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和上官仪合谋废武未遂后,武则天为何不杀掉李治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和李治剧照
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
这是《新唐书·上官仪列传》中的一则记载,说是的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差点在宰相上官仪的配合下,废掉了武则天皇后之位的故事。
当时的情形对武则天来说相当危急了,如果不是她在李治身边有忠心的耳目,或者李治少犹豫那么几分钟,把诏书盖上皇帝宝印并传送出去,未来的武皇帝的下场就有可能像箫淑妃靠拢了。
这大概是武则天走上政治前台后,遇到的最大一次政治危机了,好在她及时赶到现场,化解了这次危机,感觉理亏的李治也及时推出了上官仪这个炮灰,安抚了武则天的怨气。
经过此事后,武则天更是加大了在前台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影响力,让李治同意和她并称“二圣”,成为大唐王朝事实上的另一半。
但即使从皇后变成了“天后”,武则天政治生命的钥匙始终还是掌握在李治手上,如果李治真下定决心,依旧能很轻松地把武则天打下政治舞台。
以武则天的心性,这恐怕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就有历史爱好者问了,为什么武则天不干脆杀掉李治,不但能掀翻压在身上的石头,然后还可以早些掌权,后来的武则天杀儿子时,眉头都不皱一下的,难道心软了?
实际上,武则天在李治执政时期,权力还没有大到能杀帝自立的地步,李治也没有电视剧中描述的那般软弱,没有李治的扶持和后来遗诏上的授权,武则天在未来也达不到那个地步。

《武媚娘传奇》李治剧照
先来说说李治,他是在前太子、长兄李承乾谋反案后,李世民又否决了两个兄长,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后,不得已挑选出来的接班人,看似柔弱不争,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强势皇帝,所以,接班人在他面前不能表现得太强势,李承乾为何会谋反,不就是也想展现自己的才能,然后让李世民觉得有威胁了,所以扶持魏王李泰跟他打擂台,逼得李承乾铤而走险?
所以,李治在当上太子后,完美地把自己转换成和李承乾不同的接班人,什么都不争,贞观十八年,即李治当上太子后的第二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让他在定州(河北保定附近)守住大军后路。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治当时的表现是,每天哭泣,一副舍不得离开李世民身边的样子,并很聪明的每天给李世民汇报自己的情况,让李世民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动向。当李世民从战场回来,路上患痈病时,他又亲自用口为李世民吸取背上的毒脓。
为李世民吸毒脓是孝,坚持每天汇报工作是顺,合起来就是孝顺,孝是应该的,可顺就需要有相当的政治头脑,本来李世民还不是特别满意这个继承人,但在李治的孝顺下,任何不满都消失无踪。
从上述事例看,李治绝不是柔弱的笨蛋,李世民精心培养了十多年的李承乾是肯定不如他的。

在当上皇帝后,李治也能审时度势,当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反对他的政治意图(废王立武)时,他能迅速找准方向,拉拢李勣代表的军方、以及朝堂上以许敬宗为代表的中下级臣子,让自己变成大多数的代表,没点政治敏感度是办不到的。
长孙无忌一派倒台后,李治也能忍着他们曾经对自己的辅助之功,坐看褚遂良凄惨的病死在外,狠心逼迫把自己亲手捧上皇太子之位的亲舅舅长孙无忌自杀,政治上的狠辣和果决也绝对不缺少。
如上,李治这么个心机、手段、狠辣都不缺少的皇帝,对于权力的掌握不会太松,武则天想干掉他,恐怕很难。重要的是,武则天离不开李治,李治也离不开武则天。
武则天毕竟是女人,在男人当道的政治氛围中,本来上位就有诸多阻力,要想完成登顶(唐高宗时期的武则天恐怕也没有那个想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只会比男人更多,这从她67岁(历史上登基时年纪最大的皇帝)时才迈出那一步就能看出来。
她需要借助李治这个名正言顺且全国都认可的皇帝的诏命,才能慢慢走到权力巅峰,如果杀掉李治,实力还没有积攒完成的武则天可对付不了遍布全国的李唐宗室,在李治废武未遂事件中,上官仪这样的宰相都反对武则天,官员集团同样还没有整合成武则天的助力。
反而是李治活着,对武则天好处多多,李治虽然一时兴起要废掉武则天,但实际上他的政治理念和武则天是相当接近的,在反门阀势力上,这对夫妻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有着一样的信念,这才是李治独宠武则天,并能跟她相濡以沫的基础。

