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我国古代在西本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与西夏最经常一起提起的就是宋朝了。而西夏的皇帝姓李,诸如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等都是西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过我们也知道,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李姓是汉姓,那为什么西夏皇帝都会姓李呢?西夏皇帝的李姓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作为拓跋氏的后人,为何不是姓拓跋而姓李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宋和辽朝的双雄对峙中,位于辽朝以西、北宋西北的西夏是个不容忽视的强势存在。有人说辽朝之于北宋是战略压力,西夏之于北宋则是巨大的战术压力。西夏的国力灭不了北宋,但能够给北宋每天都添点恶心。
说到西夏的兴亡上下限,一般都认为是始于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亡于1227年蒙古灭西夏,首尾190年。灭亡时间没问题,史所公认,但西夏的建立时间实际上并不始于1038年,而要更早。早在唐朝末年,西夏就已经存在了,当然那个时候还不能称为西夏,而是定难军。
西夏皇帝姓李,但这是唐朝皇帝的赐姓,他们自己则认为是北魏拓跋皇族之后,李元昊就常称自己是拓跋魏之后。拓跋氏入唐后依然混得风生水起,传到唐末有个牛人叫拓跋思恭。唐末天下大乱,拓跋思恭趁乱占据宥州。宥州在哪?就在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以南的毛乌素沙地中。拓跋思恭不是凤凰男,他的家族世代在夏州(内蒙古乌审旗南)、银州(陕西省榆林市南)为官,祖父是夏州刺史拓跋乾晖。
黄巢起义给唐朝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于无奈,唐僖宗只好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拓跋思恭自然不会闲着,带着几万兵马来浑水摸鱼,果然摸到一条大鱼。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夏绥银节度使(后为定难军节度使)。夏绥银地区本就是拓跋家族的活动区域,但更多是有名无份,唐僖宗此举等于承认了拓跋家族对夏绥银地区的统治。
拓跋思恭(也称李思恭,唐朝赐姓)于公元895年去世,因为儿子李仁佑死的早,孙子李彝昌年幼,所以定难军暂由李思恭的弟弟李思谏管理。由于定难军实力太弱,李思谏制定了符合定难军的发展思路——向强大的中原王朝称臣。当时的中原王朝是朱温建立的后梁,虽然在五代梁唐晋汉周中实力不算太强,但至少在当时的江湖上,后梁是最强的。定难军向朱温的后梁称臣,这等于拿到了长期饭票,后梁把定难军当成为自己的外藩,不容其他割据势力染指。
李思谏死后,定难军的控制权又回到李思恭一系,也就是其孙李彝昌手上。可没想到李彝昌是个短命鬼,在位三个月就被夏州都指挥使高宗益杀了。想自立为定难军之主的高宗益被夏人所杀,李彝昌的族子李仁福继位为定难军之主。
李仁福的发展思路和之前相比没有变化,依然向中原王朝称臣。至于梁唐晋汉周宋走马灯式的换大王,李仁福是管不着的,磕好自己的头就行了。这是定难军没有选择的发展道路,咱们看地图,定难军辖区包括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地带,这里除了毛乌素沙地,就是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定难军的仓库里没多少银子和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定难军是没有本钱和中原王朝作对的,毕竟还指望着中原王朝发工资呢。五代诸朝(含宋初)成天打来打去,重心都放在中原地区,哪有时间管定难军的闲篇?只要你称臣就行了。
定难军在五代宋初的夹缝中艰难存在着。公元933年,李仁福传位于儿子李彝超,李彝超于公元935年传位李彝殷。李彝殷在位时间较长,一直活到了北宋初赵匡胤时,封为西平王。公元967年,李彝殷传位于儿子李光睿(后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更为李克睿)。李克睿于978年传子李继筠,两年后李继筠去世,定难军为其弟李继捧控制。
李继捧在公元982年做了一件大事:奉定难军归于北宋。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李继捧所为却激怒了族弟李继迁。李继迁是李思恭族弟李思忠的玄孙,和定难军统治者的血缘非常疏远。可是李继迁认为李继捧没有资格断送祖业,拉了一票人马和北宋斗了几十年。李继迁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把宋太宗赵光义拖得精疲力竭,成了赵光义在军事上短板的有力证明。公元991年,李继迁收复了祖业之地夏州,十一年后,也就是公元1002年,北宋在大西北的军事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被李继迁夺去。灵州位于黄河边上,土地肥沃,比夏州更合适作为根据地。李继迁更灵州为西平府,后来成为西夏王朝的国都兴庆府。
李继迁复兴“夏国”之后,于公元1004年传位给儿子李德明。李德明不出名,但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就是李元昊。实际上李德明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在位期间拿下了对西夏来说极为重要的河西走廊,也断掉了北宋和西域的陆路联系通道。此时的西夏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只不过向北宋称臣而已,李德明就是不挂名的皇帝(死后追尊夏太宗)。李元昊称帝于1038年,但早在六年之前的1032年,李元昊就成为西夏之主,只不过当时没称帝而已。后人一般将公元1038年视为西夏立国之始,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么说吧,吴大帝孙权称帝于公元229年,但孙权早在公元200年就是江东之主,222年受魏封为吴王。谁能说公元229年之前的东吴不是独立王国呢?
西夏之始到底应该从哪年算起呢?严格来说应该从公元881年算起,拓跋思恭在这一年控制定难军,算是西夏立国之始。但也有人认为定难军不应该算是西夏立国之始,有些像五胡十六国的代国,代国是北魏的前身,但不能把代国算进北魏。另外还有一种算法,西夏立国之始应该从李继迁反宋的公元982年算起。但不管怎么算,西夏立国之始是公元1038年都是有争议的。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