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元璋传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无题》
这首诗虽然不知道是何人所做,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描述出了当时明朝的强大以及繁荣,而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的。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小乞儿变成开国皇帝的故事也堪称励志典范,但是对于他选择的皇位继承人,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对此后世也分析到,若是朱标死后,朱元璋能够舍弃建文帝朱允炆,而是传位给朱允熥,那么朱棣可能就不会谋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标之死 朱元璋痛心
朱元璋的故事我们都已经十分的熟悉了,这里也就不赘述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朱元璋登基为帝,手握无上的权势。但是他仍旧非常的敬重和宠爱自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而且对于两人的长子朱标,也是寄予厚望。
朱标为人宽和,生性善良,朱元璋认为将来他登基,定然会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于是他对朱标悉心培养,甚至让朱标代自己去全国各地巡视,这本是一个无上的荣耀,但岂料,成为了一道催命符。
朱标从小身子骨就不是很好,即使经过悉心调理,依然比不上同龄的孩子。此次去各地巡视,很快便水土不服导致了风寒,原本以为只是个风寒而已,过几日就能好。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甚至回了宫中请来了无数的太医为其诊治依旧不见好,最后缠绵病榻不过一年就去世了。
心痛的朱元璋可以说是哭了又哭,任凭朝臣们如何的劝解安慰都不见好,甚至还杀了好几个臣子。他认为上天对他何其不公,年幼时失去父母,如今人到晚年又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对于朱元璋来说虽然还有其他的孩子,可那不过都只是血脉的传承罢了。只有朱标,是自己从小抱着长大,教他说话,教他走路的孩子,就这样的死去了,如何不痛心呢!
幸好,朱标还留下了子嗣,这也是唯一可以安慰朱元璋的地方,于是他开始每日都传朱标的子嗣们进宫,以解自己的思子之苦。自然也就更加忽视了其他儿子们的存在,只是一味的亲近孙子们。
01为何不立朱允熥
这其中又以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和嫡子朱允熥最得朱元璋的宠爱,朱元璋自己本身就很注重嫡庶之分,因此对于嫡孙朱允熥的看重也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朱允炆,一来他是朱标的长子,也是自己的长孙,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孙子,总是会格外的看重的。二来朱允炆生性淳朴仁厚,与朱标的性格极为相似,他陪在朱元璋身边时,总是会令朱元璋想起自己的长子朱标,也因此对于朱允炆他还有一份复杂的感情在里面。
时间一久,他越看自己的孙子越顺眼,反而是更加疏远了自己的儿子们,二皇子三皇子不成器,四皇子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却不是马皇后所生。朱元璋思来想去决定立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为下一任皇帝。
那么为何最后立了朱允炆而不是嫡孙朱允熥呢?这里要说一下,因为后期的朱元璋生性多疑,许多和他一起打过天下的臣子们都被其杀死,文臣还好,但是武臣手握兵权,他生怕有谁会来谋权篡位,因此晚年的他对于武将是十分忌惮的。
而朱允熥虽然是嫡子,但是他的母亲却是武将之女。朱元璋担心若是日后朱允熥登基,难免会面临外戚过于强势的威胁
,而且朱允熥生性急躁冲动,朱元璋认为如果让他做了大明的皇帝,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再反观朱允炆,其母亲是文官之女,光这一点朱元璋就很满意了,这就意味着日后朱允炆登基为帝不会有外戚的威胁,且性格善良宽厚,于是综合考虑之下,他决定立朱允炆为太子。
可是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自己儿子们的想法,尤其是朱棣,朱棣认为自己有能力,有谋略,之前被朱标压着也就算了,现在连一个毛头小子都可以压自己一头这算是怎么回事。可是他对朱元璋也是敢怒不敢言,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他只是远远的躲在封地十分的安分。可待到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后,还不足百日,朱棣就打着清君侧的名声来进攻。
朱允炆的根基尚且不稳,又怎么会是朱棣大军的对手呢?很快,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决定出来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是生是死至今不知,而朱棣也成功的登基为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江山。
其实如果当时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熥的话,第一他是嫡子,更能让文武百官信服,朱棣也不会如此不满。第二,他的母亲乃是大将军之女,若是朱棣敢造反,只怕这位大将军第一个不同意,定然会奋力反抗。
那么朱棣想要篡位成功也就没这么容易了,甚至于朱棣可能都不会生出谋反的心思,他之所以敢大兵进攻,也不过就是吃准了朱允炆没有一个有力的外家帮助,且朝臣们对他还不是十分的信服。只能说是时也命也,朱元璋算到了一切却唯独没算到矛盾不在外面,而是在内部。
02结语
虽然朱棣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但他登基后手腕凌厉,又勤政爱民,也让外族不敢来犯,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综合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不得朱元璋的心,但是没有人会抹去他的功绩。
至于朱允炆,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我们还是希望他能够被旧臣救出去,从此隐姓埋名安稳的过完这一生,当然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希望,具体如何还要等发现更多的历史记载,才能推断出一个真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