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可以说是有很多乱世时期的,著名的战国时期、三国时期都被称为乱世,而在三国之后还有一个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也是非常乱的,而且相比之下还要更乱一些。历史上也有很多很著名的以变态著称的皇帝都是出自这一时期,那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魏晋南北朝的乱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汉武帝外伐四夷、内用酷吏,关键是这个内用酷吏。打仗得花钱,但是花谁的钱,很重要。如果花穷人的钱,那肯定处处都是陈胜、吴广和李自成。如果花的是豪族大家的钱,那就简单一些,只要中央能够压制地方和豪族,酷吏就可以搞定。
汉武帝缺钱了怎么办?学秦始皇,把天下豪族迁到长安、迁到茂陵,说是不许这些人欺负小民,实际上就是在敲诈富人。富人有钱、朝廷缺钱,怎么办?动不动就搞个迁天下豪杰。如果还不够,那就重发货币、收财产税、搞盐铁专营。说是掠夺民间经济,但也得看掠夺的是哪伙人。
但是,汉武帝以后就不行了,汉朝皇帝再想迁徙豪族就真迁不动了。不仅皇帝迁不动豪族,而且豪族还要挟制皇帝。东汉就是一个皇帝与豪族共治的天下。灵桓之时,亲小人而远贤臣,小人就是太监、就是外戚,贤臣则是世家大族。
袁绍出身显赫,四世三公。从袁绍角度来看是:老袁家真牛!但是,从汉朝皇帝来看呢?我这个皇帝直接就让给你们家当得了,基本上你们几个豪族就把朝堂垄断了,我们老刘家可以退位了。所以,桓帝、灵帝时期,就得起用所谓的一帮小人,来压制豪族贤臣们。
但是,压不住。黄巾起义加董卓乱政,满天下就成了豪族的世界。东汉末年,天下是真得乱。但是,聚焦在地方,却一点儿都不乱,因为豪族能够维持地方秩序。然而,乱还是要乱的,因为有了力量的豪族与有了力量的地方,就要搞割据、就要搞战争。
汉末到魏晋三国这个阶段,看着是军阀战争,但军阀战争之下却是豪族恩怨。能称雄的,要么自己家就是豪族,要么得到了豪族的支持。
豪族太多,于是想当老大的就多、能当老大的就多,所以天下只能一直乱。
西晋实现了统一,但晋武帝仍旧面对豪族林立的局面。而且,西晋豪族比东汉豪族更厉害。看西晋君臣关系就能发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荆州“土豪”石崇,来到首都洛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外戚王恺抢洛阳首富的位置。然后,就有了石崇王恺比富。王恺可是外戚,不仅有钱而且还有皇家支持。但石崇根本就不鸟这些,一入洛阳就挑战外戚。晋武帝司马炎听说了,不仅不制止而且参与其中,拿出宫中宝物送给舅舅王恺,跟石崇比。结果呢?比不过,连皇帝都没豪族有钱。
没你有钱,但比你有权啊,皇帝可以收拾这些有钱的豪族啊。但是,东汉皇帝就已经收拾不动了,晋朝只能更没戏。一次晋武帝南郊祭天,就向身边的大臣求表扬,问自己像哪个历史上的皇帝。结果大臣刘毅直接来了一句,我看您像汉桓帝、汉灵帝。司马炎肯定不高兴,自己刚刚完成三国归一,哪能跟汉朝的昏君比啊?结果,刘毅接着又来了一句:汉桓帝、汉灵帝,卖官赚了钱,还知道往国库放;您司马炎,卖官赚了钱,都装自己腰包了,我看您连汉桓帝和汉灵帝还不如。然后呢?然后司马炎就是哈哈大笑,桓灵之时可容不下你这样的忠臣,看来我还是比他们强。
从中能够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皇帝是真没钱,朝廷就更别说了,肯定也没钱;另一个是皇帝是真没权,根本就管不住手下的这些豪族大臣,朝廷也是这样,根本控不住地方。
东汉的时候,匈奴是被彻底打残了,而且打得叫爸爸,我们大匈奴不仅臣服而且集体投降。于是,东汉以后,就一直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处理这伙数量庞大的胡人移民。但是,根本就没人花心思去处理,因为豪族们一直在搞政治、搞战争。豪族不管,那朝廷还不管吗?你就看司马炎被人怼成那副德行了,他还能管得住谁,朝廷还能管得了谁。
