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立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由于李世民长期以来忙于政事,忽略了对太子的教导,最终导致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废太子”!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于承乾殿,因此得名。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承乾被封为恆山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被封于中山。唐太宗即位以后,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当时只有八岁,史称其“性聪敏”,唐太宗很喜爱他,曾经试着让他处理政务,看来还处理得不错,后来唐太宗每次出巡,就令太子监国。李承乾长大以后,开始喜欢声色,慢游无度,害怕被唐太宗发现,不敢暴露自己的行迹,每次临朝的时候,必定要大谈孝道,回到自己的宫里以后,便于群小亵狎一处。
每次有大臣想要对太子进谏,太子必定已经猜到要说什么,于是便临危正坐,引咎自责,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大臣们来不及应答,都以为太子很是贤良。李承乾患有足疾,行走艰难,当时唐太宗逐渐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害怕有废立之事,李泰也自负其才,因此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遂各树朋党,开始了一场夺嫡大战。
当时李承乾宠幸一个十余岁的歌童,李世民得知以后大怒,把这个歌童杀死。李承乾在痛心之余,开始了一系列荒唐的表现。为这个歌童举办葬礼,让大家祭拜,太子亲为流涕,托有足疾数月不上朝,还让数百东宫侍从穿起胡人的衣服,跳起胡人的舞蹈,鼓角之声,东宫之外都听得到。
当时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等大臣对太子苦苦劝谏,太子并不采纳半句。李承乾甚至派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人去刺杀李泰,没有成功。后来李承乾与与汉王李元昌(唐高祖李渊子)、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企图起兵杀入西宫。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造反,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对纥干承基说:“我这里距离皇宫也就二十几步远,想造反比齐王还容易。”
正好当时纥干承基也与齐王有牵连,按律当斩,于是供出了李承乾准备谋反的事情。唐太宗把李承乾关起来,召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商议,最后决定把李承乾废为庶人,迁到黔州,那些叛党大多被杀,东宫的官员则量才录用,总算是宽宏大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承乾死于寓所,唐太宗为之废朝,以国公之礼安葬。

这一段公案,我看倒是与孙权、孙和、孙霸父子三人的历史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即兄弟相争,责任在于皇帝父亲,既然立了太子,就不要再宠爱另一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孙皇后生三子:长子李承乾,第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如果立嫡不立庶,那么太子就应该只在这三个皇子之间产生。李治岁数最小,而且性格软弱,本来是没有机会立为太子的。李承乾早早被封为太子,那么李世民就不要去宠爱李泰,让他产生非分之想。
史称贞观十五年,因李泰撰写《括地志》有功,李世民给李泰的赏赐,规格已经超过了太子,还差点让李泰住进武德殿,幸亏一些正直的大臣如褚遂良、魏徵等人及时上奏,避免了李世民的一些昏庸举措,但还是致使李泰潜有夺嫡之意,勾结大臣,与太子各树朋党。李承乾事发以后,李泰的一些阴谋也暴露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认为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太子这个位置就是可以通过阴谋诡计而得到的了,因此把李泰也关起来,立李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承乾在事败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身为太子,还有什么可图的事情?我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应付李泰,谋求自安。”
可见李承乾的作法,实际上是李泰所逼,再深层次地探讨,应该是李世民害了他。李世民后来也很后悔,史称其欲拔刀自刺,被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制止,最后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但这一段公案还没有完,吴王李恪也有希望被立为太子。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子,因第二子楚王李宽早死,如果按照年齿排序,李承乾之后就该轮到李恪。李恪本人也是文武全才,李世民常说他像自己。在已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又想改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密争之”。
因为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而李恪的母亲是杨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因此长孙无忌为了保住李治的皇位,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先是与李世民固争,后来在唐高宗时期借房遗爱谋反之事牵连到李恪,把他杀死。不料再后来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长孙无忌最后被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流放岭南,并逼迫自尽,虽说死得冤枉,可谁叫你先冤杀别人来着?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