刘晓庆版《武则天》上官仪和李治剧照
在废武未遂事件中,上官仪就是门阀势力的代表,他要做的就是借着李治短暂的对武则天的不满,拆散李治和武则天这一对强势组合,李治其实很快就能反应过来,他的不满其实只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对武则天办理了太多政务的失落,并不是对武则天如何处理政务的不满。
如果上官仪成功,李治马上就会失去政治上最大的帮手,在和门阀势力的政治角逐中处于下风,李治可不是笨蛋,及时收手,同样也意识到,门阀要除掉武则天,对自己是不利的。
因此,李治在废武未遂事件之后才会更多地把权力交给武则天,其一是因为自己有病,无法长时间处理政务。其二就是不放心别人,害怕跟自己政治理念相左的人抹杀了自己的努力。其三就是,他跟武则天有四个亲生儿子,继承人始终是夫妻两人的血脉(他肯定想不到未来)。
综上所述,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并不是凭借男女之情结合在一起的,也许刚开始是这样,但最后肯定是政治利益的结合占主导,政治人物也只有政治理念相当,才能处得长久。

《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和李治剧照
武则天需要借助李治的许可积攒实力和势力,李治同样需要武则天的政治能力帮助他对付门阀势力,在政治理念不变的情况下,双方的结合是很稳固的,李治不会真对武则天不满,武则天也不会想着去杀李治,两人之间肯定有一定的互相猜忌,但达不到撕破脸的地步。
没有李治,就没有当上皇后和天后的武则天,没有李治在遗诏中授权“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武则天也不会是后来的武则天。杀掉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李治,除非武则天是政治白痴,显然她不是。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外戚与宗室的角力屡见不鲜。唐中宗李显与武则天的权力更迭,正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典型缩影。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贪玩厌学、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10 武则天毒杀外甥女魏国夫人:权力漩涡中的血色真相在唐朝宫廷的权力游戏中,武则天与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的生死博弈,成为后世史家笔下最残酷的注脚之一。这场看似因“情敌”引发的血案,实则是皇权与亲情、野心与生存的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程咬金在武则天即位后是如何活下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的政治斗争堪称残酷。她为巩固权力,对朝中反对势力展开大规模清洗,许多开国功臣与权臣均未能幸免。然而,凌烟阁二十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1-07 武周代唐:一场“无声”的权力更迭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代唐”。这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登基大典,既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武装反抗,也未遭遇普遍的士族...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1-06 从武媚娘到武则天,她胸怀天下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人生轨迹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从初入宫闱的才人武媚娘,到君临天下的女皇武则天,她以非凡的勇气、智慧与手腕,在男权...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1-06 武则天退位时,姚崇痛哭背后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隐喻公元705年2月20日,神龙政变的烽火点燃了洛阳紫微城。太子李显与宰相张柬之率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82岁的武则天退位。这场改朝换代的政变中,绝大多数...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06 武则天谋权改国号,晚年为何能善终?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城楼宣布改唐为周,建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以雷霆手段谋权篡位,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1-06 权力的终章:武则天与吕雉家族命运的分野密码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与吕雉作为女性掌权者的代表,均以铁腕手段重塑了王朝格局。然而,两人死后家族命运却呈现截然不同的轨迹:吕雉家族在三个月内被彻底诛灭,而武则天家...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吕雉 2025-11-03 武则天为何不立武承嗣为太子: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始终面临一个核心问题: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她既需巩固武周政权,又要平衡李唐旧臣与武氏家族的利益。在侄子武承嗣与儿子李显...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0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