管不住也得管,不能司马家再被篡权。于是,那就管,去天下郡县府兵、大封司马王,目的当然是压制豪族。西晋就是这么管的,结果呢?管出了八王之乱,乱战的八王找不到兵,顺手就把内迁的胡人给武装起来了,然后就是举国内战,再然后就是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只是问题集中爆发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就是汉人与胡人的关系怎么处理。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实现胡汉融和。但是,这个问题没人管,因为士族精英和司马王爷们一直搞内斗。然后,这个问题就在八王之乱的过程中集中爆发了。
然后,就只能是天下大乱。乱到什么时候?胡汉融和的问题不解决,这个乱局就不可能结束。
汉人拿不出解决方案,那就只能让胡人提出解决方案。胡人的方案非常简单粗暴。匈奴的前赵和后赵,拿出的方案就是胡人国士、汉人奴婢,胡人欺负汉人。
但是,这个方案不行,因为汉人不仅人多力量大,而且也不允许你们这么欺负。冉闵屠胡令,就终极了这个方案,还顺带手把羯胡给灭了。
氐羌,主要是氐人皇帝苻坚,拿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彻底的四海一家、胡汉平等,大家谁也不欺负谁,一起开创新世界。但是,淝水之战后,部族存在模式的其他诸胡,立即搞起了分裂。
鲜卑,主要是拓跋鲜卑,胡人欺负汉人不行、胡人汉人大团结还不行,那就胡人向汉人学习,我们搞彻底的汉化。汉人高兴了,洛阳权贵也高兴了,但是北方的军事权贵不高兴了,于是六镇起义,北魏终结。
这是北方,胡人一直在搞实验。那么南方呢?南方一直在搞内斗,北方是胡汉融和最主要,南方是豪族问题最主要。豪族与皇室之间怎么相处、豪族与豪族之间怎么相处、地方与中央之间怎么相处?这些问题不解决,南朝不要说北伐,就是稳定下来都不行。南朝搞出了结果吗?南朝一直在搞八王之乱,只不过没有胡人掺和,规模和烈度比较小。所以,南朝就一直自己折腾自己。
北魏分裂成为东西两魏,然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北魏汉化失败,那就集体开倒车。胡人以汉为师,肯定是不行了。那就回到原点,继续搞胡人欺负汉人,胡人就是国士、汉人就是奴婢;胡人国士去打仗、汉人奴婢勤稼穑。
东魏的老大高欢,虽然是个汉人,还是渤海望族,但他就这么玩,而且玩得特别彻底。而西魏的宇文泰却没法玩得太彻底。为什么?因为西魏守在一个又穷有小的关中,要钱没钱、要地没地、要人没人,不能实现内部高度整合,肯定会被东魏灭国。东魏占据了除关中以外的大半个北方,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钱有钱。所以正常发展的话,东魏灭西魏是迟早的事情。
西魏宇文泰表面搞胡化,让汉人都改胡姓,提高胡人待遇;但实际却搞起了融和,通过关陇贵族的内部通婚,实现了统治阶层的胡汉融和;通过府兵制打破了胡汉的界限,胡人和汉人都编成府兵一起上战场。上层搞关陇通婚实现融和,下层搞府兵袍泽实现融和。还有继承均田制、解放奴婢运动,通过这些手段,关中地区实现了空前团结,力量也就增强了。
关键是西魏拿出了解决胡汉矛盾的方案,获得了胡人和汉人的共同支持。那么统一这件大事,就只能由西魏、北周以及大隋来完成了。
南朝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转折点应该是侯景之乱。侯景之乱前,南朝在西边控制了四川,在东边推进到淮河,在中间扼守着荆襄。侯景之乱后,南朝在东边直接推到了长江以南,四川和荆襄基本就全丢了。
南朝为什么混得这么惨?没有能打的士兵、没有能打的将军,这只是表象原因。真正的原因就两个,一个是南朝经济实力干不过北方,因为开发晚;另一个是最根本的,南朝的豪族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一群拥有各自利益而且实力超强的地方豪族,根本就不听中央的。所以,北方即便有可乘之机,南朝也没法向北方输送暴力,因为自己还搞不定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刘裕北伐打到了关中,陈庆之七千白袍兵打到了洛阳。但是,即便输送了暴力,也无法输送秩序。要向北方输送秩序,必须解决胡汉融和的问题,南朝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就输送不了秩序,问鼎北方肯定没希望。
北周灭了北齐、大隋灭了陈朝,然后天下一统。这个一统的天下,就没问题了吗?当然有。
