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他在建立国家后,杀尽了开国功臣,但他却有个仁慈的名声。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斩杀功臣,却被称为暴君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在历史的记载中不难看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迹,很多有名的功臣为皇帝打下江山之后,皇帝为了以防功高盖主,好一点的直接杯酒释兵权,差一点的就是直接杀了了事。
其实这主要看皇帝的胸怀和秉性如何,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需要操持的事务繁多,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国家安全和自己的皇位不被篡夺才是最重要的,这也直接导致了皇帝会将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一一除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名将死在皇帝手上。
秦始皇嬴政作为历史上统一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对待下属是非常好的,甚至能称得上是宽容。他的手下李信算得上是一位勇猛大将,但是有几次因为大意和自负打了败仗,秦始皇却没有责怪他。
秦始皇和曹操一样对有用的人才有着求贤若渴的心理,他不但礼遇人才,还在一些有用的人才犯错后从轻处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赵高,赵高犯了大错之后本该处以死刑,但是幸得秦始皇赏识才得以免死。
虽然秦始皇对大臣仁爱有加,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还是提倡用法治国,他实行的连坐制度让百姓苦不堪言。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是对老百姓却是非常严苛的,所以在历史的记载中他一直都是以暴君的身份出现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严苛的法制来治理国家是有理可据的,他统一六国之初还是有很多残余势力想要复辟自己的国家,秦始皇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不得不以严苛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他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更好的控制人民,虽然他修筑了堪称历史奇迹的万里长城,但是为了修筑长城死了很多百姓,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对他的控诉。其实这一条条都是秦始皇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抵抗敌国的突袭而采取的手段,如果放到今天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做得比他还好。
秦始皇前期为了将自己的国家发展壮大做了很多功课,所以当他发现他作为皇帝依然逃不过生老病死后才会那么着急让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秦朝过了二世而亡,当初秦始皇培养的接班人应该是公子扶苏,但是秦始皇死在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路上,而他的大臣们与秦二世密谋将公子扶苏赐死,秦二世被推上了皇位。
公子扶苏一直主张实行仁政,他被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严厉的教育为君之道,而秦二世从小就被秦始皇溺爱,想做什么秦始皇都不会阻止。秦始皇没有想到在自己驾崩之后他所信任的大臣会将自己不看好的秦二世推上皇位,果然秦朝二世而亡。
刘邦和秦始皇不一样,他是草莽出身,刘邦还没称帝时的行为堪称渣男,自己的妻子吕雉不光要操持家务还要为犯事的他千里迢迢送饭,在他起义之后下了狱还被刘邦的死对头项羽抓到险些被烹杀。
刘邦成为皇帝之后总算将吕雉接到宫中成为皇后,但是这时候的吕雉对他的情意早就在他的一次次放弃中消磨殆尽,这时候的吕雉不再想着与他后宫中的众多美女争宠。
而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将刘邦的江山完好无损地传给自己的儿子刘盈。刘邦对待有志之士总是比较宽容的,但是吕后却觉得一时的宽容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韩信原本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但是韩信在下属的煽动下变得渐渐不受刘邦的控制,刘邦爱惜人才不忍将他杀了,但是吕后听说后觉得留下他是一个祸患,所以趁刘邦不在韩信进宫时将他俘虏之后以残忍的手法将韩信杀死,一代英才就此殒命。
其实吕后这样做又何尝没有得到刘邦的同意呢,毕竟她只是一国之后,刘邦才是真正的掌权人,所以吕后这样做正合了刘邦的意愿,一方面自己不会留下千古骂名,一方面将威胁自己政权的人杀死自己的皇位就坐得更加稳妥了。
结语:两位君王对待大臣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是秦始皇由于对百姓残暴,秦朝经历的时间不长,而且他是通过继承的方式得到了皇位,所以古代的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历史上有人记载的所以他落得了一个暴君的名声。
刘邦是草莽出身,他虽然对大臣残暴,自己却没有动手,所以残暴这个词不在他身上而在吕后身上,自己落得了一个仁慈的名声。
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交织的商周时期,当殷墟车马坑中的青铜軎饰重见天日,一段跨越三千年的陆地交通史轰然开启。从商代战车的双马驾驭到秦始皇陵铜车马的精密构造,古代马车不...
秦始皇陵 启 2025-06-27 徐福寿命之谜:历史、传说与文化符号的交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徐福的名字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这位秦始皇时期的方士,因奉命东渡寻仙药而名垂青史,但其确切寿命却成为千古之谜。从《史记》的简略记载到民间传说的夸...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6-27 纪信故里考:西充县的历史印记与忠烈精神的传承在秦汉之际的烽烟中,纪信以“诳楚存汉”的壮举名垂青史。这位为刘邦替死的大将,其出生地却引发了甘肃天水与四川西充的千年争议。透过史籍记载与地理沿革的双重考证,西充...
刘邦 2025-06-27 刘邦起义:四十八岁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刘邦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农家,早年不事生产,被父亲斥为“无赖”,却在秦末乱世中崛起,最终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刘邦起义时已48岁,这...
项羽 刘邦 2025-06-26 汉朝公主嫁匈奴:政治联姻背后的血泪与文明碰撞汉匈和亲,这个被历代史书粉饰为“柔远安边”的千年国策,实则是一部用女性血泪书写的政治交易史。从刘邦“白登之围”后的无奈妥协,到汉武帝时期“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雄...
刘邦 2025-06-25 戚夫人:权力斗争下的“人彘”悲剧在中国古代宫廷斗争的黑暗史册中,戚夫人的命运如同一道血色印记,永远镌刻着权力更迭的残酷。这位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因卷入太子之位的争夺,最终沦为吕后“人彘”之刑的受...
刘邦 戚夫人 2025-06-24 楚汉恩仇录:刘邦为何必杀救命恩人丁固?公元前205年的彭城郊外,刘邦在楚军追击下披发狂奔。当楚将丁固的戟尖抵住咽喉时,这位未来的汉高祖喊出“两贤岂相厄哉”的恳求。这场意外邂逅,三年后竟演变为汉军营帐...
刘邦 丁固 2025-06-24 蒙恬北伐:秦始皇抗击匈奴的铁血征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北方草原上崛起的匈奴部落,如同一把悬在帝国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中原的安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秦始皇...
秦始皇陵 蒙恬 2025-06-23 内史腾身份之谜:秦廷重臣的国籍考辨在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位名叫内史腾的将领率秦军攻入韩国南阳,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然而,这位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将...
秦始皇陵 2025-06-20 吕后对刘肥的非常态优待:权力博弈中的亲情投射在汉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吕后与齐王刘肥的关系堪称一桩耐人寻味的历史公案。作为刘邦庶长子,刘肥在惠帝朝非但未遭吕后打压,反而屡受特殊礼遇:不仅获封七十三城之巨...
刘邦 2025-06-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