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徐霞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自然最早的旅行还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这时候行业分工更加明确,商业也更为发达。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们创造了旅行的条件,也就是空间移动上更为方便。同时古代的旅游大多数并非以放松为目的,有时候是奉命旅游又或者是公差游。比如古代的天子巡游,统一江山的秦始皇,好高骛远的隋炀帝以及清朝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都曾有过相关的活动。其目的上除了游览江山美景之外,还包含着政治目的,了解民风民情,威慑天下等等。同样作为管理也有着公差旅行的现象,比如郑和下西洋、张骞出西域等等。这一类旅行则是有着主要目的,只是顺便旅行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着像是文人游览、宗教云游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旅行活动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像现在单独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在古代更多时候旅游不是主观性的行为,而是被动的选择。不过古人的享乐精神超乎现在人的理解,还是有很多寄情山水,穿梭在江山之中的文人骚客。接下来则是聊聊他们在旅行时,都需要做些什么。
古代人旅行要不要攻略呢?放在现在迷路和攻略不是难题,但古代就不同了,稍有不慎就容易遇到危险。山川的险峻以及天气的影响都能成为古人出行的影响因素,而这也就更不用说豺狼虎豹以及种种危险的伤害了。所以古人在出行前都需要做足准备,首先就是要挑选一个好日子,也就是黄道吉日。古代帝王出巡自然是没那么多担心,比如乾隆皇帝每一次下江南,都会有这军机处事无巨细的提前规划。那么作为单独个人来说,享受不了皇帝的待遇,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取出行日子的办法是皇历,在明代之后则是有了专门对出行而出的占卜书。确定了日子之后则是路线的安排以及事前的准备,在准备上需要的则是地图以及对山川的了解,还有需要准备的钱粮、药品等。这些在《山海经》中有所涉猎,虽然作为一本古代神话书籍,但其中还是涉及了很多地理、植物、动物、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等诸多知识,可谓是汪洋宏肆,有如海日。所以在古代这种科技不算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算得上是第一本旅游攻略,更是一本旅游的百科全书。
除了参考《山海经》之外,前人的经验也尤为重要,著名的徐霞客可以说是旅行爱好者们的鼻祖,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花费了三十年的时光,在没有任何人资助的情况下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并且将其中的山水名胜、奇观异景、民俗风情等等记录在册,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也是古人旅行参考的佳作。
交通工具的选择自然也是出行的重中之重,但是古代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而且游览多以山川为主,古代可不像现在有着盘山公路,过去除了陡峭的山峰和悬崖之外,没有任何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古人出行游览多靠一种原始方法,那就是步行。当然步行也可以是马来替代,但始终改变不了这种机动性更强的方式。除此之外则是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通道,采取坐船的方式。坐船的优势在于行走速度快,但是对生活的限制比较多,而且很危险。比如徐霞客就曾留下《湘江遇盗门记》;记录下了他乘船被劫的惨痛经历。
除了这两种之外则还有着牛车、马车等交通工具作为选择,但是这只限于大交通,也就是在官路上可以正常运行,但并不是每一个驿站都在景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步行显得更为方便。
好不容易解决了目的地和旅行的出行方式,这还是不能放心出行,古人旅行依靠步行居多,这也就导致一年半载是没办法回家的。所以寻常衣物必须准备,而且最重要的是药品等等。徐霞客在《湘江遇盗门记》中就提到了他所携带的旅行用品:
“又取余皮挂厢,中有家藏《晴山帖》六本,铁针、锡瓶、陈用卿壶,俱重物,盗入手不开,亟取袋中。破予大笥,取果饼俱投舡底,而曹能始《名胜志》三本、《云南志》四本及《徐霞客游记》合刻十本,俱焚讫。其艾舱诸物,亦多焚弃。”
徐霞客不幸遇到劫匪,而他的行李和携带物品也被翻了个遍,其中多是衣服、书信和干粮等等。这些都还好说,最艰难的是想要在山水间随便游走,也是一间难事。古代对于人口的流失非常看中,所以不会轻易允许人们离开故土。如明朝时期就是“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农业生产者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稍微走远一点都会被发现。而一旦是离开了超过百里的距离,则需要有官方发给的公文,也就是路引。如果没有路引作证,那么随便离开属于犯罪行为。
所以古人的旅行千磨百难,远非我们所想象的美好,同时在我们羡慕古代旅游不用买门票的时候,想想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而且古代的旅行也并非如我们现在这样纯粹,更多时候是一种发于理想的行为,徐霞客就曾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同样李白游览群山遍布四海,张骞出使西域等等也都是男儿志在四方的体现,故而说古人所游与今不同吧。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 万贵妃与客氏:明代后宫权势女性的双面镜像明代宫廷史上,万贞儿(万贵妃)与客印月(客氏)作为两位以乳母身份崛起的女性,均以非传统路径突破后宫等级秩序,成为影响皇权运作的关键人物。然而,二人的权势根基、政...
客氏 万贵妃 2025-09-16 鱼玄机与绿翘:主仆恩怨背后的晚唐社会镜像晚唐咸通九年(868年)夏,长安西郊咸宜观后院惊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道观婢女绿翘,凶手竟是女冠鱼玄机——这位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名动诗坛的女诗人,因...
鱼玄机 2025-09-16 内厂:明代皇权博弈下的昙花一现在明代复杂的政治生态中,特务机构始终是皇权与官僚集团角力的关键工具。当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的特务网络已无法满足统治需求时,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6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