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引起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随即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带着副将军李坚和宁忠北伐,迎战朱棣的燕军,大军号称三十万,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多,只有十三万。
当时,已经六十五岁的耿炳文,到达真定后,分营驻扎在滹沱河南北,没想到,打了一辈子仗的他,这次栽了大跟头,在战场上频频失利,先是部队被朱棣袭击,九千先锋全部被杀,部将潘忠和杨松被俘,也被朱棣所杀,莫州失守。
紧接着,屋漏偏逢连夜雨,耿炳文的部将张保投降了朱棣,将详细军情都报告了朱棣,耿炳文又中了朱棣的调虎离山之计,将部队转移,全部渡河,结果部队渡河时,被朱棣再次袭击,耿炳文惨败,士兵死伤无数,随即退进城中,坚守不出。
军情传到京师,建文帝万分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太常卿黄子澄遂推荐李景隆为大将军,替代耿炳文。
临阵换将,此兵法大忌,昔日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导致长平之战惨败,赵军四十万降卒被白起坑杀,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抗秦国。
果不其然,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之后,接连惨败,输光了建文帝的家底,最终,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败亡。
值得注意的是,李景隆和耿炳文这两个人,究竟会不会打仗呢?谁强谁差?
先说李景隆,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年轻的时候喜欢读兵书,举止雍容,器宇轩昂,小伙子一表人才,很不错,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他,也很看重他。
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景隆袭其父的爵位曹国公。此后,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要说练兵,李景隆还行,但是,打仗不是他的强项,说他是草包,一点也不为过。后来,李景隆统帅五十万大军,连吃败仗,就是例子。
当时,朱棣听到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之后,高兴地说,李景隆无谋,且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又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交给他,纯属自坑。汉高祖擅长用人,也不过带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他就是下一个赵括。
果然,后来李景隆证实了他就是赵括,李景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失利,直接导致攻守形势逆转。
值得一提的是,李景隆围困北平时,攻打北平九门。朱棣命世子朱高炽坚守城池,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被李景隆妒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李景隆无能,那么,耿炳文如何呢?强一些吗?
耿炳文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身经百战,打了一辈子的仗,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
耿炳文的父亲叫耿君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年),耿君用战死,耿炳文承袭父职,统领他父亲的军队。
看看耿炳文的战绩吧,他还是很不错的。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率军攻取广德,进攻长兴,打败张士诚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多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攻克长兴。
洪武元年(1368年),耿炳文被授镇国上将军兼右率府副使,随大军征讨中原,攻克山东沂、峄等州,攻下汴梁,巡视河南,侍从明太祖北巡。又跟随常遇春攻占大同,攻克晋、冀,随大将军徐达征讨陕西,打败李思齐、张思道。
洪武十四年(1381年),耿炳文跟随大将军徐达出塞,在北黄河打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耿炳文率军平定陕西徽州妖人之乱。洪武三十年(1397年),任征西将军,擒获蜀寇高福兴,俘虏敌军三千多人。
起初,耿炳文守卫长兴,功劳最大,所以,明太祖排列功臣,将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列为一等,可见耿炳文的战绩,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虽然耿炳文败给了朱棣,但是,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败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遗憾的是,耿炳文败了两次,就被建文帝临阵换掉了,换成李景隆,建文帝彻底没了希望。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