从以上这些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魏晋南北朝之所以乱,是因为两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个是豪族问题,一个是胡汉问题。东魏宇文泰,解决了胡汉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豪族问题。而且,在豪族问题之上,他又制造了另一伙豪族,也就是关陇军事贵族。在关中这个地方,关陇军事贵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北周和大隋把统治范围扩展到整个天下,问题马上就出来了。那就是豪族问题怎么解决?豪族问题还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央地关系的问题、权力分配的问题、官僚队伍的问题。但是,南北朝的乱世总算结束了,至于剩下的豪族问题,就只能交给隋唐帝国了,但它们也没有彻底解决。
在五胡十六国的血雨腥风中,慕容鲜卑以"四杰"之名横扫中原,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四兄弟用铁血与权谋书写了家族传奇。他...
慕容垂 2025-08-21 北府兵的创立者:谢玄与东晋军事格局的转折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北府兵是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精锐部队。它诞生于东晋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江淮流民为核心力量,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溃前秦大军,成为扭转南北局势的...
谢玄 2025-07-31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皇权阴影下的血缘羁绊:高百年与高长恭的叔侄悲歌在北齐这个以"禽兽王朝"著称的动荡时代,高百年与高长恭两位皇族成员的命运轨迹,犹如两把利刃划破历史的夜空,既交织着血浓于水的...
高长恭 2025-07-10 蠕蠕公主与兰陵王:历史迷雾中的身份之谜在北朝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蠕蠕公主生下兰陵王”的传说如同一缕飘渺的烟霭,在民间口耳相传。然而,拨开史籍的重重迷雾,这段看似传奇的母子情缘,实则是历史叙事与文...
兰陵王妃子 2025-07-02 高欢与兰陵王:权力传承中的祖孙情与北齐政治悲剧在中国南北朝的乱世中,北齐王朝的兴衰史如同一部血腥与辉煌交织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高欢与兰陵王高长恭的祖孙关系,既是权力传承的纽带,也是政治悲剧的缩影。从渤海高...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6-30 谢玄:淝水烽烟中的北府统帅与战略革新者“谢家子弟,芝兰玉树”——这句东晋民谣中的“谢家”,既指陈郡谢氏的门第荣耀,更暗含对谢玄等家族精英的期许。在淝水之战的硝烟中,这位统帅八万北府兵击溃八十七万前秦...
谢玄 2025-06-25 参合陂之战读音考辨:历史地名与语言演变的双重密码在十六国时期的北疆战史上,参合陂之战是一场改写历史进程的关键战役。这场后燕与北魏之间的决战,不仅以慕容垂、拓跋珪两代枭雄的巅峰对决载入史册,更因“参合陂”这一地...
慕容垂 2025-06-17 周邦彦十首名诗:大晟词人的古典美学巅峰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河中,周邦彦以其“富艳精工”的词风独树一帜。这位大晟府提举官不仅精于音律,更以“词中老杜”之誉,将慢词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一、《兰陵王·柳》:长...
兰陵王妃子 2025-06-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