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赢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君主,也被称为秦昭王,他在位五十多年,凭借着强大的政治能力,带领秦国走向了霸主之位,为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提供了政治军事基础。
01
挟持楚王,获黔中之地
赢稷上台时,楚国虽曾受张仪之欺诈,但仍未失其大国之势,楚怀王熊槐向齐国送去质子,欲逐渐恢复与齐国的关系,以御防秦国的侵伐。
赢稷听到这一消息,即派兵攻楚,在战场上取胜后,他派人送给熊槐一信,赢稷在信中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提出如果熊槐来武关会盟,秦将以所侵之地归还;如果熊槐不来会盟,秦国将要继续扩大军事进攻。
熊槐在靳尚、熊兰等人的劝说下,遂于前299年赴武关会盟。赢稷却派他的弟弟赢悝前去武关,假称秦王,带数万军队将熊槐劫持到了咸阳,逼其割黔中之地予秦。
秦国出于自己战略斗争的考虑,嫉恨楚齐和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赢稷为此而公开干涉邻国的外交活动,企图剥夺他国的政治自决权,又欺骗和劫持邻国的君王,以此挟邻国割地,这是对邻国的公开欺凌,这种欺世霸道的行为为列国以前所少有,也是秦国以前的所有国君未能做到的。
熊槐到了咸阳后,赢稷大集群臣及诸侯使者,自己南面而坐让熊槐坐于藩臣之位,北面参谒,对其进行公开侮辱。他的割地请求遭到拒绝后,遂将熊槐拘于咸阳,直到其死去,才将尸体归还楚国。
赢稷以军事进攻和外交欺骗的手段欺凌楚国,既使秦国获得了实际利益,又张扬了秦国的声威,使列国对秦畏如虎狼的恐惧心理更为增强。
02
外交欺压赵国与齐国
赵国“沙丘之乱”后,武灵王赵雍死去,赢稷图谋赵国,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战略试探。他听说赵惠文王赵何新得了和氏壁,遂写信给赵何要以十五城换宝玉。
赵何派相如持璧赴秦,稷拿到宝璧后,闭口不提偿城之事,即传给后宫妻妾欣赏,分明是要欺骗赵国。
宝玉事件后不久,赢稷又约赵何在渑池会盟,席间,稷让赵何奏琴瑟一曲,旋即召来秦国御史记载,秦国在记载中故意用一个“令”字,表现了上对下的指使,公开践踏赵国的尊严。
赢稷善于运用外交手段玩弄阴谋诡计。当时列国盛行养士之风,齐国孟尝君田文和赵国平原君赵胜因为养客而誉满列国,赢稷遂送人质于齐,提出想见孟尝君一面的想法。
齐国以为是秦国的友好表示,退回了秦国的人质,又使田文赴秦。田文时为齐之相国,他到了秦国后,赢稷竟最后决定要将他杀害。
长平之战前,赢稷又致信给赵胜邀请他来秦国,赵胜到秦后,赢稷即将其扣留,并向赵提出交还的条件。
在与列国的外事交往中,赢稷依仗国家的强盛之勢实行霸道,从来都是横行无忌,盛气凌人,他常以和好名义欺骗与国当事人进自己的掌握中,然后将其扣留,提出交换条件。他公然欺凌列国,侮辱与国当事人,根本不顾天下之公理。
在列国的政治舞台上,嬴稷已经不是平等地看待其他国家,当时七国均已称王,他觉得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贵,遂别立帝号,提议与齐国并称东西二帝,他的帝号因齐国未加使用而在称呼两个月之后取消。
后来,他灭掉了名存实亡的周朝,将统治天下的象征物九鼎迁至咸阳,并通知各国前来朝贡称贺,这些行为是他与列国不平等交往思想的充分表现和进一步发展。
03
思贤若渴的爱才之君
嬴稷执政期间,思贤敬才的意识一直非常强烈,这是他能作为一代雄主的可贵风格,也是他能创造显赫政绩的一条重要原因。
嬴稷有一次听说了赵胜为向邻人瘸者谢过而斩掉美人的事情,当即嗟叹其贤,大臣向寿对他说,赵胜的所为尚赶不上孟尝君田文,并向他介绍了田文的有关事迹,嬴稷立即发问想见孟尝君,他视才如宝,得之无方,遂以交质和好为名,诱骗田文来秦。
田文到后,他降阶相迎握手言欢,诉平生相慕之意,准备择日立为丞相。他闻贤即思,见才就用,确是一种可贵的风格。
04
得范雎伐齐魏
赢稷执政的第四十一年,魏人范雎来投秦国,初次接触,他感到范雎身具高才,遂将其迎入内宫,待以上客之礼,又屏退左右长跪于前,请教国政,范雎向他提出了秦国在当时的内政和外交上应采取的策略方针,他当即拜谢,次日即以相印授予范雎,并封以应城(今河南鲁山东),号其为应侯。
后来,他听说范雎早先在魏国时的仇人魏齐逃至赵国,当即表示说决意伐赵。遂亲率大军二十万攻赵,赵国将太后爱子长安君为质于齐,请求齐国出兵相助,秦将王翦恐战两国不胜,建议全师而归。
赢稷对他说:“打不下魏国和齐国,我还有什么面目见内侯呢?”他考虑再三,生出一个计策,最后以交友为名,诱骗平原君赵胜至秦,提出让赵国以魏齐交换赵胜,最后还是得到了魏齐之首。
范雎是深有战略谋略的人才,稷一发现范雎之才,立即抛弃了他专横霸道的作风,屈君王之尊,以重礼相待,叩以肺腑之言,并将国政相委,表现了他对人才的极端器重。
他为了替范雎报仇,亲率大军伐魏,在不利的军事形势下,不惜用欺诈的外交手段达到目的。范雎荐举之人叛国后,他一反秦国之法,破例对范雎进行保护,设法稳定其心,这些均表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护和珍惜。
为了弘扬自己的事业,嬴稷珍爱人才、器重人才、敢于大胆地任用人,关键时刻又能出面保护人才,无论是与田文的长期纠葛,还是与范睢的前后相处,赢稷都表现出了重贤敬才的可责风格。
嬴稷知道人才对于国家事业的作用,认识到人才是应付各种复杂情况、保证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因而特别担忧国家的人才不足。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长期思贤若渴、礼敬高才,使自己在执政期间取得了显赫的政绩,把秦国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国36位国君:从附庸小邦到大一统帝国的崛起之路秦国自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起,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灭亡,共历经36位国君、563年。这段历史见证了秦国从西北边陲的附庸小邦,逐步崛起为统一六...
秦襄公 2025-09-15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秦始皇对白起的评价: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回响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军事生涯与秦国的崛起轨迹高度重合。从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到鄢郢之战焚毁楚国宗庙,再到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白...
秦始皇陵 白起 2025-09-04 阿房女是冬儿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辨析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阿房女与冬儿常被提及为秦始皇情感世界中的关键人物。然而,通过梳理正史记载、考古发现与文学创作,可以明确:阿房女与冬儿并非同一人,她...
秦始皇陵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