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明朝 >  明朝徐阶的下场:权谋与晚节的不完美终章

明朝徐阶的下场:权谋与晚节的不完美终章

时间:2025-07-24 12:15:21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徐阶(1503—1583),字子升,号少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是明代中期最具争议的内阁首辅之一。他以隐忍十年扳倒权臣严嵩闻名,却因晚年贪腐与纵容家奴引发民怨;他推动嘉靖朝弊政改革,却因政治斗争被高拱报复,最终以81岁高龄善终。这位“权谋大师”的结局,折射出明代官场生态的复杂性与人性抉择的矛盾性。

一、扳倒严嵩:隐忍十年登顶权力巅峰

徐阶的仕途转折始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入阁。彼时严嵩父子专权二十年,贪腐成风,甚至通过“大丞相、小丞相”的默契配合,将官场变成权钱交易的场所。徐阶深知直接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遂采取“阴重不泄”的生存策略:他一面精心撰写青词讨好嘉靖帝,一面将女儿许配给严嵩之孙,甚至在严嵩故乡建造府邸以示亲近。这种“潜伏”功夫甚至骗过严嵩,使其直言“徐阶所缺乏的不是才能,而是才能太过出众,因此多有二心”。

转机出现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严嵩因年老失宠,徐阶逐渐取代其地位。他抓住严世蕃擅权误国的把柄,联合御史邹应龙弹劾,最终促成严嵩罢相、严世蕃处死。这场权力更迭中,徐阶展现出“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的政治理想,但《明史》评价其“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暗示其手段并非完全光明磊落。

二、首辅生涯:改革与贪腐的双重面孔

徐阶接任首辅后,立即着手革除严嵩弊政:他主持起草嘉靖遗诏,废除方士炼丹、停止大兴土木;推动吏治整顿,提拔海瑞等清流官员;甚至在世宗驾崩时,以“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的身份确保政局平稳过渡。这些举措使其赢得“嘉、隆之政,多所匡救”的赞誉。

然而,权力腐蚀的阴影随之浮现。徐阶家族在江南占田达六万亩至二十四万亩不等,其获取方式并非强买强卖,而是通过“投献”制度——乡民为逃避赋役,主动将土地挂靠徐家名下,改姓为徐以获取庇护。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实则加剧了社会不公。更致命的是,徐阶纵容家奴横行乡里,甚至罢免了要求其退田的巡抚海瑞,彻底撕破了“清流”面具。

三、晚节不保:高拱报复与民怨沸腾

徐阶的衰落始于隆庆二年(1568年)致仕归乡。时任首辅高拱为报复徐阶,指使地方官员罗织罪名:先是借“孙克弘案”牵连徐家,指控其诓骗转运颜料银、揽侵钱粮;再以“应天退田案”大做文章,煽动民众状告徐阶“兼并土地”。尽管徐阶最终退还部分田产,但两个儿子仍被发配充军,华亭府邸也被焚毁。

这场政治清算暴露出明代官场的残酷逻辑:徐阶曾用同样手段对付严嵩,如今却被高拱如法炮制。《明史》记载“拱再出,扼阶不遗余力”,而徐阶只能“尽夺其田,戍其二子”,昔日权谋大师在权力游戏中沦为输家。

四、善终之谜: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尽管晚节不保,徐阶仍以81岁高龄善终,万历皇帝甚至赐予玺书、金币以示尊崇。这种“反差结局”源于三重因素:

政治遗产的庇护:徐阶扳倒严嵩、推动改革,为隆庆开关和张居正变法奠定基础,历史功绩部分抵消了贪腐污点。

权谋手段的余威:徐阶退休后仍通过门生故旧维持影响力,高拱虽欲置其于死地,却忌惮其势力不敢赶尽杀绝。

时代局限的宽容:明代官场贪腐成风,徐阶的“贪腐超严嵩”更多是相对其清廉形象而言,实际程度未必超过同时代官员。

人物: 徐阶 严嵩 分享 上一篇: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篇: 秦良玉:从历史尘埃中走出的巾帼传奇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