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朝末年,群雄纷起,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战败,汉主刘邦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朝代:大汉王朝。截至目前,汉朝可以说,是一个由华夏民族建立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悍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朝代,汉朝和后来的唐朝并称为“雄汉盛唐”,同时汉唐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辉煌历史朝代,因此我打算把汉朝单独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讨论。
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由高祖刘邦建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后经外戚王莽篡位,改国号为大新,短暂15年之后,刘氏子孙刘秀光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因此汉朝又有“两汉”之说法。同时,汉朝也是继秦朝之后非常强盛的一个大一统帝国。

汉朝时,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感几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朝时期,文人猛将说出的那些振聋发聩的语言,至今听来,仍使人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傅介子有言:“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陈汤更是发出了中国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某天,刘秀从奏章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这话的人正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彪。
两汉统治中国四百多年,无论从哪个领域,中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几尽达到了最高值。
历经几代明主的推恩令,政治上,两汉时期更加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控制,在经济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苏,盐铁专卖,开始系统性规范的铸造五铢钱,因此汉朝政府掌握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力量。
尔后,目不窥园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汉武帝大力推行,并兼融改革,形成了掺杂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的思想系统,是所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以霸王道杂之”,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种非常大胆的、甚至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潮流,对改革的推行,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尔后,元、成二帝名正言顺的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此这般,则更加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同时也侧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儒术之尊,则逐渐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以及主流。

大汉的骨子里一直暗藏着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自信,甚至到了五胡乱华的末期,大汉的人民还一直保持着汉族的民族优越感。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缓慢上升。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直至汉武帝时代,大汉王朝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王朝。国富民强,加上汉武帝开疆裂土的决心,汉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用兵。
汉将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婿,最远到达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大部分被迫西迁,正是这部分西迁的残余势力,在顿河流域立足,最后在匈牙利平原地区建立了匈奴帝国,在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带领下,兵锋锐利,攻打罗马,这也是罗马帝国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汉王朝军事实力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降服了中亚大国大宛,以及现在新疆地区的许多星罗小国,西域臣服,自此汉朝疆域“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可谓幅员极其辽阔。
公元25年,刘秀光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是中国历史最为和善的君王,他励精图治,使汉朝的国力再次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经济也是高度发达,文化统一,史称“光武中兴”。
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雄强的两大帝国。其疆域鼎盛之时,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鉴于汉朝的强大,华夏民族也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王朝为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国家开始了史称“三国”的大乱战军阀时代,彼时的东汉王朝业已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正式灭亡。
两汉灭亡,各有各因,西汉皇家绝嗣是个重要原因,但是两汉外戚势力实在是太过强悍,最终导致了皇家权力的坍塌,此般因素则成了最主要的缘由。
1,汉朝重用外戚,政局混乱。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大小山头林立,彼此之间互相争斗,无休止攫取权力与财富。
2,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在后期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在政治上争夺权利,结党营私。
3,汉朝娃娃皇帝数量众多,不是哀帝就是殇帝,承接不畅,青黄不接,而且基本上都属于早夭。娃娃皇帝完全没有执政能力,大权旁落,必然要依附于外戚。
4,地主经济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人口失去耕地,朝廷赋税无法从地主手中获得,只有向平民不断索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无法生存,纷纷揭竿而起,予以反抗。
5,黄巾起义的出现,则直接敲响了汉帝国走向灭亡的早钟。

汉朝是个很大的话题,因此单做一章而论。强盛如汉,最后却走上灭亡,不觉让人扼腕而叹。汉朝的强悍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汉以强灭。
汉朝灭亡之后,外族没有能力从汉帝国这里获取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这是汉朝一直用强盛的国力,对外族始终碾压才做到的,也是汉帝国的热血、以及强悍军事能力铸就的赫赫威名而做到的。
从古至今,只有这样一个从头到尾都算强悍的王朝。
在尔后的岁月里,所有王朝都朝着汉朝的方向发展,直到现在,仍然无人望其项背!
时至如今,绝世猛人陈汤的那句千古豪言仍然激荡耳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至今读来,依旧使人荡气回肠!
远去差不多两千年的汉王朝,始终是每个汉民族人的骄傲。每个汉民族的人,都应该以身上背负的这颗“汉”字而感到自豪。让我们一起努力,早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现大汉雄风。
在北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吕蒙正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宽厚正直的品格,成为一代名相。他不仅三次登上相位,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更以“不记人过”的豁达胸怀,...
吕蒙 2025-11-24 神医安道全:医术高明的当世华佗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有一位医术超凡的人物,他便是绰号“神医”、位列梁山第五十六位好汉的地灵星安道全。他以精湛的医术,在梁山好汉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
华佗 2025-11-21 汉文帝二十三年:以无为之治铸就汉朝经济基石公元前180年,长安城未央宫的青铜灯盏彻夜未明。37岁的代王刘恒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一个财政赤字高达七成、人口锐减至千余万的残破帝国。这位以&q...
刘恒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薄姬:从私生女到太后的逆袭传奇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薄姬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段从私生女到太后的传奇人生。她的故事,充满了命运的起伏与转折,见证了逆境中崛起的力量。私生女...
薄姬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薄皇后被废之谜:无子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情感疏离在汉景帝刘启的后宫中,薄皇后作为第一任皇后,最终却落得被废的结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这一事件背后,既有复杂的政治因素,也与汉景帝对她的情感态度息...
刘启 启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