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赵高的事迹,尤其是他颠覆了秦朝,将这个刚刚建立没几年的大一统王朝推入深渊,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赵高能够得到秦始皇嬴政的信任。但赵高既然不坏好心,为什么嬴政原本看不出来?赵高究竟是如何赢得嬴政的信任的,在他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为何嬴政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呢?
赵高是一个巧言令色、逢迎献媚的人,仅仅两招就获得嬴政的信任。第一招就是巧言令色,深得人心。他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清洗章台宫的台阶,嬴政看到让人询问,赵高回复表示嫪毐之乱祸乱太深,把章台宫糟蹋得难以收拾,所以他每天都在清洗台阶。嬴政听得这番话,决定留他成为自己的近侍。
表面上这番话只是赵高的工作,但是放在嫪毐之乱刚刚平息,嬴政心里很不痛快,身边又正好缺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高的这番话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赵高对嫪毐这种人痛恶深绝,所以在自己的本能工作里反复清洗台阶,要把污渍清洗干净,这让嬴政觉得这样的人很忠心,要是培养起来当近侍会很安心。
第二招赵高显露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他在嬴政眼里只是一个寺人,所以表现出来会得到重用。他比嫪毐更聪明,从嬴政这里入手,就能有机会接近王权。
李斯是嬴政的一大重臣,辅佐他统一六国,看人看事很准,却在赵高这里看走了眼。以至于在嬴政暴毙之后,听信赵高谗言伪造遗诏扶胡亥为王,逼迫扶苏自杀,最后被赵高所害。由此可以看出赵高心计多深,这又是一个比嫪毐还危险的人。
《大秦赋》里吕不韦被驱逐咸阳后,李斯成为嬴政最倚重的人,因为两人都有一统六国的夙愿,李斯曾说要帮助嬴政实现大一统,让天下尽归秦国,后来秦朝建立,嬴政成为秦始皇,李斯也变成了大秦丞相,可是李斯的结局很惨,他没想到有天会死在一个宦官手里,这个宦官就是赵高。
李斯是战国末年楚国人,他曾在齐国求学,有一身才智却无处施展,后来在韩非子的建议下,他只身前往秦国,当时秦国国力是七国里最强的,李斯刚到秦国便受到吕不韦的器重,这才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之后秦王与李斯见面,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感,觉得只有实现大一统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就这样,李斯深得秦王信任,封他为客卿。
剧中嬴政为了安抚宗室,便下令驱逐外客,李斯写了一封《谏逐客书》递交嬴政,嬴政果断采纳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宗室和外客都一视同仁,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廷尉。
李斯前半生确实很风光,走的也挺顺,没有经历大灾大难,但是后半生李斯却活得很窝囊。秦始皇死后,赵高用李斯的家眷性命逼迫他发动沙丘之变,篡改了秦始皇诏书,废黜了太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李斯并不是心甘情愿跟赵高合作的,他逼不得已只能如此。
后来秦二世胡亥为修阿房宫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全国人民都加入了反秦起义,李斯想要劝谏的胡亥减少徭役,可是胡亥根本不理会,甚至把李斯打入大牢,赵高趁机诬陷李斯之子李由谋反,李斯被屈打成招,最后胡亥下令将其车裂,夷三族,李斯为大秦鞠躬尽瘁,却得到了这样的下场实在可悲。
赵高传假诏书斥责蒙恬戍边十几年无战功,多次非议朝政,对皇帝不忠,令其自裁。蒙恬知道有诈,据理力争,不服,被关进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蒙恬的兄弟蒙毅被赵高囚禁在代郡(河北省蔚县东北)的监狱中。赵高逼蒙毅自尽后,又去逼蒙恬,蒙恬极尽绝望,服毒离世。
对其他的大臣,赵高唆使胡亥大开杀戒,他逼死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还演绎"指鹿为马"的桥段,杀了一批和自己异心的朝臣。许多朝中的大臣冤死在赵高之手,赵高又把黑手伸向地方官吏。他设计劝胡亥去效法秦始皇巡游地方,趁机进谗言:"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史记》
(陛下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多杀不服您的官吏。)胡亥听了,立即连连下令诛杀异己,整个天下陷入恐怖之中。
在一场场血雨腥风操作下,赵高不断把自己的亲人心腹推到朝廷要职,例如让自己的兄弟赵成当中车府令,自己女婿当都城咸阳的县令,其它党羽更是遍地都是。
赵高的恶行可堪比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卢杞(被贬,终死于澧州)、李林甫(削官改葬,连累子孙);宋朝的蔡京(死在被贬的路上)、秦桧(连累子孙,遗臭万年)、韩侘胄(被暗杀),明朝的刘瑾(被凌迟)、魏忠贤(戴罪自缢)。坏事做得太多,赵高最终也落得凄惨的下场,连累三族被灭(父族、母族、妻族)。
后来子婴投降汉高祖刘邦,强盛一时的秦帝国终葬赵高之手。
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指鹿为马”的权谋手段闻名,其宦官身份与拥有女儿的矛盾,成为千年争议焦点。这一谜团背后,既涉及秦代官制与刑罚制度的特殊性,也折射出后世对“宦...
赵高 2025-09-10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秦始皇对白起的评价: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回响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军事生涯与秦国的崛起轨迹高度重合。从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到鄢郢之战焚毁楚国宗庙,再到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白...
秦始皇陵 白起 2025-09-04 阿房女是冬儿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辨析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阿房女与冬儿常被提及为秦始皇情感世界中的关键人物。然而,通过梳理正史记载、考古发现与文学创作,可以明确:阿房女与冬儿并非同一人,她...
秦始皇陵 2025-09-03 宣太后与秦始皇:跨越五代的权力纽带战国风云中,一位楚国女子以太后之姿执掌秦国权柄四十一年,另一位以"千古一帝"之名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宣太后芈八子与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陵 宣太后 2025-08-28 姓与氏的千年迷雾:解码胡亥不称“嬴”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7年,望夷宫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女婿阎乐的逼迫下自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统治者,不仅因残酷统治闻名,更...
秦二世 赵高 2025-08-28 为什么秦始皇22岁才行冠礼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冠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成人礼仪,标志着男子正式步入成年,拥有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资格。秦始皇嬴政,这位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帝王,...
秦始皇陵 2025-08-26 弗朗茨·李斯特:钢琴之王的传奇人生与艺术革新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6岁学琴,9岁公开演奏时已能...
李斯的儿子 2025-08-13 隋文帝杨坚:重塑华夏的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隋文帝杨坚以“结束乱世、再造统一”的伟业,与秦始皇并称“中国两大统一奠基者”。这位在位仅24年的帝王,不仅终结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秦始皇陵 2025-08-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