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李商隐的名句之一,很多人只是觉得语句优美清婉,却并不解其意。
今天,我们就通过全诗来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本诗题目《晚晴》,意为夏天雨后初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我深深幽居,俯瞰着城门外为加强城防而建筑的夹城,春天离去,夏天来了,天气清和爽朗。
夹城,也称为夹寨,为加固城防之用。《旧唐书·玄宗纪上》中也有关于夹城的记录:"(开元二十年六月)遣范安及於长安广万花楼 ,筑夹城至芙蓉园 。"
从首联中,我们可以稍微窥得李商隐此时的居住状态,深居简出。也可以知道诗人作诗的季节,大概是春末夏初。
古代,写晚晴的诗歌有很多。杜甫写的是山村雨后里的晚晴,"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杨万里写的是冬天雪后的晚晴,"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而李商隐,写的是城市夏天的晚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老天爷怜爱幽僻处生长的小草,人世间看重黄昏时候的晴天。
傍晚,雨过天晴,经历雨水冲刷的小草,正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下,因此,李商隐说"天意怜幽草"。看到深幽处被雨打风吹的小草,老天爷也于心不忍,于是让天气放晴。

诗人自己也有着类似幽草的命运,晚唐牛李党争中,他被视为李党,遭到牛党的排挤与忌恨,处境十分艰难,后来,他离开长安,跟着郑亚去桂林当幕僚,郑亚很信任他,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安慰与温暖。
长安牛李党争时期,李商隐就是被风吹雨打的幽草,而到了在桂林当幕僚的时候,他就是晚晴时候被老天爷怜爱的幽草了。对于此时在桂林当幕僚的生活,李商隐倍感庆幸和珍惜,因此,他才接着说"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此外,阁楼高远,被夕阳的微光照射的小窗也显得明亮。
"迥"是高远的意思。如宋朝辛弃疾《水调歌头》中有"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之句,指天空高远;三国曹植《杂诗七首·其一》中有"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之句,指江湖高远。
雨后初晴,天和气清,就已经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了。更何况,诗人还有一个眺望风景的绝佳之地,那就是他所居住的高高的阁楼。如果不是在这高阁之上,他的视野就没有那么开阔,本诗的意境也不会这么开阔。
傍晚时分,夕阳的光线比较微弱柔和,注射进来,使得小窗显得明亮。此时是夏天,入夜的时间会比较晚,又是雨后初晴,因此阳光还是能够照亮窗户的。相信经历过夏天雨后初晴的人都懂。
本联中,诗人通过对高阁小窗、夕阳余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喜悦明朗的心情。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南方之鸟的巢穴被晒干之后,飞着归家时显得体态更加轻盈。
"越鸟"指南方的鸟,如李白有"越鸟从南来"之句,曹植有"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之句。
现在是雨后初晴,那么之前下雨的时候,越鸟的巢肯定是被雨水打湿了,此刻巢穴才被夏天的阳光晒干了,因此才有"越鸟巢干"之说。
至于"归飞体更轻"就更容易理解了,小鸟的翅膀被打湿后,由于羽毛洗了水,身体肯定会变重,飞翔的时候会显得吃力。而晚晴之时,鸟儿的翅膀被阳光晒干了,自然就恢复了轻盈的状态。
如果说,幽草是低谷时期的李商隐,那么越鸟显然就是此刻精神振奋的李商隐。
通读全诗之后,"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吧,是诗人在盛夏晚晴之时,对于当下风景与生活的喜爱与珍惜。
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如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既有科场传奇的锋芒初露,也有扬州风月的恣意沉醉,更有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诗酒风流。这位出身...
杜牧 李商隐 2025-10-27 杜牧轶事与后世评说:诗酒风流中的家国情怀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交织着传奇轶事与家国忧思。从考场奇遇到情感纠葛,从仕途沉浮到诗书传世,这位出身世族的才子用一生书写了独特的文...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诗赋双绝:杜牧在晚唐文坛的革新与突破作为晚唐最具争议性与创造力的文人,杜牧(803—852)以“小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诗文成就不仅重塑了唐代文学的审美范式,更以独特的批判精神与艺术创新,成为连...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李商隐:寒门孤子的诗性人生与时代困局晚唐诗人李商隐,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绝唱穿透千年时光,其人生轨迹却如《锦瑟》般朦胧曲折。这位出身寒微的才子,在党争倾轧中辗转漂泊,最终以45岁...
李商隐 2025-10-10 唐代三李:诗坛星辉的浪漫交响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被后世并称为“唐代三李”。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诗歌造诣的高度概括,更折射出唐代由盛...
李白 李商隐 2025-09-24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李商隐:壮志难酬下的托古讽今——以贾生为例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遗憾,这种情感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李商隐 2024-11-30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借景抒情,情真意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一、诗歌背景与基本解读《夜雨...
李商隐 2024-10-31 李贺:唐代诗坛的“诗鬼”与“三李”之一李贺,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诗歌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共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 李商隐 2024-08-16 温庭筠:唐代音律诗的杰出代表在唐代这个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传颂。其中,温庭筠以其精湛的音律诗技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温庭筠 李商隐 2024-05-0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