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坚决主张杀掉吕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讲道理,刘备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看问题都是站在利益的角度!所以即便吕布害死了丁原,后来又背叛了董卓,但是当吕布前来投靠刘备时,他根本就没想过要除掉吕布,他还想着团结吕布,一起对抗曹操和袁术!
单从刘备接受吕布的投靠,其实就说明,什么人品问题,道德问题,都是虚的,说白了,还是得看利益!此时的刘备,虽然号称是徐州牧,但是他并未能完全控制徐州,实力算不上强大,所以他需要吕布来帮助他,增长他的实力,所以他愿意接受吕布,根本不管吕布之前的劣迹!
事实上,吕布这个人的个人品德确实算不上有多好,刘备收留了他,结果他还想着咬刘备一口。当刘备出兵和袁术交战时,吕布直接率军偷袭了徐州,占领了刘备的老巢,连刘备的老婆家人都被吕布给活捉了。吕布端刘备老巢的这一手,直接把刘备军队搞得崩溃了,最终在和袁术的对战中落败,而且在败退后竟然无处可去,爆发了巨大的粮食危机。可以说,吕布可是把刘备给坑惨了。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吕布忘恩负义,干了这么恶心的事情,刘备肯定得找他拼命,但是刘备却按捺住了自己的不满,直接向吕布请降,这令人非常意外且憋屈!
《三国志》:备败走海西,饥困,请降于布。布又恚术运粮不复至,乃具车马迎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号徐州牧。

在憋屈的情绪背后,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这人,乃是真正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便吕布如此待他,为了能够生存,他也愿意拉下脸面,向吕布请降,令人佩服。而当时吕布的想法呢,其实和当年刘备的想法差不多,都是想要拉拢对方为己所用,因为徐州这个地方,乃是四战之地,周边的敌人非常多!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吕布忘恩负义,偷袭了刘备,怎么可能还能允许刘备活下来,他难道不知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事实上,到了他们这种地位,考虑的事情已经是不单纯地看个人行为与个人品德了,而且更加看重这背后的利益!吕布又不傻,他抢夺了刘备的地盘,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备记恨他?但是为了抵抗袁术,为了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吕布必须得拉拢刘备,和刘备合作,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刘备这边呢,其实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知道自己实力太弱,不能单独生存,只能和其他势力捆绑在一起。曹操那边太精明,袁术那边野心太大,只有吕布智谋不足,可以暂时当作依靠,所以他选择了和吕布联手,期间两人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两人还曾联手吓退了袁术的进犯,这便是大家熟知的“辕门射戟”!吕布和刘备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对抗曹操和袁术,所以两人都抛下了各自的成见,愉快合作。但随着一件小事的发生,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英雄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建安三年,刘备的军队抢夺了吕布买马的金钱,于是吕布派高顺和张辽去进攻刘备。本来这是一件可以协商的小事,但吕布小题大做,直接让高顺和张辽进攻,把刘备打得大败,最终只能逃亡曹操处,妻子儿女又一次被吕布俘虏。这件事情其实给了刘备很大的打击,原本他和吕布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但是因为一件小事,吕布大动肝火,把刘备的老巢又一次给端了,这就让刘备不得不思考退路了!
刘备的实力才刚刚恢复,稍微有点加强,吕布就给他来了一次犁庭扫穴,让他数年的努力化为泡影,这如何受得了?偷袭徐州,吕布坑了他一次,进攻沛城,吕布又坑了他一次,再这样合作下去,刘备永远不可能做大,所以刘备这一次并没有再向吕布请降了,放弃了和吕布合作的打算,转而去投靠了曹操。自此,吕布和刘备的合作关系,正式宣布完蛋!
可以看到,吕布和刘备两人,之前虽然都对对方不满,但是由于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目标,所以他们并没有彻底闹掰。什么人品问题,道德问题,其实都是摆在明面上拿来攻击他人的手段,两人真正的相处,还是得看背后的利益!白门楼上,刘备劝曹操杀掉吕布,也是相同的道理!
刘备联合曹操,双方一同出兵进攻吕布,而在听说两人联合进兵后,吕布其实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他们的对手,恰逢曹操给吕布写了一封劝降书,分析了利弊,所以吕布原本是打算投降的,结果陈宫死活不愿意,把投降之事给闹掰了。

曹操见劝降不成,只能强攻,最终攻破下邳城,俘虏了吕布!关于俘虏吕布的这个情节,三国演义说吕布是被手下给绑了投降的,但是正史中其实吕布是主动投降的!
《后汉书》: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吕布虽然是主动投降的,但他还是被绑到了曹操面前。刚开始吕布还嘴硬,说自己不是打不过曹操,而是因为手下人的背叛,后来发现形势不对,吕布立马改了口风,开始当着众人面,向曹操请降!
《三国志》: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吕布都如此赤裸裸地表忠心了,曹操自然是不能直接杀吕布了,因为杀降不降嘛!在古代,如果敌人愿意投降,一般都会放敌人一条生路,这不仅能为自己赢得好名声,而且会让其他抵抗者减弱抵抗心理!所以说,此时面对吕布的请降,曹操犹豫了,到底该如何处置吕布呢?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开口了,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情提醒曹操,坚定了曹操处理吕布的决心,令吕布大为恼火!
《三国志》: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从《三国志》的原文来看,当时的曹操其实还在自己思考,到底该怎么办,他并没有主动向刘备询问意思。但是刘备却主动站出来说话,拿丁原和董卓之事来提醒曹操,这其实就说明,刘备乃是故意发话,要逼死吕布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要这么干呢?难道他还记恨吕布偷袭了他的徐州?

