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不敢反抗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朝和明朝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朝和明朝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
但是虽然是类似地抢夺皇位事件,仔细研究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李世民创建的“贞观之治”和朱棣打造的“永乐年间”,在历史上都是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但是,李世民是在其父亲在世时夺得皇位,朱棣却等到了其父亲死后才敢登基。
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昭示着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的夺位历史。而朱棣却是等到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去世以后,才敢领兵谋反,从侄子朱允炆手中获得地位。这意味着李世民敢反抗李源,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这二人究竟有何不同,朱棣又在怕些什么?
01朱棣怕传统礼教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成功开创了唐朝的李氏一家,实际上是有着一部分鲜卑族的血脉的。而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氏一家,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也就是说,从自小受到的传统礼教来看,李世民和朱棣就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传统礼教,约束着的行为模式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着鲜卑族血统的李世民,从小就认为能力的高低才是决定位置不同的关键。而饱受汉族正统礼教影响的朱棣,受到的教育却告诉他应该严格的遵守人伦纲常。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对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无关对错者本人的身份。这一点从唐太宗善用魏征一事上,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论证。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只要自己是对的,完全可以纠正父亲。甚至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治理好天下,完全可以取代自己的父亲成为皇帝。
可是明成祖朱棣心中,却坚定地遵守着“以父为纲”的准则。哪怕自己的父亲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身为儿子也只能够选择听从。作为一个传统的汉人,是根本不能不听从父亲的指示,更不能忤逆父亲甚至犯上作乱的。
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像李世民一样反抗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朱棣害怕违背到自己从小受到的传统礼教。违背传统礼教对于朱棣而言,相当于在抛弃一直以来坚持的信仰。这是朱棣所坚决无法容忍的情况。不仅如此,朱棣还很害怕遭受到后人的诟病。
02 朱棣怕世人诟病
唐朝和明朝的民间文化风尚是有所差异的。在唐朝时期,民风可谓是相当的开化。甚至这种开化从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明朝之前是元朝,也即是少数民族执政压迫汉族的阶段。当时。汉化受到了很大的压迫甚至破坏,所以明朝年间非常推崇传统的汉族文化。
唐朝人很注重个人能力的高低。“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李元霸年纪轻轻,就可以成为“瓦岗寨第一英雄好汉”。那些年龄资历甚至家世都很老成的英雄好汉,却甘于屈居人下。反之,技不如人还装大,是非常受到唐朝人士鄙夷的。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谋朝篡位成功,没有被后人所诟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毕竟,历史上的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能力,都是比不上李世民的。这在民间也是早有传闻的,甚至民间认为李家的江山是李世民带兵打下来的。
与唐朝人所不同的是,明朝人很注重汉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刚理伦常。在汉家文化中,有着严格地等级划分。例如古代汉家女子,需得严格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古代男子也是一样,需要“在家从父,不可忤逆,哪怕行差”。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明朝人而言,孝顺往往是比是非更加重要的东西。所以朱棣如果在其父亲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谋反,势必会遭遇天下人的耻笑和诟病。到那时,即使朱棣谋反成功,成为了皇帝,恐怕也是民心不向,很难坐稳皇帝的位置。
03朱棣怕实力不济
事实上,非但谋反成功会遭遇到世人的诟病,就连成功本身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要知道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其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因为朱棣的实力比起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而言,实在是相差甚远。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始,逐渐日积月累,从而打下大明江山,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而朱棣,始终是作为朱家的嫡次子,被自己的父亲教养、保护着长大的。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政治谋略上,都根本就没有实力跟自己的父亲相抗衡。
朱元璋本人是在苦日子里浸泡着长大的,成年以后个性嫉恶如仇的很。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更是大刀阔斧,在自己的妻子马皇后去世以后,利用“胡惟庸案”几乎杀的朝堂无人。朱元璋这种临危不惧和杀伐果断,都是让朱棣望而生畏的。
04 朱棣怕路遥生变
除了实力原因之外,距离皇宫的路途远近也是有所不同的。唐太宗李世民谋反之前获封“秦王”,居住在京城的秦王府里。也就是说李世民想要进宫谋反,可谓是相当的便利。
明成祖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被安排去了千里之遥的地方戍边。如果朱棣想要带兵谋反,就需要千里迢迢的从外地赶回京城。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的行军方式非常简单,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的机械。千里奔袭,最快也需要一月时长。
正所谓“夜长梦多”,何况是一个月的时间。万一谋反的事情走漏了哪怕是半点的风声,谋反失败的概率都将会有着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一旦谋反失败,后果可谓是不堪设想。毕竟朱棣深知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是怎样一个残暴的帝王。
此外,长途的跋涉,也会让将士们的身体饱受折磨,兵马的作战能力自然是会大打折扣的。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朱元璋,是因为位置太远,害怕发生变故。
05 总结:
和唐太宗李世民敢于反抗唐太祖李渊有所不同,明成祖朱元璋是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毕竟面对谋反朱元璋来说,朱棣害怕传统礼教、世人诟病、实力不济以及路遥生变这些原因。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从草原霸主到未央宫舞者:颉利可汗的“跳舞”事件与唐朝的权力美学公元634年,长安未央宫的宴会上,一场载入史册的表演震撼了在场所有宾客: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这位曾让唐朝举国震动的草原霸主,竟在太上皇李渊的命令下,当众跳起了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7-18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温大雅后人:千年世族的荣耀与传承初唐时期,温大雅与两位弟弟温彦博、温大有以“三彦”之名名震朝野,三人辅佐李渊建唐、巩固政权,在太原起兵、玄武门之变、与突厥战争等重大事件中均有卓越表现。唐朝建立...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