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唐朝 >  628年2月19日发生了什么?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628年2月19日发生了什么?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时间:2023-12-01 15:16:45来源:历史资料作者:Marshall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唐朝的一位名叫魏征的官员,他在628年2月19日的一次进言中,提出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观点,这句话至今仍然被广大人民所熟知,成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628年2月19日,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上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国家大事。当时,唐朝正处于盛世之中,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国家的繁荣,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唐太宗经常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国事,以求取得最佳的治国之道。

在这次朝会上,魏征站了出来,向唐太宗进言:“陛下,我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偏袒任何一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句话表达了魏征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见解,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全面了解国家事务的能力,不能只听信某一方的意见,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声音。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进言,深感赞同。他认为魏征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这一建议,要求文武百官在工作中广泛征求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原则后来成为了唐朝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针,对于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距离628年2月19日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魏征的这句名言仍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学习魏征的这种精神,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国家的发展。

人物: 魏征 分享 上一篇: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篇: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一幅诗画交融的山水长卷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