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坐稳皇位,给他留了什么密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建文帝统治末年的南京城,整座城市都萦绕着一股危险的感觉。上位者的争夺,一触即发,下层老百姓所能做的,只有眼巴巴看着时局的走向,然后祈祷一下权力斗争的战火不要殃及无辜,除此之外就无能为力。
而坐在南京城皇城深宫中的建文帝朱允炆,正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他一直都知道自己那个四叔叔朱棣是个能人,但他没想到朱棣可以能干到这个地步。自己这个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连与他一战的本事都没有。
朱允炆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跟坐以待毙也没有什么区别。他深知,朱棣一旦打进皇宫,自己就绝对没有活路。皇家的亲情,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如果父亲尚在,他可能还会看父亲几分面子。不过,如果他的父亲朱标还在,靖难之役也就压根儿不会发生了。
失败已成定局,朱允炆自己有几分本事,他也知道。这大明江山,他肯定是守不住了。说不定明天,大明就会换上一个新的主人。只是,朱允炆还是不甘心,毕竟已经尝过权力巅峰滋味的人,怎么能忍受跌落尘埃的感觉呢?
正在这时,朱允炆身边最心腹的太监走了进来,请皇上离开这里。太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皇上还活着,那一切都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虽然朱允炆觉得他已经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了,但为了不辜负身边的人,他还是选择了从密道当中离开。
这条密道,是朱元璋特意为他留下来的。朱元璋自己就是疑心病非常重的皇帝,所以他知道,这个位置坐起来并不是那么踏实的。因此这条密道,就是他给自己和自己的继承人留下地后路。而密道的位置,也只有朱元璋真正属意的继承人才知道。换句话说,朱棣对此一无所知。
在逃亡的过程中,朱允炆除了带上一些金银钱财之外,没有忘记贴身携带的就是朱元璋曾经给他留下的一封密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就为朱标和朱允炆扫清了不少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以求他们的每一步走得更顺一点。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自己看重地儿子和孙子,那是真的尽心尽力,唯恐他们行差踏错。可尽管如此,朱允炆还是辜负了朱元璋。因为这封朱元璋辛辛苦苦留下的密旨,朱允炆之前一直没想起来打开看看。
一直到逃出以后,朱允炆才想起这封密旨的事情,他一开始还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姿态,并没有多么在意地打开密旨,可看到密旨上面的内容之后,朱允炆痛哭流涕,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肠子都悔青了”。
密旨上,朱元璋言辞恳切地告诉他,朝廷当中,他可以放放心心地重用朱值。朱值有能力,有人脉,有名声,而且有封地。朱值的存在,对于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忌惮。只要朱值在,别人就不敢轻举妄动。
可事实上,朱允炆做了什么呢?前些年,有小人来到他的面前进谗言,说朱值和朱棣属于沆瀣一气之人,不能久留。于是朱允炆信以为真,把朱值的封地全部给夺走了,他手中的兵马和权力,朱允炆也通通都收了回来。朱棣自此以后,再没有阻碍。
原来,竟是朱允炆自己为朱棣这个最大的敌人扫清了障碍,如果不是他给朱棣做嫁衣,只怕他现在还好端端地在皇宫之中坐着呢。朱允炆后悔莫及,他为什么没有早点打开这道密旨。如果早知道是这样,那么朱棣就必败无疑。
密旨中,朱元璋除了提及朱值的事情之外,还特意叮嘱朱允炆,一定要处理好自己和这些叔叔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很多人都是藩王,但并不是每一个藩王都有不臣之心的。他应该做的,是笼络所有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势力,等羽翼丰满之后,再考虑削藩的事情。
朱元璋这个叮嘱,可谓是深谋远虑,然而朱允炆做的事情,又偏偏全是背道而驰的。朱允炆一股脑儿地削藩,根本没有考虑这些藩王的态度,以至于本来没有那些心思的藩王,都被他给逼走了。
至于朱棣这样本来就不服气的,看到朱允炆这样大张旗鼓的动作,自然按捺不住,于是朱允炆就用自己还不算稳固的势力去跟朱棣浸淫军营几十年的势力硬碰硬。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就不意外了。
从这一封密旨中,我们就能看出朱元璋和朱允炆这两任帝王的差距。朱元璋是真正的开拓之君,思路周全,深谋远虑,擅长部署后招。
而朱允炆,却只能勉勉强强当一个守成之君,遇到朱棣这样的情况,他就完全没有了章法,只能任由对方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陈友谅的败局:从性格缺陷到战略误判的必然性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曾以60万大军横扫长江流域,却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折戟沉沙,败于朱元璋之手。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表面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实则是政治智...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