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九日,攻入长安。十一月十三日,李渊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不过,拥立隋恭帝,显然不是李渊造反的最终目标。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兵变杀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渊在造反的第二年,就登基称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元朝末年的朱元璋,却只能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李渊造反第二年就称了帝,而朱元璋却要广积粮,缓称王呢?
一
首先,对于朱元璋来说,大约在公元1353年参加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从而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将其改名应天。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也即朱元璋起兵十多年后,才敢登基称帝,这和李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李渊和朱元璋的起点,也即朱元璋的起兵太低,而李渊的起点,无疑是开国皇帝中相对较高的一位了。在隋朝时期,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姨母)垂爱,起家千牛备身,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负责督运粮草。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端儿起义军。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
二
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期太尉,联合丞相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唐朝的国号,溯源于此。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渊起兵之初,不仅是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还获得了关陇一带士族豪强的支持。打个比方,李渊的出身,可以类比于东汉末年的袁绍、袁术,所以两人在东汉末年迅速崛起,尤其是袁绍,更是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而就朱元璋来说,他的起点甚至还比不上刘备。对于刘备来说,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其汉室后裔的出身,在东汉末年还是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很可能要为生存而发愁。元朝末年,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为了生存,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
三
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的起点可谓是最低的一位了。正是因为起点较低,朱元璋无法向李渊一样迅速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更不可能获得攻占长安这样兵家必争之地的机会。于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自然是非常适合朱元璋当时情况。反过来了,李渊在拿下关中之地后,及早称帝并建立唐朝,反而有助于其招揽天下群雄。
另一方面,李渊和朱元璋面对的环境不同,也是其称帝时间不同的重要原因。早在隋朝末年,李渊就开始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所以,起兵一年之后,李渊就拥有关中和河东一带。虽然李渊的疆域不是最大的,但是,关中作为易守难攻之地,给了李渊称帝的底气,再加上李渊还有李世民等众多人才的辅佐,自然是有信心消灭群雄的。
四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在李渊称帝时,因为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了,并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但是,即便如此,朱元璋的北边的元朝,并没有土崩瓦解。比如称王的张士诚,就遭到了元朝大军的围攻,所以一度被迫投降元朝,这说明元朝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如果朱元璋急于称帝的话,那么就是枪头出头鸟,成为元朝第一个消灭的目标。除了元朝,朱元璋一开始的实力,甚至要弱于张士诚、陈友谅等诸侯的。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诸侯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对于朱元璋来说,其地盘正好夹在陈友谅、张士诚两大诸侯之间。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朱元璋急于称帝的话,很可能会让陈友谅和张士诚联手对付自己。于是,为了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朱元璋决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即尽量不暴露自己的野心,而是埋头于壮大自己的实力。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在消灭江南的诸侯势力后,才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北伐元朝,最终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标。
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草根逆袭:朱元璋如何以贫民之身铸就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