优秀战绩无人超越
项羽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就是与秦末名将章邯的对决。章邯何许人也?在秦朝都城被几十万大军围困时,章邯仅带领一帮囚犯就把这几十万大军打得抱头鼠窜,为秦军扳回一城,其带兵作战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可面对章邯布下的二十万军队,项羽只带着三万人马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成功拿下章邯的部队,迅速扭转了战局。之后项羽又连续九次进攻章邯,每一次都是凯旋而归,最终章邯作为秦朝的最后一道防线,也不得不选择了投降。
在与刘邦争天下的时期,项羽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能力。韩信是刘邦手下一名大将,打过多场胜仗,也是刘邦当时最重要的心腹。可在面对项羽时,即便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韩信都对此感到头疼,很少能在对方身上讨到便宜。
项羽征战沙场数十载,除了最后一役,都没有打过败仗,他对战场形势的敏锐程度非常人所能比拟,也成功让对手闻风丧胆,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史上最年轻的将领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跌宕起伏且波澜壮阔,但其实他兵败乌江时才年仅31岁。项羽24岁起兵攻秦,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让昔日强大的秦帝国成为了过去,开始与刘邦等诸侯争夺天下。
别人可能在五、六十岁才能达到的成就,项羽二十多岁就已经获得了,他也是史上最年轻的将领。
可所谓过刚易折,项羽过早地取得了旁人需要奋斗终生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被万众敬仰的同时,他也变得浮躁傲慢,过于重视武力手段。
项羽认为,只要自己实力强大,人民自然就会归顺于他,因此很少在笼络人心上下功夫,这也是他最后输给刘邦最重要的一点。
比如,项羽对战俘的处置结果就是屠杀,而刘邦却与之相反,能策反就策反,这些战俘能提供给刘邦很多重要的情报,而项羽就失去了这一助力,因为他太过相信自己的强大,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年轻气盛的另一面,就是项羽比起老谋深算的刘邦,更显几分仁慈。鸿门宴明明是可以杀掉刘邦的最佳时机,可项羽在关键时刻却还是动了恻隐之心,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祸患。
项羽的年少成名铸就了他,同时也阻碍了他的帝王之路,把他引进了毁灭的深渊。
小结:
项羽这一生虽然短暂,可却留给了后人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他最早立下帝王志、不打败仗,也是史上最年轻的将领,他的经验和经历值得很多人学习借鉴,他的结局让后人唏嘘的同时,也是给后人的一个警醒。
强大的实力自然会获得他人的臣服,但要想真正取得民心,光靠军事实力是不够的,昔日辉煌的秦国最后不也落得了被灭国的下场。项羽虽然灭了秦,可当他想要称帝夺权时,却也不禁走了秦国的老路。
政治是一门学问,刘邦虽然实力不及项羽,可胜在懂策略,懂人心之所向,会藏拙,所以最后他成为了千古一帝。项羽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可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