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由于经历了数年的秦末乱世及楚汉相争,国计民生已被大量破坏。作为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放手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劳动,不能折腾他们。所以曹参才不变换政策。

而曹参所采用的政策,显然与此后的“文景之治”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曹参的“萧规曹随”,其实是“文景之治”的滥觞。正是因为有“萧规曹随”开了一个好头,因此,才造成了后面在“文景之治”中,汉朝经济的全面复苏,为大汉帝国的缔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者们的所说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学者们所讲的,实际上是从结果来考虑的。也就是因为最终出现了“文景之治”,倒推过去,由此肯定曹参的历史功绩。但这种研究方式,多少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那么,当初曹参在实施“萧规曹随”的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我们不能不说曹参没这么想过。但是,这多少有些拔高曹参的嫌疑。曹参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且作为一名武将,也没多少文化的武将,让他进行这样深远的历史思考,确实有拔高他的嫌疑。
为了搞清楚曹参当时这种举动的真实想法,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什么细节呢?当时萧何去世,消息刚传到齐国,曹参就说,宰相将由他来担任,让家人收拾好行李。家里人都不信。但结果是任命书果然很快就下来了。那么曹参哪里来的自信,认为宰相应该由他来担任呢?
我们注意到,在刘邦去世的时候,曾把吕后叫道床前,交代过后事。吕后问刘邦,萧何去世后谁当宰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陵,不过需要用陈平来辅佐他。
那么,是不是刘邦给吕后的吩咐,传到曹参的耳朵里了,他才会这么说呢?显然不是的,刘邦给吕后的托孤显然是秘密的,外人是不知道的。这种人事安排,外人如果知道,对朝廷肯定是不利的,这一点是常识。再说了,如果这个话传出去了,曹参的家人肯定就知道了,但曹参的家人并不知道啊。
所以,这里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吕后提前把这个话告诉曹参了,让曹参有个心理准备。还有一种是曹参根据对朝廷人物进行分析,认为吕后最终会选自己为宰相。
无论是吕后提前告诉曹参,还是曹参自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都说明一点,曹参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
既然曹参明白,自己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因此,他在当宰相后,肯定一切都会按照吕后的吩咐来做事情了。
我们再来看看刘盈和曹参的那段对话。当时是刘盈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回去劝一下曹参:“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就是说,你回去问一下你爹,高帝刚去世,一切百废待兴,他作为宰相,为什么整天只是喝酒,也没见他来向我汇报啊?刘盈特别交代,你回去千万别说我让你问他的。

曹窋回去一问,谁知道曹参大怒,说你小孩子懂得什么,把他打了一顿。
刘盈见曹窋被打,生气地召曹参来说,你为什么打曹窋?是我让他回来问你的!
于是,才有了曹参与刘盈的一段对话。最后曹参对刘盈说,我不如萧丞相,你不如高帝,我们就按照他们制定的规矩干就是了,为什么要另搞一套呢?
这里,其实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刘盈说的“无所请事”这句话。这句话是刘盈责备曹参不向他请示,那么曹参究竟向谁请示了呢?很简单,他向吕后请示了。
我们还得再注意“然无言吾告若也”这句话。刘盈为什么让曹窋别说是自己问他的呢?这是因为刘盈对这件事不满,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皇帝,朝廷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应该自己来办。但是一切都是吕后做主,曹参也只听吕后的,因此刘盈很不满。但刘盈性格荏弱,他不满,又不敢说,只能这么试探一下。
曹参在回答刘盈的时候,也很有技巧。他并没有说他必须一切都得听吕后的,他拿高帝来说事。拿高帝来说事,刘盈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可以说,这一次对话,是刘盈希望有所作为的一次尝试,可惜曹参破灭了他的梦想。再加上后来“人彘”事件出现后。刘盈彻底自暴自弃,草草了结了自己一生
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萧何:三杰之首的治国脊梁与制度奠基者在汉初“三杰”中,萧何以“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治国才能,与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的攻城略地并称。他虽未亲临战场,却以制度构建、资源调度与人才举荐,...
韩信 萧何 2025-11-11 萧规曹随:一场跨越千年的治国智慧对话公元前193年,汉初第一任相国萧何病逝前,向汉惠帝力荐曹参接任相位。这一决定既出乎朝野意料,又暗含深意——两位曾因功勋排序心存芥蒂的功臣,最终以“萧规曹随”的典...
萧何 2025-11-04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萧规曹随:汉初宰相曹参的“无为”智慧在汉初的历史长河中,“萧规曹随”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典故,它既揭示了曹参作为宰相的执政理念,也折射出汉初政治的深层逻辑。所谓“萧规曹随”,是指萧何作为开国宰相制定...
萧何 2025-10-20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刘穆之:寒门才俊如何成为刘裕的“萧何”在东晋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刘穆之从寒门子弟崛起为刘裕集团的核心谋士,其经历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他的出身虽无显赫门第支撑,却凭借卓越的才干与政治智慧,成为刘裕统...
刘裕 萧何 2025-09-29 霍光权倾朝野,为何一朝身死霍家即败?公元前68年,西汉权臣霍光病逝,汉宣帝以超规格的葬礼将其陪葬茂陵,谥号“宣成”,葬仪仿效萧何旧例。然而,仅仅两年后,霍氏家族因谋反罪名被满门抄斩,牵连者逾千人。...
萧何 2025-09-26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