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楚之(390~464年),字德秀,北魏大臣,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八世孙,东晋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之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七岁时,带着父亲灵柩返回建康。得知太尉刘裕诛杀宗室,逃亡于汝颍之间。归顺北魏山阳公奚斤,得到明元帝器重,拜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大破宋军于长社,迁散骑常侍,册封琅琊郡王。从征凉州,平定仇池有功,出任使持节、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镇西大将军、云中镇都大将、朔州刺史。镇守边境二十余年,以清廉俭朴著称。和平五年,去世,时年七十五,获赠征南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于云中金陵。
人物生平
折服刺客
司马楚之年轻时有英武豪迈的气概,能谦恭地对待士人。与司马顺明、司马道恭等到处聚集党徒。等到刘裕自立为皇帝,楚之谋求报复,聚集党众占据长社,归附他的常常有一万多人。刘裕很怕他,派刺客沐谦杀害楚之。楚之对待沐谦很厚重。沐谦夜间假装生病,知道楚之必定亲自来,打算趁机杀死他。楚之听说沐谦生病,果然亲自端着汤药去看望他。沐谦感激他的心意,于是从卧席底下取出匕首,把情况告诉他说:“将军为刘裕所顾忌和畏惧,希望不要轻率,而以保全为先。”楚之叹息说:“如果像所说的那样,即使有所防范,恐怕也会有所失。”沐谦于是委身事奉他。他以诚心待人,得士入的心,都是这种事情。
王镇恶之弟王康,留守关中,及高祖刘裕北伐,王镇恶为前锋,王康逃匿田舍。王镇恶次于潼关,王康将家奔之,高祖板为彭城公前将军行参军。镇恶被害,康逃藏得免,携家出洛阳,到彭城,归高祖。即以康为相国行参军。求还洛阳视母,寻值关、陕不守,康与长安徙民张旰丑、刘云等唱集义徒,得百许人,驱率邑郭侨户七百余家,共保金墉城,为守战之备。时有一人邵平,率部曲及并州乞活一千余户屯城南,迎亡命司马文荣为主。又有亡命司马道恭自东垣率三千人屯城西,亡命司马顺明五千人屯陵云台。顺明遣刺杀文荣,平复推顺明为主。又有司马楚之屯柏谷坞,索虏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骑在芒上,攻逼交至,康坚守六旬。
注:柏谷坞村,偃师市,柏谷坞村位于缑氏镇东。
《魏书》相关记载:四年正月壬辰朔,车驾临河,大搜于犊渚。癸卯,车驾还宫。三月癸丑,筑宫于蓬台北。司马德文宁朔将军、平阳太守、匈奴护军薛辩及司马楚之、司马顺明、司马道恭,并遣使请降。
归降奚斤
太宗末年,山阳公奚斤占领黄河以南的土地,楚之派使者请求投降。因而上表说:“长江淮水以北,听说朝廷的军队向南,无不拍手而舞,向往接受道德教化。但是受敌寇的威胁,无法前来。我顺应百姓的愿望,请求率领倾慕仁义的人作为国家的先锋。现在都是平民,没有号召力。如果给我以偏裨将领的名义,再以天子的声威相号召,则众人无不跟从。”于是授予楚之假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奚斤平定黄河以南之后,把楚之所聚集的人口分别安置在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以充实豫州。
世祖初年,楚之打发妻子儿女往内地邺城居住,不久被征召入朝。这时南边各镇的将领都上表说刘义隆将要入侵,任命楚之为使持节、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驻守颖川以抵御他.他的长史临邑子步还上表说:“楚之渡过黄河,百姓怀念旧德,义兵云集,汝水颖水以南,望见我们的气势就安宁和顺,诚心归顺。这诚然是陛下顺应天意民心,无上的道德广泛传布的结果啊。”世祖很高兴,下诏书慰问勉励,赐予前后部鼓吹仪仗队。
大破宋军
刘义隆的将领到彦之沿黄河西上,在南岸陈兵防守,直达潼关。到彦之等撤走,楚之在长社打败他的偏师。又与冠军将军安颉攻滑台,攻克滑台,捉拿义隆的将领朱修之、李元德和东郡太守申谟,俘虏一万多人。上疏说:“我奉命南伐,受任一方,但是智谋力量浅薄,忠诚的节操没有表现,所以日夜忧愁,忘记了吃饭睡觉。我多次派人到荆扬地区,到处陈述叙说,详细论述朝廷教化昌明的美好,无人不为蒙受皇上的德泽而心喜,仰头北望。但是义隆兄弟知道人情动摇,派我的仇人顺任司州刺史,统辖淮水以北七郡,取代垣苗戍守悬瓠。从巩地、洛地、滑台溃败以来,义隆以他们的失败为耻,加重惩罚。到彦之被削去官位,如同士兵,姚纵夫在寿春被杀,竺灵秀在彭城被斩首,王休元托病,檀道济被放逐。所有心腹,都心怀疑虑。时至今日,真可谓是百姓怨恨臣下猜疑。我听说消灭寇贼,一定乘战胜的威势;建立功勋,也要利用敌人内部离心离德的形势。陛下以无上的道德承受符命,使无上的道德在四海得到传颂,朝廷军队所向,没有不屈服的,还未归顺的仅义隆而已。现在朝廷的统治被远远传扬,远方仰慕德泽。所以应当扫荡东南,统一天下,使美好的风化,遍布于长江汉水地区。”世祖因军队长时间劳顿,没有采纳。被以散骑常侍的身份征回。
出征凉州
跟从征讨凉州,因功被赐给奴隶一百户。义隆派遣将领裴方明、胡崇之侵犯仇池。任命楚之为假节,与淮阳公皮豹子等统领关中各军从散关西进,打退方明,俘获崇之。仇池平定而后返回。
皇上讨伐蠕蠕,诏令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促运输以接济大军。当时镇北将军封沓逃入蠕蠕,劝说它攻打楚之等以断绝粮食运输。蠕蠕于是派探子进入楚之的军中,割下驴耳而去。有报告失去驴耳的,将领们无人能明察。楚之说:“一定是探贼割下它作为凭证,贼军将要到来。”当即指挥军士砍伐柳树修筑栅栏,浇水使它结冰,栅栏修好而贼军到来。冰层厚实而栅栏坚固,不能强攻,贼军于是四散离去。世祖听说后嘉奖了他。
生荣死哀
不久任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王爵照旧。在边境二十多年,以清廉俭朴闻名。和平五年逝世。当时七十五岁。高宗怀念惋惜他,追赠他为都督梁益秦宁四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号贞王。陪葬金陵。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