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来打朱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建文帝朱允炆,和这话压根就和他不搭,所以这老话也有走水的时候。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朱允炆的爹还是好汉?” 您要是不了解明朝的历史,这也没啥,毕竟朱允炆的老爹是朱标,压根就没有活到登基的时候,可以理解。 那咱先说说朱标,给这问题打个底。
咋说呢?朱标算是朱元璋老朱铁打的接班人。打出生开始,就被朱元璋看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您也别有疑问,朱元璋他就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人,嫡长子继承制,打一开始就在他心窝里头生根发芽了。
朱标的老妈是谁呀?大脚马皇后。这可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大老婆,多少年同甘共苦,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俩人算是焊到一块的存在,这辈子都不打算分开。 朱标那可是马皇后的头一个儿子,你说就这份关系,老朱能不看重吗?看重朱标的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因,他就是老朱的嫡长子,就没有第二个原因,就这么单纯!
老朱对马皇后的感情这真没得挑。 咱别的不说,当年马皇后死的时候,老朱哭天抹泪的,伤心透了。不仅老朱伤心,整个朝堂上下文武百官也伤心,这家伙这世界上就少了一根能够给老朱提醒的棍子了。
文武百官有的罪受了,马皇后还活着的时候,马皇后说的话,老朱还是能听进去的,至于别人的话,别想了。 老朱那是属牛的,脾气一上来,除了马皇后的话听上一听,其他人管你是谁。
而马皇后死了之后,朱标为了给自己找一块护身的东西,天天的把马皇后的画像藏到身边,就是怕老朱哪天不对劲了,要找他麻烦,伸手还有一个杀手锏不是? 后来就用上了,老朱和朱标闹意见了,老朱追着朱标满宫殿里头跑,朱标顺手把画丢出去,老朱捧着画,一瞅是老婆,当时就哭了,打不下去了。
当然说这段不是说老朱和朱标之间有啥问题,毕竟人家第二天,爷俩改干嘛干嘛,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 所以说着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伙马皇后和老朱的关系,那是相当的牢固。
老朱和朱标的关系也是因为马皇后,所以那是相当的硬。 咱说的夸大一点话,老朱要是蹲在龙椅宝座上,听到小太监喊:“报!太子朱标反了!” 估计老朱一家伙就蹦起来:“好小子,胆肥了啊!有你老子当年的风范!来人把宫殿的大门都打开,让这小子进来,老朱要做太上皇去了!”
临了,还能给你开心的大笑两声。 对,老朱对朱标就是这么放心,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没有比这爷俩铁的了。 说真心话,朱标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掌握着半个大明王朝。很多事都是朱标处理完了,就成了,大事要事这才会送到朱元璋眼跟前过目的。
朱标打小就被老朱培养起来,很多东西都是亲手教的。 其他儿子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待遇。 就朱标那太子班底都是朱元璋亲手打造出来的。 说真心话,如果朱标不死,朱棣压根就不会有造反的心思。就那所谓的黑衣宰相,他要是敢鼓动朱棣去造反,估计这黑衣宰相头一个就被朱棣给押解到了朱标眼跟前。
就算是朱棣造反了,这都不用报到朱标的眼跟前,他的那帮子兄弟就给处理了,等到朱标知道的时候,指不定朱棣这人就被送到了朱标的眼跟前听后发落了。 所以朱标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太子,可惜啊,老子是个英雄,可儿子却走样了,咋就冒出个朱允炆来。
这位虽然当了皇帝,可是活活的把自己个坑死了。 好了,接下来咱就聊一聊朱允炆和朱棣的事。
说真格的,当老朱接到朱标死了的消息,人瞬间就老了。 毕竟大好河山,老朱都准备交接班了,接班人死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当然不好受了。而且对这接班人,老朱那辛苦下多了,可比其他儿子要强上好多的。
可不管咋样,人都走了,你得想一下,下一个接班人是谁才成。 那么很多大臣都建议,从老朱的儿子堆里再挑一个。如果这么挑的话,朱棣那是最有可能上榜的。 一个是年龄,再有一个就是资历,别的不说徐达不仅是朱棣的老师,还是他的老丈人。实战经验也是有的,这经验可不是说啥虚的,那可是实打实打出了胜利经验。
再说那会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天下可不怎么太平的。 最终老朱对于他这些儿子一个都没有瞧的上,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了太子。 老朱这么选,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他心目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不能乱,一旦乱了的话,那么就会让以后的子孙,对皇位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结果可就不用说了。
所以老朱就选了朱允炆做为自己的接班人。 也正因为这一点,老朱就要对自己的功臣下手了,毕竟朱允炆太年轻了,他可镇不住那些个悍将。 于是大家伙就看到了老朱大开杀戒的事,这其实就是为了朱允炆上位做准备。
咋说呢?老朱死的时候,就询问过朱允炆会怎么样对待他这些个叔叔。 两人对话当中,其实可以看出来,削藩这事老朱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藩王这东西就是为了稳定局势的一个权宜之计。
只是对于怎么削有讨论而已,总体来说朱允炆要稳,让他把屁股做稳当了,然后再下手,下手的过程中要以劝为主,在劝的过程中,如果这手段不行,最后再行雷霆之势。 老朱表示很满意。
那么对于这件事,大家伙细细嚼咕去,其实就能感觉到老朱留给朱允炆的那点底子,足够将这些个炸翅的家伙给掀翻在地了。 但你架不住朱允炆不讲武德,不按照套路出牌,老朱一死,他直接就来削藩了,连给自己做稳当的机会都不留。
这也就算了,把矛盾激化之后,他还想做个老好人。 当朱棣气势汹汹的要造反,他朱允炆要去讨伐,你到是给大家伙鼓励鼓励他也成啊!
