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兴,即南平武信王,原名高季昌,字贻孙,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开国国君,在位共5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14年,被封为渤海王。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 926年,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929年,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号武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高季兴本名高季昌,自称东魏司徒高敖曹的后人,早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中和三年(883年),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李让因献出大量钱财,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为朱友让。后来,朱温在朱友让的家奴中发现了高季兴,见他面貌很不寻常,便命朱友让收他为养子。高季兴因此改姓为朱,成为朱温的亲信牙将,开始学习骑射功夫,并逐渐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迎还昭宗
天复元年(901年),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到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投靠李茂贞。天复二年(902年),朱温率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不出。由于日久不能破城,朱温打算退兵。高季兴劝道:“天下的豪杰们关注此事已经一年了,我们不应仓促撤兵,而且敌军和我们一样疲惫,城破就在旦夕之间。大王担心的只是敌方总是闭门不出,以消耗我们的给养和士气。这不难对付,我有办法可以将敌人引出来。”朱温采纳了他的主张,随即命他招募勇士。高季兴招募到勇士马景。
马景按照高季兴的计策,率几人到凤翔城下,对李茂贞道:“宣武军就要东撤啦!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李茂贞果然上当,开门追击。宣武军趁机攻入城内,马景却战死了。后来,李茂贞与朱温讲和,交出了唐昭宗。高季兴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司空、代理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并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
此后,高季兴随朱温攻破青州(今山东益都),改为主持宿州(今安徽宿州)事务,迁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并且恢复高姓。
节度荆南
天佑三年(906年),朱温攻破襄州(今湖北襄樊),荆襄节度使赵匡凝投奔淮南,其弟荆南留后赵匡明投奔西川。朱温遂任命高季兴为荆南兵马留后。荆州从唐僖宗以后,战火交集,市井城邑破败不全,高季兴招聚流离失散的人民,逃亡在外的人民回归故土恢复旧业,朱温嘉奖了高季兴,授予他符节和斧钺。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并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不久,朱温下诏削武贞军节度使雷彦恭官爵,命高季兴与楚王马殷出兵讨伐。高季兴命大将倪可福与楚将秦彦晖攻打朗州(今湖南常德)。908年(开平二年),秦彦晖攻破朗州,雷彦恭投奔淮南。不久,朱温又加高季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时的江陵城池残破,人口稀少,高季兴到后,招抚百姓,恢复生产。此外,高季兴任命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为谋士,势力逐渐壮大。
912年(乾化二年),朱温被儿子弑杀,后梁国势日益衰弱。高季兴先是出兵攻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宜昌),结果被蜀将王宗寿击败,随后以“助梁击晋”为名袭击襄州,又被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击败。从此,高季兴断绝给后梁的贡赋。
梁末帝当时忙于应付北方战事,无暇顾及荆南,便对他采取优容政策。915年(贞明元年),梁末帝封高季兴为渤海王,并赐衮冕剑佩。917年(贞明三年),高季兴恢复给后梁的贡赋。
入觐洛阳
923年(同光元年),晋王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高季昌得知后,为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之讳,将名字由“季昌”改为“季兴”,并在司空薰等人的劝说下打算入朝朝觐。梁震劝道:“大王不可入朝。梁朝与唐朝有二十年的世仇,大王是梁朝旧臣,手握强兵,占据重镇,如果亲自入朝,恐怕有去无回。”高季兴不听,亲自前往洛阳朝见。
高季兴入朝后,被任命为中书令。唐庄宗果然有意扣留高季兴,郭崇韬进谏道:“陛下得到天下,各地诸侯都只是派人进贡,只有高季兴亲自前来,您应该褒赏他以为表率。若是把他扣留,怎么能使天下诸侯归心呢?”唐庄宗于是命高季兴回江陵。高季兴急忙离去。
高季兴走后,唐庄宗又后悔了,密命襄州节度使刘训在中途将其截留。唐庄宗的密诏到达襄州时,高季兴早已连夜离开。到襄州,酒喝到酣畅时,对孔勍说:“这一趟有二错:我去朝拜是一错,他们放回我是二错。”
