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明朝初期将领,他的父亲是曹国公李文忠,因为家世显赫而受到建文帝朱允炆的重用,在靖难之役中被任命为征讨燕王朱棣的主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景隆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景隆最终还是辜负了建文帝朱允炆对他的信任,李景隆在保卫都城南京兵败之后,没有选择誓死不降,反而选择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入都城之中。
那么在燕王朱棣进入都城南京后,李景隆的下场如何呢?是被燕王朱棣杀掉了呢?还是被燕王朱棣所重用了呢?
在正式回答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下李景隆较为显赫的家世。
李景隆的官场之路之所以如此的顺利,跟他显赫的家世有关,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跟明太祖朱元璋有着较为深厚的关系,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在早年间娶了朱元璋的姐姐为妻,朱元璋的姐姐为李贞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保儿,之后被朱元璋改名为朱文忠。
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在朱元璋落魄的时候,不仅不嫌弃朱元璋,反而还对朱元璋特别好,使得朱元璋与李贞一家感情较为深厚,不过好景不长,由于李贞一家所在的地方发生了特大的旱灾,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情况,特大旱灾没发生多长时间,又开始了瘟疫。
这两种灾难加在一起,导致李贞一家所在的地方,因此死去了不少的人,李贞的妻子在这两场灾难中的折磨之下去世了,李贞在安排完妻子的丧仪后,不光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财,还杀掉自己养了多年的牛和猪,给活下来的乡亲们吃,和活着的这些乡亲们相互慰藉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不过好景不长,李贞所在的地方,有战乱发生,为了避难,李贞带着儿子保儿去往当时的淮东地区避难,之后李贞因为听说自己的小舅子朱元璋在滁州发展的不错,因此选择去投奔朱元璋,当时的环境处于乱世,到处都在打仗,因此李贞带着儿子保儿投奔朱元璋的途中,并不是十分的顺利。
经过一个月的辗转,李贞带着儿子终于来到了朱元璋所在的地方,并且在之后成功的见到朱元璋,可能是因为投奔舅舅朱元璋的过程,实在是太过艰难,同时加上想去死去的母亲,使得保儿在后来见到舅舅朱元璋后,趴到舅舅朱元璋的怀中大哭。
朱元璋在看到侄子保儿哭的这样伤心之后,自然也是十分心疼的,之后更是将保儿养在身边,同时将保儿改名为朱文忠,不过后来被改为李文忠,朱元璋给侄子朱文忠请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教导他学习,侄子朱文忠自身本就聪慧,加上很多优秀老师的指导,使得朱文忠之后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后来李文忠跟着舅舅朱元璋四处征战,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并且屡获战功,朱元璋在后来建立大明之后,李文忠一直是以武将的身份在朝中的,朱元璋坐上皇位的后第二年,元朝政权依然存在,为了消除隐藏的威胁,朱元璋派大将军常遇春出征塞外,李文忠作为偏将军跟随大将常遇春出征塞外。
李文忠跟随常遇春一路打到了元朝陪都的上都,并且还赶走了元顺帝,不过没过多久常遇春就去世了,在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便派徐达接替了常遇春的大将军之职,李文忠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虏左副将军,李文忠与徐达各率一路兵马继续征战塞外,经过几个月的征战,最终彻底消除元朝的政权。
在此战大捷后,李文忠和徐达被召回都城南京,因为这个时候,明太祖朱元璋要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李文忠因为在之前对元朝政权的征战之中,所获的功劳最大,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和右柱国,以及曹国公一职,除此之外,明太祖朱元璋还赐予李文忠爵位世袭的资格。
李文忠在后来被派往各地征战,每一战都取得了胜利,之后更是跟韩国公李善长在一起商议国事,因为长期的征战导致李文忠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病倒了,在病榻一年后,最终因病情加重导致病逝,终年四十岁,李文忠病逝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李文忠写祭文,同时追封为岐阳王,另外赐予李文忠武靖的谥号,另外还将李文忠的牌位放到太庙中供后人祭祀。
因为父亲李文忠的原因,使得作为儿子的李景隆,在李文忠去世后,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不仅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还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太子太傅,一直持续了十年,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所以,李景隆除了与朱允炆是君臣关系以外,另外还有一层亲戚的关系。
李景隆得以能够经常与朱允炆见面,关系也就更近一步,后来更是成为了朱允炆的心腹,深得朱允炆的信任和重用,朱允炆继位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建文帝朱允炆先是拿一些比较好收拾的藩王开刀,先后削掉了五个藩王,在削完这五个藩王后,建文帝朱允炆开始对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下手。
燕王朱棣最初因为自己的儿子们被建文帝朱允炆扣留在都城南京之中,使得燕王朱棣不得不用装疯卖傻的方式,来消除建文帝朱允炆对她的戒心,经过燕王朱棣的一番努力之下,后来燕王朱棣在都城南京扣留的儿子们,被建文帝朱允炆送回。
在儿子们送回后没多久,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开始与燕王朱棣对战的将军是耿炳文,耿炳文与燕王朱棣的对战,最终与失败告终,在战败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听取大臣黄子澄的建议,改用李景隆为主帅,李景隆不仅不擅长谋略,更不擅长带兵,因此最终燕王朱棣的对战,毫无意外的失败了。
李景隆失败后,推荐他为主帅的大臣黄子澄,感到十分得羞愤,因此在后来在建文帝朱允炆多次建议诛杀李景隆,不过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听取黄子澄的建议,去诛杀李景隆,反而继续用李景隆作为主帅,李景隆之后与燕王朱棣多次的作战中,依然还是失败。
燕王朱棣乘着胜利之势,一鼓作气,很快就打到了渡过了长江,马上就要打到了都城南京,消息传到都城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为此忧惧不已,并在之后派李景隆前往燕王朱棣那里,进行议和,不过被燕王朱棣拒绝了,燕王朱棣很快打到了都城南京的城门金川门,李景隆见大势已去,于是决定打开城门向燕王朱棣投降,迎接燕王朱棣的大军入城。
都城南京就此落到了燕王朱棣的手中,之后没过多久,宫中起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就此失踪,史称金川门之变,在攻下都城南京的六个月后,朱棣登基,坐上皇帝的宝座,史称明成祖,李景隆因为迎接大军进入都城南京有功,被明成祖朱棣加封为太子太师。
朱棣登基以后,每当有军国大事商议的时候,明成祖朱棣总是让李景隆排在首位,这让其他有功的大臣,为此感到十分的气愤和不公平。不过好景不长,李景隆因为与弟弟密谋叛变的事情被人告发,李景隆不光是被明成祖朱棣夺去曹国公的爵位,之后朱棣更是将李景隆和他的弟弟的,加上所有家人,一起软禁,同时抄没了他们的家产。
经历此番重大变故的李景隆,在最初的时候,选择用绝食的方式来了结自己,不过最终并没有死,直到明成祖朱棣统治末期,才去世,因为史书上并没有交代他的出生和去世时间,因此他最终去世的年龄不详。
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姚广孝的三大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权谋与天命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 朱棣为何“杀”张玉?一场权谋与忠诚的双重变奏公元1401年冬,山东东昌城外尸横遍野。燕王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之际,58岁的老将张玉率亲兵撕开血路,救出主帅后却陷入敌阵,力竭而亡。这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