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曲迁乔,号带溪,周村黄家渡口庄人。家中原来略有田产,后来逐渐败落,父亲是穷书生,只能维持温饱。
曲迁乔自幼喜欢读书,但年纪很大了才考中举人。1577年(明万历丁丑年)曲迁乔考中进士,被授予沁水县知县。到任后他整顿吏治,下令合理地分配徭役和赋税,减轻人民负担,伸张正义,使社会秩序稳定,生产得到发展。后经御史台推荐被提拔为工科给事中。在任期内先后写了20多份奏章,均被采纳施行。一次皇帝驯鹰,被抓破脸。他随即上书皇帝,劝他节制游乐,以保尊严,皇帝被他的一片忠心所感动,马上进行了改正。
时间不长,他被任命为淮扬布政使,到河南任职。时值河南水灾,他发动老百姓分黄导淮,效果显著,晋升为按察使。后又到广西任右布政使。原来这里民族矛盾激化,少数民族头人经常发生叛乱。他到任后恩威并用,收服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头人,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因此被改任为左布政使,继而升任顺天府尹。这一地区官僚聚居,关系错综复杂,但他刚直不阿,依法办事,打击了豪强恶霸势力,保持了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不久被晋升为通政使司通政使,主管财政大权,人称银台。后因厌倦官场世态,以年大为由辞职,夫妇二人回到家乡周村,读书种田,杜门谢客,教子作文,他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说“姓虽曲,心则直。事亲竭力,事君尽职。”
他回乡后住在王家庄子的住宅里,建有银台楼,高大宏伟。《蛰龙》故事的地点,就是这里。另外,他在黄家渡口庄老家建有别墅楼,解放后后才被破坏。他著有《兴裕堂文集》等。
於陵曲银台公[1],读书楼上。值阴雨晦瞑[2],见一小物,有光如萤,蠕蠕而行[3]。过处,则黑如蚰迹[4]。渐盘卷上,卷亦焦。
意为龙,乃捧卷送之。至门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动[5]。公曰:“将无谓我不恭?”执卷返,仍置案上,冠带长揖送之[6]。
方至檐下,但见昂首乍伸[7],离卷横飞,其声嗤然,光一道如缕;数步外,回首向公,则头大于瓮,身数十围矣;又一折反,霹雳震惊,腾霄而去。回视所行处,盖曲曲自书笥中出焉[8]。
[1]於(wū乌)陵曲银台公:曲迂乔,号带溪,山东长山县(今属邹平县)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著有《光裕堂文集》。於陵,春秋齐邑名,长山县的古称。银台,通政使的别称。宋门下省于银台门内设银台司,掌国家奏状案牍,职司与明清通政使司相当,故沿为后者代称。
[2]晦暝:天色昏暗。
[3]蠕蠕而行:二十四卷抄本作“蠕蠕登几”。
[4]蚰:蜒蚰;即蛞蝓,俗名鼻涕虫。是一种无壳蜗牛。一说即蜗牛。二虫过处皆留有状印迹。
[5]蠖屈: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蠖曲。蠖,虫名,即尺蠖;行时屈伸其体,如尺量物,故名。《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6]冠带长揖:穿戴官服,深深作揖。表示恭敬。
[7]乍伸:突然伸展躯体。乍,骤。
[8]书笥:书箱。
于陵县通政司官员曲某,一日在楼上书房读书。当时天气阴沉昏暗,将要下雨。忽然见一个小东西,浑身发着幽幽的萤光,在慢慢的爬行。它爬过的地方,留下黑黑的像蚰蜒一样的痕迹。它渐渐爬到放在桌上的书籍上面,蜷曲在书籍上。书上也留下了黑黑的痕迹。
曲某心想,这是小龙啊!于是双手捧起书籍,想送走小龙。走到屋外,手捧书籍站了好长时间。书上蜷曲的龙却动也不动。曲某说:“难道是嫌我不恭敬吗?”又捧着书籍回到屋中。将书放到桌上,整整衣服,戴好官帽,恭恭敬敬向小龙参拜施礼。再次捧书送小龙出屋。
刚到门口屋檐之下,就见小龙抬头伸腰,“呲”的一声,一道麻线一样的光,一闪,龙就飞到了空中。在离曲某几步远的空中,小龙回头望着曲某,这时龙头已变得比水缸还要大,龙身已有十几抱那么粗了。又一返身,随着一声炸雷,直冲云天而去。
曲某回到屋中,仔细观看龙爬过的痕迹,弯弯曲曲的,终于看清,龙是从书箱里爬出来的!
>>>更多聊斋故事<<<
在清代文坛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被后世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就是蒲松龄。一、生平概述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
蒲松龄 2025-04-14 蒲松龄为何一生未能中举?在中国文学史上,蒲松龄以其不朽的著作《聊斋志异》而名垂青史。然而,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生却与科举之路紧密相连,充满了遗憾与挫折。蒲松龄为何一生都未能中举?这个问题背...
蒲松龄 2025-03-20 蒲松龄对金瓶梅的评价:褒贬交织的复杂态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金瓶梅》作为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一直受到后世读者的广泛关注。而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也对这部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评价。那么,蒲松龄对《金瓶梅...
蒲松龄 2024-11-30 蒲松龄科举失利的原因与他的生平探析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中,蒲松龄的名字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而闻名。然而,这位才情横溢的文学家在科举考试中却屡战屡败,最终未能如愿以偿。那么,蒲松龄为何在科举...
蒲松龄 2024-04-07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探究其一生未中举的原因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杰作《聊斋志异》闻名于世。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一生未能中举,这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疑问和探讨。本文将分析蒲松龄未能在科举考试中...
蒲松龄 2024-03-29 探秘聊斋志异中的幽冥佳话:聂小倩的故事《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众多带有神鬼色彩的奇异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聂小倩的故事因其独特的幽冥爱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而广为流...
蒲松龄 2024-03-05 聊斋志异中妖怪偏爱书生的原因探究《聊斋志异》,蒲松龄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在这些故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妖怪们似乎对书生情有独钟。本文将探讨这一...
蒲松龄 2024-02-20 清朝纪晓岚与蒲松龄:一段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纪晓岚和蒲松龄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名人。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颇为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那么,纪晓岚为何会仇视蒲松龄呢?这其...
纪晓岚 蒲松龄 2024-01-10 聊斋小说:奇幻与现实的交织聊斋小说,又称《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的瑰宝。本文将从聊斋...
蒲松龄 2023-12-27 聊斋作品讲的什么内容?作品短评聊斋志异,又称聊斋故事集,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本文将从聊斋作品的...
蒲松龄 2023-1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