封王南平
高季兴返回江陵后,握着梁震的手道:“没听您的话,差点不能回来。”众人问朝中的形势,高季兴道:“新皇帝刚刚得到河南,便举掌对功臣道:‘我在手指头上夺得天下。’灭亡梁朝岂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皇帝如此骄傲,功臣无不寒心。而且荒于酒色,当不了多久了。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因此,高季兴在江陵修缮城池,储备粮食,招纳梁朝散兵,以备将来。
同光二年(924年),高季兴兼任尚书令,进封南平王。三年(925年),唐庄宗命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率兵伐蜀。高季兴请求率荆南兵马取夔州(今重庆奉节东)、忠州(今重庆忠县)和万州(今重庆万县)、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等地,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但是,高季兴并未出兵。
李继岌灭蜀后,命人押送财务乘船顺江而下,准备运往洛阳。同光四年(926年),兴教门之变,唐庄宗被杀。高季兴得知,便杀死使者,将货物截留。
晚年生活
唐明宗即位后,高季兴索要夔州、峡州为属郡。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要委派刺史。高季兴又表示已派子弟前去,要求朝廷不要委派刺史。唐明宗大怒,削除高季兴官爵。
天成二年(927年),唐明宗任命襄州刘训为招讨使,讨伐高季兴。不久,别将西方邺攻取夔州、忠州、万州。高季兴以荆州、归州、峡州三州之地向南吴称臣,被册封为秦王。
天成三年农历十二月(929年1月),高季兴因脚气病病故,终年七十一岁。长子高从诲继位后,上表向后唐请罪。930年(长兴元年),后唐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并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赐谥号武信。
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后梁灭亡有多惨:权力崩塌下的血色终章公元923年十月,汴州城头飘扬的后梁旗帜在寒风中骤然坠落。这座曾见证朱温篡唐称帝的繁华都城,此刻正被后唐铁骑的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末帝朱友贞在宫中绝望地拔剑自刎...
朱温 朱友贞 2025-07-15 朱温:乱世枭雄的霸业瓶颈与统一天下的历史遗憾在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浪潮中,朱温以黄巢降将的身份崛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控制唐廷,最终篡唐建梁,成为五代十国开端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位曾“四战皆克”、...
朱温 黄巢 2025-07-01 葛从周:乱世中的武勇与谋略——从降将到陈留郡王的传奇人生在中国五代十国的烽烟中,葛从周的名字如同一柄淬火寒刃,划破了唐末至后梁初年的混乱时空。这位从黄巢义军投奔朱温的降将,凭借战功跻身后梁开国名将之列,最终以陈留郡王...
朱温 黄巢 2025-06-30 裴枢:白马驿之祸中独存的士人脊梁唐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洛阳白马驿畔,朱温集团将裴枢、独孤损等三十余名唐室重臣押解至黄河岸边。随着刀光闪过,这些衣冠楚楚的士大夫尽数坠入滔滔河水,史称“白马...
朱温 2025-06-23 末世归途:唐朝灭亡后罗隐的吴越栖隐与精神突围当朱温在开封称帝的旌旗插满汴梁城头时,七十四岁的罗隐正在杭州钱塘江畔的幕府中校对盐铁账册。这位历经"十上不第"的晚唐才子,在...
朱温 2025-04-27 单雄信后裔的复仇之火:黄巢起义与唐朝覆灭的隐秘联结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个延续289年的大一统王朝轰然崩塌。历史教科书将唐朝灭亡归因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制度性危机,却鲜少提及单雄信后裔在黄巢起义中...
朱温 黄巢 2025-04-09 梁太祖朱温:后梁的建立者与复杂历史形象在中国五代十国这一历史纷争的时期,梁太祖朱温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成功建立了后梁王朝,成为了这一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一、早年经历与崛起之路朱温(85...
朱温 2025-03-11 朱温与赵匡胤:谁终结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灭亡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世纪晚期的开始。关于唐朝的终结,两位历史人物常被提及:朱温与赵匡胤。然而,他们与唐朝灭亡的关系并不相同。一、...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朱温 2025-02-21 梁太祖朱温:为何被誉为历史最流氓皇帝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以其复杂多变的性格和极具争议的行为,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他既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也因其背信弃义、残暴嗜杀、荒淫无度的行为...
朱温 2025-01-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