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索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老谋深算的索尼,如何能在鳌拜乱政中明哲保身?
赫舍里·索尼(1601年—1667年),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开国功臣之一,被赐一等公爵,顺治帝退位时指定辅助他为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
他从大清代开国之初就步入仕途,从皇太极、多尔衮,到顺治、康熙,帝位虽多次变迁,他作为近从官吏,都能在每一朝做到官运亨通且游刃有余,不断扶摇直上,直到做到大清代最高官位,实在是万分的难得。
传位之争
崇德八年(1643年),太宗皇太极猝死于后宫。因皇太极死前没有留下册立皇储的遗诏,朝廷大乱,各方利益集团争斗不休。睿亲王多尔衮有意登基,但因皇太极有子嗣,他觉得自己贸然登基缺乏有力的支撑,总要有点说辞才好办事。
于是他召见了索尼等人,本想要索尼替他出谋划策,结果索尼明确表示:“先帝有皇子在,一定要在皇子中选立新君。其他人都没有继承先帝之位的合理性。”一语堵住了多尔衮的念想。
后经过众位亲王的激烈争论,最终决定拥立太宗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同时委任睿亲王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索尼等大臣盟誓效忠。
后一直与多尔衮水火不容的肃亲王豪格被诬告后削爵落马,索尼作为重臣没有依附豪格反而还被多尔衮褒奖。
连坐之祸
即便多尔衮有意拉拢索尼,但索尼一直坚持不依附他。多尔衮要求工部修缮自己的府邸,众大臣也趁机讨好积极筹划。索尼也了解,但因此事无伤大雅,没说什么。但有个大臣却非常不满当众指出,令多尔衮火冒三丈,想要杀他。
索尼挺身而出,竭力为佟机辩护,指出佟机没有任何罪过,摄政王不能草菅人命。多尔衮为了颜面没有继续追究,但却对此怀恨在心。
后大臣图赖诬告告索尼包庇罪臣谭泰,索尼获罪。诸大臣商论索尼之罪当斩,多尔衮想要名正言顺的杀死索尼,于是亲自审讯索尼。
哪知索尼却列举自己曾告发谭泰之事,怎又会包庇于他。多尔衮自知理亏,在重审之后恢复了索尼官职。然而多尔衮一直耿耿于怀。
顺治五年,索尼又被诬告与图赖等人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多尔衮顺势将索尼夺官抄家,安置到了昭陵,这一去就是三年 。
治世之功
顺治八年,顺治亲政,身边没有值得信赖之人,于是他想到了一向刚正不阿的索尼。他很快召回了索尼,不仅恢复之前官职,还立他为首席大臣。索尼的确没有让他失望,在任期间,索尼严明法度,公正执法。
索尼提出系列重要的建议。他主张除了开国元勋的官职可享受世袭,今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战功,不要再轻赐世袭的待遇。他还主张打击奸商,抑制豪强;要求衙门秉公办案,减少冤案;允许属地藩镇,移风易俗宽容管理……
他的这些政治主张的实施,对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辅臣之首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诏令三皇子玄烨继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政。
索尼一开始还推脱,甚至辅政之事不好当。先述请诸王贝勒共任国政,以了诸王贝勒的觊觎之心。后面见皇太后孝庄,以表誓死效忠之心。各方面关系都打点的很到位。
在辅政开始前几年,四大辅臣也的确遵循了自己的誓言,和衷共济,共办诸事。先肃清前明余党,后发展民生。安插流民,垦荒济世,蠲免税赋,直至“府库充溢,年谷屡登,人物繁盛。”
然后人心难测,四人在政事中出现分化,逐渐发展成了三派。鳌拜与遏必隆为一派,四处圈地,发展党徒,苏克萨哈嫉恶如仇,与鳌拜势成水火。
索尼此时已深谙为官之道,各不偏袒,自坐一方。
处事之妙
鳌拜日益嚣张跋扈,甚至开始挟制小康熙时,苏克萨哈坐不住了,与鳌拜剑拔弩张。而索尼这个所谓的忠臣却堂而皇之的装病卖傻,任由鳌拜驰骋朝堂侵犯帝身、猎杀忠臣。
这一招明哲保身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逼着儿子索额图万事低调不要升官。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索尼作为位高权重的中堂,深知自己已走完了人生巅峰,犯不着去招惹鳌拜,说不好还引火上身。
等到鳌拜威胁到大局了,孝庄走出高堂亲临索府,钦点索尼之孙赫舍里为康熙之元配,当朝之皇后,同时儿子索额图也进入内阁。
这一来,索尼就不再是为人打工,是为自己打工了。装了几个月的病马上好了,并且很快帮助康熙走向了亲政之路。
索尼高明之处,就在于懂得看准时机,适时出动。
因他了解,在政治斗争中,任何人都可能因莫须有的理由被处理。假设自己贸然出力,没有拿下鳌拜,上面为稳定政局,反会治罪他污蔑忠臣,就好比苏克萨哈。
所以他宁肯和孝庄太后一起等。
等到鳌拜罪大恶极,群臣共愤,自会自投罗网。
最后鳌拜逼得康熙帝走投无路创造了天时,索尼作为皇丈出马剔除乱臣贼子又是地利,鳌拜指使圈地乱国致满朝公愤是人和。
这时候下手,自然是囊中取物志在必得。
索尼——老谋深算却仍不失为好官。他深知职场套路,懂得适时利用自己的优势作为筹码,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直到逝世,他在康熙心目中都是无人可替。
身在职场,做一头闷头干活的老黄牛固然是好,但是常胜将军必然是那些既会做事又看得清形势之人。
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揭秘“平定三藩”:康熙巩固清朝统治的关键之战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平定三藩”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关乎清朝的政权稳固,更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那么,“平定三藩”究竟是什么意思?...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5-16 康熙对顾炎武:拉拢与防备交织下的时代博弈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顾炎武作为遗民群体的精神领袖与学术巨擘,其命运与清朝统治者康熙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微妙交集。康熙对顾炎武的态度,既包含着招揽贤才的迫切需求,...
康熙的儿子们 顾炎武 2025-05-15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雍正与德妃:清宫母子间的复杂情仇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的宫廷风云中,雍正皇帝与他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既有亲情的羁绊,又夹杂着权力斗争的冰冷,成为了后世史学家和...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5-07 耿精忠子女:三藩之乱余波中的家族命运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