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么打的?大致分为这三个阶段。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叫做赤壁,是诗人杜牧在沙滩上捡起一支断戟后,联想到汉末赤壁大战时有感而发的。从“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一句,我们也可以一窥真实赤壁之战的面孔。比如,诸葛亮并非赤壁之战的谋略担当。

这场在三国演义中以诸葛亮舌战群儒,联盟孙刘始到“若奉孝在,绝不容吾有此大失”的曹操痛哭而终的大战,诞生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周瑜打黄盖”、“三气周瑜”、“孔明借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华容道”等等。虽然在罗贯中的笔下赤壁之战异彩纷呈,但在真正的历史中赤壁之战只能算是一场遭遇战。
它虽然并没有那么精彩,不过依然意义非凡。因为这场战役不仅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更是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历史中的赤壁之战有三个阶段,而战争前有三个事件共同促成了赤壁之战的爆发。我们先从这三个事件说起。
一、曹操南下与刘综降魏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平定北方的曹操回到了邺城,并开始了一系列对南方军事行动的准备。比如他命人在邺城凿了一个湖叫玄武池,用来训练水军。还有他以马腾家属做人质、杀孔融、驻兵许都以南等等的举措,都预示着这位乱世枭雄即将展开对南方的攻势。而此时,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兵锋直指荆州,孙权毗邻荆州,荆州无疑成为了一个关键之地。
七月,曹操南下。
八月,刘表病逝。刘综继承荆州牧。曹操听闻刘表病逝的消息后,轻装突进。而刘综在蒯越及傅巽的劝说下,他决定投降曹操。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综降曹。一直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一直到曹操临近才得知刘综投降的事情,在惊骇与气愤中,刘备弃樊南逃。

二、长坂坡之战与逃跑的刘备
南逃的刘备直奔江陵而去,但是拖家带口的刘备行军速度缓慢。得知江陵有大量物资的曹操不愿让刘备先得,于是派兵追赶。曹军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军。刘备不敌,抛妻弃子并率诸葛亮张飞等十余骑仓皇南逃。而后,在张飞的断后下,刘备顺利逃亡。同年,曹操进驻江陵。
三、孙刘结盟
孙权闻讯后,派鲁肃去夏口打探虚实。等到鲁肃到时,遇到了南逃的刘备并得知曹操已占据荆州与江陵,正要沿江南下。双方在初步交换意见后,鲁肃回国复命。
诸葛亮得知曹操已准备南下后,建议刘备投靠孙权。诸葛亮便奉命向孙权求救,一番劝说之下,孙刘成功结盟。
至此,赤壁遭遇战的一切因素准备就绪。孙刘于南整兵备战。曹操兵强马壮,顺流而下。接下来,便进入赤壁之战的三个阶段了。

首先曹操的战书。曹操在占据荆州后,有些志得意满,便给孙权写了气吞山河的战书。战书全文如下:
孤承皇命 ,奉天伐罪。旌旗所向 ,刘琮束手。荆襄九郡 ,望风来归。今统雄兵百万, 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会猎于江东。共擒刘备, 永结盟好。盼足下顺天辑首,以免自误。
大致意思是,我很厉害,你很菜,拎清自己的位置一起灭了刘备,要不然你就完了。这封战书的效果就是让东吴朝野震动。大臣们都建议孙权投降,但是周瑜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他详细分析己方的两大优势与敌方的四大劣势。孙权在周瑜的劝说下放宽了心,并决心迎战。
其次孙刘合力出兵赤壁在周瑜的游说下,孙权出兵的决心日益坚定,并给予了周瑜相应的职权。而周瑜依然非常焦急的想要尽早出兵,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先选择战场以掌握主动权,只有孙刘的水军先到赤壁,曹军才能在赤壁与他们作战。
刘备驻军樊口后,每天都在观察孙权水军的动向,看到周瑜前来后,立即迎入帐中,刘备本以为自己只有三万兵力,远远不够抵挡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战斗军力二十万,剩下六十万属于后勤民夫)。但周瑜却说,自己领兵五万,加上刘备的三万,足够打败曹操了。在周瑜的保证下,刘备也安心了。同年十二月,孙刘联军成功,并出兵赤壁。

