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死上官婉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前言
唐隆政变中,李隆基铲除弄权的韦后一党,同时也终结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一千三百多年后,陕西咸阳洪渎塬挖出上官婉儿墓,历史与现实直接产生关联。而细细品读墓志之后,我们会发现有诸多令人震惊的秘密藏于其中。
始遇贵人
婉儿,系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之孙女,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了废武皇后的诏书,与婉儿之父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
当时,婉儿刚出生不久,只得随母亲发配至掖庭为婢。其间,凭借天性的聪慧,婉儿熟读四书五经,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眀达吏事。
公元677年,受到武则天的召见与赏识。之后武则天免去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诰命,实为武则天之女秘,自此进入政治权力的核心。
华美绽放
公元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五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并还位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而武则天也于同年的十一月病逝。
继位后的李显昏庸无能,极需借重婉儿的政治才干,遂封婉儿为九嫔之一的昭容,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其权势日盛,实不为过。
因此前,婉儿在武则天手下入职,受武则天强权之束缚。而如今女皇时代已经烟消云散,婉儿可以大施拳脚,政治地位显然达到了巅峰。
曲意逢迎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暴亡,韦皇后意欲独揽大权。但是,上官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全局,因为李唐皇族之势依然相当强大,此前李重俊的政变已给了她足够的警示。
于是为稳定局面,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起草了一份遗诏。其一: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其二:韦后为太后摄政;其三:相王李旦辅政。
前两条是韦后的授意,而关键的第三条实际上是让李唐宗室牵制韦后的力量。然而韦后野心膨胀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及皇宫禁军等安排了自己的党羽。
这无疑令李唐皇室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太平公主遂与临淄王李隆基合谋决定先下手为强。
凄艳凋零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日的深夜,长安城内正上演一场惊天巨变:李隆基引兵杀入皇宫,声称韦后毒死先帝危及社稷,遂诛杀了韦后一党。
而在喊杀声中,婉儿临危不乱,拿出之前拟定的遗诏给大将刘幽求,表明自己的立场,希望刘幽求替自己向李隆基辩解求情,网开一面。
这份遗诏,便是她和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说明她们二人是盟友,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是这次政变的主要发起者,更何况诏书上还写有让李隆基之父李旦参政的内容。
这足以说明婉儿依附李唐宗室的态度,然而李隆基还是将婉儿斩于旗下,其原因值得深思。
墓志之谜
2013年,上官婉儿墓被发现,但墓葬损毁严重。由于没有发现盗洞,似乎并不是盗墓贼所为而是官方有意毁坏,此人是谁?什么目的?
究其根源,或许可以从墓志文中找到答案。
墓志正文共982字,简要叙述了婉儿的籍贯世系、生平功绩等。而对于她的死因,只一言以概之:遽冒括锋,亡身于仓卒之际。
且志文还说了,婉儿墓是唐睿宗李旦下旨修建的。但是接下来,撰文者毫不掩饰太平公主痛惜婉儿之死的情感,显然是特意交代: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据此,历史学家们认为婉儿的礼葬完全是出于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的结果,而事实上葬礼的资助者也正是这位当时说一不二的大唐公主。那么,太平公主为何要这么做?有什么深意?
杀人动机
婉儿十三岁被武则天擢为才人,之后一直在女皇身边做秘书。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则天最心爱的女儿,因此婉儿与太平公主频繁接触且关系甚密,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政见并相互利用。
对此,李隆基也知悉。虽然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起对付了韦后,但二人实则各怀鬼胎。自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便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事,野心步步外露。
故而,在李隆基看来,解决了韦后,太平公主便是他最大的政敌。因此破解太平公主与婉儿的联手,使其无法威胁到自己今后的地位,这或许才是李隆基杀婉儿不足为外人道的动机。
毁墓真相
婉儿死后,当时太平公主势力尚弱,暂不能公开批判李隆基的行为,于是她通过哥哥李旦为婉儿正名并礼葬,以此表达对李隆基的不满。
事实上婉儿当年大兴文学,提拔了大批有识文人。太平公主借拉拢死去的婉儿表明态度,也能让这些人为她效力,其如意算盘不言而喻。
后来的事情,史书便记载得很明确:公元712年唐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次年太平公主因谋逆被赐死,且李隆基还下令损毁驸马武攸暨的墓。可见李隆基对太平公主有多厌有多恨!
既然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婉儿,高调示好,那么在太平公主谋逆之后,已死去的婉儿仍然逃不脱叛党的命运。李隆基在毁武攸暨墓之时,顺带摧毁婉儿墓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结语
纵观上官婉儿的人生轨迹,可谓跌宕起伏。她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固然说明她聪慧敏捷、心机过人,但也暴露了她政治生涯的致命软肋:没有政治节操与政治立场。
当然,这是她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中学会的生存哲学,属无奈之举。如其诗作: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婉儿向往平静祥和的生活,然权势争锋的波诡云谲却让她无从脱身。
尽管她也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与无上权力,但身处宫斗险境,朝不保夕,这背后的甘苦辛酸恐怕只有自己清楚。她的死并非个人原因,而是政治权势的祭品,想来不禁让人唏嘘叹息。
清代戏曲巅峰之作《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通过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成永恒的艺术经典。这部由洪昇创作的戏剧,不仅再...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洪昇 2025-05-20 李隆基最宠爱的女儿:万春公主与太华公主之辨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帝,其后宫佳丽三千,子女众多。在众多女儿中,关于谁是他最宠爱的女儿,历史记载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主要集中在万春公主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13 永王李璘:唐玄宗李隆基之子的人生轨迹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间涌现出众多帝王将相与皇室宗亲。永王李璘,便是其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那么,永王李璘究竟是谁的儿子呢?一...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09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斗争下的皇室悲剧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极盛之世。然而,在其统治后期,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惨案——一日之内连杀三个儿...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4-22 李隆基为何痛下杀手:上官婉儿之殇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女官上官婉儿的故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官婉儿,这位才华横溢、权倾一时的女官,最终却落得个被李隆基处死的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上官婉儿 2025-03-27 唐玄宗为何独宠杨贵妃?揭秘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疑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唐玄宗为何对杨贵妃情有独钟?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6 探寻真容:李隆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隆基,即唐玄宗,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一位开创盛世的明君,也是一位导致安史之乱的悲剧皇帝。那么,真正的李隆基究竟是一个什么...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上官婉儿:让武则天也佩服的传奇女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铁腕手段,书写了一段传奇。然而,在这位女皇帝的身边,却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她以才华和谋略赢得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3-24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痛下狠心,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七位皇帝,以其开创的开元盛世而著称,然而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也留下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其中,他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更是成为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