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慈禧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太后掌权47年为何能如此稳固,而且中间还没有人敢夺权?
综述
历史上执政的女性不在少数,不过除了武则天以外,大多都是以幕后操控者的形势存在,像大秦宣太后,从一个小小庶女,因为卷入权力的争夺之中,最后成为了王朝之中最为尊贵的女子,还拿走了儿子手中的朝政大权,不过也的确做出了一些功勋,是个狠角色。
还有出名的孝庄太后,她先后辅佐了三任皇帝,虽为满族出身,但是她对汉人也十分礼遇有佳,并不偏颇,她的贤能对康熙的影响十分很深远,可谓是被后人称颂和铭记的一代贤后。
女性执政者在即位时都会因为封建思想的偏见受到很多的抵制和反对,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仍旧能够做出不错的功勋,所以能够掌权几十年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然而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女性掌权者,慈禧太后,在大家的印象中,她的亡清的罪人,是她故步自封的落后思想妨碍的国家的发展,导致原本就受到闭关锁国影响的清代一点点走向灭亡的结局。
面对这样一位昏庸的统治者,朝堂之上的臣子为何没有异议呢?慈禧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端,还掌权47年的呢?
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在位时,慈禧太后还只是一位懿贵妃,不过那时候她凭借自己的容貌,在后宫的宠位上还是占据一席地位的,晚年身体不佳的咸丰皇帝甚至还让懿贵妃代为处理奏折。
大概是那时候,懿贵妃批奏折批上了瘾,觉得这样手握大臣生杀大权的滋味很是畅快,懿贵妃心中的野心便悄悄埋下。
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侵华,昏庸的清政府不敌,咸丰皇帝为了逃命,带着后宫大臣们一路逃到了热河。逃难的第二年,咸丰皇帝就离世了。
临死之前,咸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并任命了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一职位就是为了年幼的新皇上稳固基业用的,都是咸丰生前极其信任的臣子。
当然为了避免这几位臣子相互勾结势力过于庞大,他还特地给皇后发了一枚御裳印章,还给了懿贵妃一枚同道堂的印章。
言下之意,那八位襄政务大臣所做的所有决策,都要通过皇后以及贵妃的批准才能够颁布。
这个安排看起来十分的周密,但百密不如一疏最后还是被懿贵妃钻了空子。
皇后、贵妃大臣联手
对于咸丰皇帝恨意最大的,还是他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訢。当年道光帝在他们兄弟二人之中选择出未来皇帝的人选,原本咸丰在各个方面都要略逊一筹,奕訢也觉得是胜券在握了,谁了解,咸丰另辟蹊径,暗地里使坏,因为仁孝赢得了皇位。
奕訢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也十分不服气,兄弟二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远了。
懿贵妃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与他和皇后联手,还让自己的亲臣造势,就是为了通过垂帘听政的决议。
八位赞襄政务大臣对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僧格林沁以及军机大臣因为意见不合受到了严重的排挤。
见此,皇后众人指使时年六岁的小皇帝,当众宣读经过奕訢润色过后的奏折,上面写有那几位政务大臣的罪状,借着英法联军侵略的黑锅,将那几位临危受命的忠臣该被处斩的处斩,该罢官的罢官。
冲破了重重的妨碍,而慈安和慈溪两人才浮出水面。此次事件史称辛酉政变。
慈禧的天下
阴谋得逞,慈禧和慈安都尝到了甜头,不过因为慈安对于政务之事并不感兴趣,所以垂帘听政的美差就落到了慈禧身上,让她手握前朝以及后宫的大权。
虽然本质上是慈禧掌权,但是她毕竟是一介女流,发号施令多少会令下面的大臣不服气,所以她找来了自己的好帮手奕訢。
对外的政务,慈禧交由奕訢来处理,什么与邻国事件的外交,国内的洋务运动还有太平天国行动的控制等。奕訢做得有条不紊,名声在外,很快就引起了一片呼声,威望风头大盛。
慈禧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明面上自己目前还没办法和奕訢抗衡,所以有决议也只能点头。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洋务运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打破封建传统的事情,在很多封建大臣的眼中并不是件好事,同时它也损害了地主的利益,所以反对奕訢的人也不在少数。
随着这些顽固派和地主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慈禧无疑看到了扳倒奕訢的最好机会。奕訢面对眼前的妨碍很是烦心,慈禧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还在默默支持,甚至予以提报。
最后,奕訢被顽固派弹劾,慈禧顺势以办事不力顺着呼声将奕訢革职查办,了却了一件烦心事。
自此以后,慈禧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她的位置是越来越稳了,原本还担心儿子议婚之后,自己就要把权力让出去了,结果他正好在那个年纪感染了天花去世了。
为了能够继续掌权,慈禧违背了祖上的规矩,选择了醇亲王四岁的孩子上位,也就是傀儡皇帝光绪,自己则继续安心的坐在大权的位置上。
这期间,光绪皇帝也曾经反抗过,想借着戊戌变法的事情翻身,不过因为他有些心急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小结
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先后扶持了两位傀儡皇帝,架空的本领也越发熟练,从一开始的赞襄政务大臣,到奕訢,就连手握军事大权的奕譞,也成为了慈禧脚边一头温顺的小绵羊。
四十七年的时间里,慈禧步步为营,不是没有反抗的人,而是都被慈禧扼杀在了萌芽里。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幼兰并非慈禧亲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的生活琐事、情感纠葛以及家族关系,都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关于幼兰是慈禧亲女儿的说法,在...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7-30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