再次赤壁遭遇战孙刘联军在到达赤壁后,便遇到了正在渡江的曹军,双方展开第一次战斗并以曹军的失利告终。因为当时曹军中瘟疫横行,战斗力严重下降。
《三国志武帝纪》: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初战结束后,曹军退回乌林修正准备下次的战斗。而在第一次的战斗中,东吴的将领黄盖发现了曹军的一个致命破绽。那就是曹军拙劣的驾船技术让船只都撞在一起了!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黄盖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构想,那就是火攻。虽然不是演义中的铁索连环,但是这种船挨着船的情况依然可以达到火攻的最大效果。火攻需要东南风,风从哪来?别忘了,周瑜可是江东本地人。以他的智商与头脑,早已观察到赤壁一带冬天盛行东南风这一天气现象。所以,现在万事俱备,东风都不欠了。
接下来,就是赤壁的第二次战斗了,也就是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当时,曹军的战船紧密相连,黄盖率领士兵操纵用来纵火的小船突击到曹军的战舰下。成功点燃了庞大的船队。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最终风助火势、火借风势,火越烧越大。赤壁之战以曹操的惨败告终。
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如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既有科场传奇的锋芒初露,也有扬州风月的恣意沉醉,更有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诗酒风流。这位出身...
杜牧 李商隐 2025-10-27 杜牧:诗文双璧铸就晚唐文坛高峰晚唐文坛的星空中,杜牧以诗文双绝的成就独树一帜。这位出身世家、胸怀经略的文人,在政治失意与时代困局中,将满腔才情倾注于笔墨,既以“二十八字史论”革新七绝体裁,又...
杜牧 2025-10-27 杜牧轶事与后世评说:诗酒风流中的家国情怀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交织着传奇轶事与家国忧思。从考场奇遇到情感纠葛,从仕途沉浮到诗书传世,这位出身世族的才子用一生书写了独特的文...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诗赋双绝:杜牧在晚唐文坛的革新与突破作为晚唐最具争议性与创造力的文人,杜牧(803—852)以“小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诗文成就不仅重塑了唐代文学的审美范式,更以独特的批判精神与艺术创新,成为连...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铜雀春深锁二乔:历史迷雾中的权力隐喻与诗意重构“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以凝练的意象与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三国赤壁之战的宏大叙事,浓缩为一场关于权力、美人与历史偶然性的诗意想象。这一...
杜牧 2025-08-27 杜牧十首名诗:晚唐风华的诗意凝练杜牧,这位晚唐文坛的璀璨明星,以才情横溢的诗作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或咏史抒怀,或写景抒情,或针砭时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
杜牧 2025-06-16 杜牧:才情横溢的晚唐诗人与坎坷仕途在晚唐的文学殿堂里,杜牧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一生,既充满了诗意的才情,又历经了仕途的坎坷。出身名门,才情初露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生于...
杜牧 2025-04-11 杜牧:唐朝文学巨匠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唐朝的文学史上,杜牧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璀璨明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文学世家的出身,到仕途的起伏,再到晚年对诗歌的执着...
杜牧 2025-02-18 杜甫与杜牧:唐代文坛的两位杰出诗人及其关系探析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代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时期之一,而杜甫与杜牧则是这一时期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虽然同姓“杜”,但在历史背景、生平经历以及文学成就上各具特...
杜甫 杜牧 2025-01-17 杜牧为何被戏称为“杜三烟”?在中国唐代文学史上,杜牧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文和深邃的历史见解著称,被后世尊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然而,在文学爱好者的口耳相传中,杜牧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别称——“杜三烟...
杜牧 2025-01-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