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历史上靖难之役是朱棣发动的一场夺取皇位的战争。原本被朱元璋定下来的皇太孙朱允炆因此下落不明,而朱棣子成了明朝历史上第三个皇帝。但是靖难之役是有很多因素的,首先是朱元璋死了,朱允炆登基,而朱允炆又想要削藩,因此造成了朱棣利益的损失。但是找不到,如果当时马皇后还活着的话,朱棣还会不会想要造反呢。如果马皇后还在世,是不是就不会发生靖难之役呢?
如果马皇后还活着,在朱棣造反的时候,已经67岁了,如果保养得当,身体应该还能说得过去。
此时,朱棣等小辈对马皇后的尊敬那一定是有的,而马皇后对孙子建文帝的支持度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建文帝继续削藩,那朱棣还是会反,原因无它,因为建文帝触动到了朱棣最重要的利益。
纵观马皇后的一生,她是个贤惠识大体的贤内助,但基本不干涉政治。
当朱元璋去世一年后,建文帝就开始削藩了,马皇后因为长期依赖夫君,在朝廷的掌控力和影响力还是有限,如此情况下,朱棣对马皇后的顾虑就会减少,不像自己的老爹朱元璋,能收拾无数豪杰,朱棣是不敢造次的。
因此,朱棣造反,无所谓马皇后是不是存在,关键是要看建文帝朱允炆削不削藩,只要削藩,朱棣必定造反。
靖难之役前,建文帝强力削藩,引起了诸王不满,朱棣起身造了反,并且造反成功了。
如果靖难前,马皇后还活着,建文帝大概率削不了藩。
马皇后历来维护后辈们的既得利益,也对儿子的师长们非常注重。曾经,朱元璋收拾李文忠,就被马皇后劝住了;朱元璋收拾太子老师宋濂时,也被马皇后劝住了。
总之,马皇后非常善良,最不愿意看到兄弟反目,也不愿看到叔侄相残,所以会大概率劝阻住建文帝削藩。
如果建文帝不削藩,朱棣造反的概率就会低到很多。
综合来说,马皇后如果在靖难之役还在,如果能劝阻住建文帝不削藩,那么朱棣很难造反。如果马皇后不能劝住孙子,那么朱棣会继续造反。
所以说,马皇后在不在,并不是朱棣造反的理由,而建文帝削藩,才是朱棣造反的真实原因。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夫妻二人婚后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两人都患难与共,可以是,马皇后即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也是他政治上亲密的助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马氏被册封为皇后。马皇后与朱元璋生有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存疑)、五子周王朱橚。可见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是非常好的,五位嫡子足以证明两人之间的感情。
马皇后不仅是母仪天下的贤后,还是朱元璋的得意政治助手。面对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太子的老师宋濂,因为孙慎事受到牵连被定为死罪,马皇后直言不讳为宋濂求情,朱元璋最后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马皇后所生五子,都对她敬重有加,第五子周王朱橚,性格放浪不羁,长大后被分封到开封,马皇后对他很不放心,便派江贵妃前去监督,把身上的旧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一木杖叮嘱江贵妃说:“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慈母殷殷教诲,周王自是心生敬畏,不敢胡作非为。
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大明皇后,却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去世了,年仅51岁,朱元璋悲痛欲绝,赐谥号慈孝皇后,同年葬于明孝陵。
马皇后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皆是性格柔弱仁慈之人,建文帝即位后力主削藩,以遏制日益坐大的藩王叔叔,但是他削藩畏手畏脚,先易后难,敲山震虎,结果导致燕王朱棣奋起反抗,从北平起兵,以“倾君侧”的旗号靖难起兵,我们假设马皇后在建文帝削藩之时还在世,那么朱棣敢造反吗?
马皇后生于1332年,那么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她也才67岁,武则天这个年龄还没建立大周呢。因此,马皇后在精力上应该不存在问题。由于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帝位,马皇后自然要被尊为“太皇太后”,以她执掌后宫二十余年的阅历,及在洪武时期经常干政的经历,应该说她的政治影响力依然还是很大,况且她母仪天下,为天下臣民所爱戴,可以说,人心是向着马皇后的,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朱棣造反,“名不正言不顺”,他是知道这中间存在的巨大风险的。
作为一国之母,马皇后为天下臣民所爱戴,她与太祖相伴三十多年,感情笃深,是明朝最有威望的皇后。马皇后若活到了建文年间,以她的威望和能力,削藩是否可行,该怎么削,都会对皇太孙朱允炆产生影响,要知道,历史上朱棣造反,正是因为建文帝削藩不当造成的。马皇后具有一定的政治阅历,因此她必定会在建文帝削藩上提供参考。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