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名将,比方说有孙武、吴起等等。然后《千字文》里的四大名将起翦颇牧,还有乐毅、赵奢、田单等等。这些人都是在《史记》中有记载的人物,所以知名度相对比较高一点,不过还有一个名将,司马迁并没有给他立传,而后世的人们也很少听说,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说的战国中期齐国优秀军事将领匡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匡章
匡章早年师从孟子,在齐威王时代晚期被任命为将。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家综合实力跟开挂一样看着往上飙。在秦惠文王时,秦国就曾借道韩魏,向最东方的齐国发动过一次攻击,当时齐威王任命匡章为将,匡章就在此时初露锋芒。
这场战斗匡章安排了部分齐军更换旗帜,混在秦军当中,等待时机配合齐军主力。果然,在战斗打响的时候,秦军被混进来的卧底以及齐军主力内外夹击。一旦打仗的时候军心动摇,那么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惠文王得知秦军战败,只得排除使臣到秦国谢罪,自称“西藩之臣”希望齐王不要计较了。这场战斗是秦国自变法以来吃到的第一场败仗。
桑丘之战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动乱,我们称为“子之之乱”,这场动乱燕国差点亡国。对于齐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匡章带领10万齐军从渤海出发侵入燕国。当时燕国人民都痛恨子之谋朝篡位,齐军来了,燕国百姓都打开城门迎接齐军,五十多天的时间就占领了燕国都城。
齐军攻下燕国都城
不过在占领燕国都城之后,匡章没有约束好自己的士兵,士兵们欺凌老百姓,燕国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齐军。加上列强的干涉,匡章站不住脚,只得带兵回齐国。
齐宣王十九年,匡章率领齐军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双方在垂沙激战,最后楚军大败。这一战楚国被斩首两万人,将领唐昧战死,丢掉了大片领土。楚国被迫把太子当做人质送到齐国求和。自此楚国国力逐渐衰弱,以致于后来白起打楚国顺风顺水,跟这次垂沙之败也有点关系。匡章的军事才能也在这里绽放开来。
垂沙之战
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出使秦国却遭到秦王扣押。孟尝君门下食客装狗钻进宫里偷了狐白裘献给昭王爱妾,让其说情释放了孟尝君。待孟尝君一些人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后悔了,派人追捕。另一名食客装鸡叫引起众鸡共鸣,骗开了城门,这就是鸡鸣狗盗这个典故的由来。回到齐国的孟尝君联合韩魏向秦国发起进攻。而这次齐韩魏三国联军的总指挥就是匡章。
匡章苦战三年终于攻破函谷关,函谷关一旦被破,秦国的门户就大开了,齐军只要踏入渭河平原,那就是一马平川,秦军毫无险要可守。如果此时三国联军一鼓作气打进关中,秦国就此灭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关中与关东
不过这个时候纵横家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方面昭襄王提出割地求和,另一方面安排说客在三国之间游走,陈诉厉害关系。加上齐闵王担心孟尝君功高盖主,就同意了求和的请求。这一站算是把秦国彻底打回了关中。商鞅变法过年的成果毁于此役,这也是秦昭襄王一生最大的耻辱。
匡章攻破函谷关
这一战算是匡章的巅峰了,从此以后六国再也无人能够攻破函谷关。不过有一个点值得思考,匡章在前296年攻破函谷关,当时秦国名将白起却不知道在哪里。按照《史记》记载,昭王十三年也就是前294年,白起当上左庶长,攻打韩国。这与匡章攻破函谷关仅仅相隔两年,时间如此接近,可以看出匡章攻打函谷关的时候,白起至少是个将军吧。总不能两年内从个平民升到左庶长吧?但是当时为什么白起没有去和匡章对抗呢?大家可以留言讨论下。
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宗室血脉探寻秦朝末年,秦三世子婴以46天的统治成为帝国崩塌前的最后见证者。然而,这位在历史转折点上登场的秦王,其身世却如蒙尘古卷般模糊不清。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
司马迁 2025-08-08 张耳与陈余:刎颈之交为何反目?责任归属的深层剖析秦末乱世中,张耳与陈余的友情曾如烈火般炽热。二人同为魏国名士,逃亡途中以“刎颈之交”立誓,共历陈胜吴广起义、拥立赵王武臣、巨鹿被围等生死考验。然而,这段被司马迁...
司马迁 2025-07-08 五大刺客谁成功了?历史深处的刺杀真相与精神博弈在中国刺客文化谱系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专诸、要离、聂政、豫让、荆轲五人,犹如五把淬毒的匕首,刺破历史帷幕,留下永恒的道德拷问。若以“刺杀目标是否死...
司马迁 2025-07-02 柏举之战:春秋军事变革的巅峰实践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地,吴楚两国三十万大军的对峙,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集中体现了孙武“兵诈”思...
孙武 2025-06-19 子婴为什么不是秦三世:秦朝末年的帝位谜题公元前207年,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后,秦王子婴在位仅46天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这位末代秦君的身份与称谓,在《史记》中却留下耐人寻味的记载:司马迁在《秦始皇本...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06-18 兵圣与谋臣:孙武与伍子胥的时空对决与历史定位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上,孙武与伍子胥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吴国崛起的征程。一位是隐居罗浮山的“兵学至圣”,一位是背负血海深仇的“谋臣典范”,两人的命...
孙武 2025-06-05 先轸与孙武:春秋军事巨擘的巅峰对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连天,无数军事家和将领在这片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先轸与孙武作为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备受后世赞...
孙武 2025-05-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