事实上,我们从之前吕布和刘备的关系来看,虽然刘备对吕布不满,但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是可以放下这些不满的,即便吕布偷袭了他的老巢,占领了徐州!刘备是一个非常看重利益之人,他之所以坚决主张杀掉吕布,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益原因,要是让吕布活下来了,对刘备的威胁会非常大!
首先、吕布这个人的实力非常强,眼下他虽然被曹操抓获了,但是吕布还要许多部下散布在外,如果曹操接受了吕布的投降,那么曹操的实力将会剧增,这会威胁到刘备的扩张。
其次、吕布手下的人才特别多,比如这个高顺!高顺非常善于练兵,手下有一支陷阵营,虽只有七百人,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常是战必胜攻必克,刘备就曾经吃过这支军队的亏,被高顺打得大败,就算是曹操派来夏侯惇支援,仍然不是高顺的对手,足见高顺有多么的厉害。吕布有如此厉害的人才,若是曹操接受了吕布的偷袭,那么高顺势必也会成为曹操的手下,到时候高顺再帮曹操训练出更多的陷阵营,那么这仗还怎么打?刘备势必一直被压在曹操手下,没有反抗余地!
基于这些利益考量,刘备是肯定不愿意吕布活下来的,因为吕布活下来,曹操的实力将会增长更快,而曹操做大,非常不利于刘备发展,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利益,是肯定不允许曹操接受吕布的偷袭的!
既然刘备是为了利益,那么曹操呢?难道曹操看不懂刘备的心思?事实上,曹操也知道接纳吕布的好处,但是他接纳吕布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就是吕布手下和曹军手下的仇恨比较大,连夏侯惇的眼睛都是吕布手下搞瞎的,曹操怎么敢接受吕布的投降?所以说曹操虽然知道接纳吕布有好处,但也怕影响曹军众人的心思,怕对不起夏侯惇这些功勋元老,只能以吕布人品不行的理由将其诛杀!
公元222年的夷陵战场,烈火吞噬了蜀汉军队的营寨,也焚毁了刘备兴复汉室的最后希望。这场惨败不仅让蜀汉元气大伤,更将刘备的军事生涯推向终点。深入剖析这场战役,会发...
刘备 2025-11-20 败而不馁,泣中藏仁:刘备的逆袭密码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刘备以“常败将军”的形象屡战屡败,却又以“仁德之君”的声誉广受尊崇。他既非出身显赫的权贵,亦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资本,却在群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11-20 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仍选刘备”:历史抉择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选择刘备这一决策,常被后世反复探讨。有人质疑“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为何还选择当时实力最弱的刘备”,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忽略了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11-19 夷陵烽火中的权谋博弈:曹丕为何错失联合蜀汉灭吴的良机?公元221年,长江流域战云密布。蜀汉昭烈帝刘备亲率数万大军,以"为关羽复仇"为旗号,气势汹汹东进伐吴。这场被后世称为&...
关羽 刘备 2025-11-18 奇门遁甲难掩战略困局:诸葛亮兵败的深层逻辑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卧龙"之名横空出世,凭借《隆中对》的战略蓝图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他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草船借箭、借东风、空...
诸葛亮 刘备 2025-11-17 襄樊之战:战火纷飞下的刘备知情之谜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一场在荆州大地展开的襄樊之战,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三国局势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场战役不仅关乎曹魏、蜀汉、东吴三方的利益,...
刘备 2025-11-14 三国单挑场:谁能撼动张飞的“万人敌”地位?在三国武力值的天平上,张飞始终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砝码。从虎牢关前与吕布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到当阳桥头独退曹军百万雄师,这位“燕人张翼德”用丈八蛇矛在史书上刻下...
吕布 张飞 2025-11-13 邓方:蜀汉南疆的果敢守护者与夷夏交融的奠基人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西南边陲,邓方以轻财重义的品格与果敢决绝的军事才能,成为蜀汉政权镇守南中的关键人物。这位出身荆州南郡的将领,自刘备入蜀后便扎根益州,以庲降都督之...
刘备 2025-11-13 蜀汉军权图谱:从“五虎虚名”到实权铁三角的权力真相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五虎上将”的威名如雷贯耳,但若深入史实,会发现这一称号更多是刘备为平衡各方势力而设的“政治秀”。真正掌握军权、能独立调兵遣将的将领,仅...
刘备 2025-11-13 蜀汉储君的智囊团:刘禅太子时期的三位核心心腹解析在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中,储君的成长环境往往决定着王朝的未来走向。作为蜀汉开国之君刘备的嫡子,刘禅在太子时期便已构建起独特的权力网络,其核心班底由霍弋、费祎、董允...
刘备 刘禅 2025-11-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