结果呢?这士气上来,大家伙要出发了,他来了一句,切不可伤害俺叔叔。
就这一句话,直接就给朱棣套了一个无敌光环。
您要是翻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朱棣好几次被朱允炆的大军给围在了当中间,那家伙周围不是长枪就是火枪。
这要是按照一般套路,这阵势不受伤都不可能的。但结果却是,朱棣每次都能逃出生天,而冲进去救他的人,一个比一个死的残。
您自己个琢磨琢磨这个味道?
朱允炆的手下还是不敢下手呗,这就束缚住了将士们的手脚。
毕竟他这句话,相当于告诉大家伙,这就是他们叔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当事情完成之后,人家还是亲戚。
你看这要是在战斗中朱棣受伤了,回头朱允炆要给个说法,这就不好了。
这朱允炆就相当于,把这要埋了自己的大坑给挖好了。
说真格的,这都动刀动枪了,就是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他还在这里讲仁慈,要给自己留个美名扬啊!
但凡明白的君主都知道,这关键时刻,可不会分这个,除非等到最后的结果出来,再讲这个也不迟,他朱允炆就不懂的这个。
后来的操作就更加的离谱了,重用那个李景隆,这玩意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草包,坑人无敌的存在。
就搁他的手上,朱允炆好多军队都被他给坑了,坑完了,顺道还壮大了朱棣的队伍。 这么个坑货,朱允炆居然一点罪过都没有给他,还好好的伺候着。 可李景隆这么个坑货,到了最后,朱棣打到南京城了,你要是好好守着,凭借南京城的城墙高度和厚实程度,撑上一撑,各路勤王护驾的部队转眼就到。
就这么个李景隆,一瞅朱棣打到眼跟前了,一家伙就跪了,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新皇帝入城,这就给自己换了一个主子,那着急忙慌的程度,比兔子来的精明。 你看,李景隆后脑壳的反骨,都长成小山包了,咱这朱允炆居然没看出来。
大家伙要惩罚他,那朱允炆面沉似水的,一力保护,就要留这么祸害,最后再结结实实的坑自己一把,也没谁了。 当然,历来叛徒就没啥好结果的,朱棣也不信这么个软骨头外加卖主求荣的货,最后被一大堆大臣,一弹弹,二弹弹就给弹到了削爵圈禁。 说真格的这么个家伙,也真能活,从永乐二年被弹接着圈禁,一直到了永乐末年才死的。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题主的事。 咋说呢?其实朱棣面对朱允炆的大军压境,他真的没有多大赢的胜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快拉倒吧,朱允炆失败了好几次啊!”
是啊!没有毛病,但你别忘了,朱允炆是用全国的力量压朱棣的。 而最后一战朱棣都绝望了,山穷水尽了,可他接到了一份密报,说朱允炆的南京城兵力空虚,可以趁着这个计划直捣黄龙。
这密报是朱允炆身边的太监给送过去的。 所以朱棣是抱着最后的希望,绕过了很多关卡,直扑南京的。 说道这里,咱就不得不说一声,老朱为嘛让朱允炆把屁股坐稳当了再削藩,原因就在这里,你坐稳当了,能出这事?
你就靠着几个儒生就能干了大事?削藩可不是骨气和几句话就能做好的,这得需要实力。 而天子的实力是天生的,但天生也得先行消化好了,才能为我所用的。
朱允炆就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开局直接就干,还到处给自己挖坑。 之所以挖坑成功,还不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你别和小编说是老朱把悍将杀了造成的。就朱允炆那小身子骨?把这些个悍将留下来,他能压的住?一个朱棣就让他手忙脚乱了,再加上这些个悍将,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大明王朝很可能就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从最后的描述中,您其实也能感觉到,朱允炆差不多动用了自己身边所有的军队,他也想一举拿下。
但因为他自己一系列的骚操作,把自己给玩死了。
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 朱棣为何“杀”张玉?一场权谋与忠诚的双重变奏公元1401年冬,山东东昌城外尸横遍野。燕王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之际,58岁的老将张玉率亲兵撕开血路,救出主帅后却陷入敌阵,力竭而亡。这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朱棣杀解缙:帝王权谋下的必然选择与隐秘心绪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诏狱中,解缙被纪纲用烈酒灌醉后埋入雪堆。当朱棣在囚籍名单上瞥见“解缙”二字时,那句看似随意的“缙犹在耶”,成为压垮这位大明才子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解缙 2025-07-18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帖木儿与朱棣对决:历史假设下的军事与战略博弈若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两大军事强人——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置于同一战场,这场跨越时空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个人武勇,更涉及战略体系、后勤保障与文...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5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盛庸:以弱胜强的战术大师,为何难挽靖难败局?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一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内战中,一个名字如彗星般划过战场——盛庸。他以布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7-01 沐英不死,朱棣敢反吗?—— 滇南柱石与燕王野望的时空对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滇池畔的沐王府传来噩耗,开国名将沐英因太子朱标去世哀痛成疾,卒于任上。这位统领云南三十万大军、坐镇西南边陲的“黔宁王”,其离世不仅改...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标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