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赵高的事迹,尤其是他颠覆了秦朝,将这个刚刚建立没几年的大一统王朝推入深渊,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赵高能够得到秦始皇嬴政的信任。但赵高既然不坏好心,为什么嬴政原本看不出来?赵高究竟是如何赢得嬴政的信任的,在他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为何嬴政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呢?
赵高是一个巧言令色、逢迎献媚的人,仅仅两招就获得嬴政的信任。第一招就是巧言令色,深得人心。他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清洗章台宫的台阶,嬴政看到让人询问,赵高回复表示嫪毐之乱祸乱太深,把章台宫糟蹋得难以收拾,所以他每天都在清洗台阶。嬴政听得这番话,决定留他成为自己的近侍。
表面上这番话只是赵高的工作,但是放在嫪毐之乱刚刚平息,嬴政心里很不痛快,身边又正好缺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高的这番话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赵高对嫪毐这种人痛恶深绝,所以在自己的本能工作里反复清洗台阶,要把污渍清洗干净,这让嬴政觉得这样的人很忠心,要是培养起来当近侍会很安心。
第二招赵高显露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他在嬴政眼里只是一个寺人,所以表现出来会得到重用。他比嫪毐更聪明,从嬴政这里入手,就能有机会接近王权。
李斯是嬴政的一大重臣,辅佐他统一六国,看人看事很准,却在赵高这里看走了眼。以至于在嬴政暴毙之后,听信赵高谗言伪造遗诏扶胡亥为王,逼迫扶苏自杀,最后被赵高所害。由此可以看出赵高心计多深,这又是一个比嫪毐还危险的人。
《大秦赋》里吕不韦被驱逐咸阳后,李斯成为嬴政最倚重的人,因为两人都有一统六国的夙愿,李斯曾说要帮助嬴政实现大一统,让天下尽归秦国,后来秦朝建立,嬴政成为秦始皇,李斯也变成了大秦丞相,可是李斯的结局很惨,他没想到有天会死在一个宦官手里,这个宦官就是赵高。
李斯是战国末年楚国人,他曾在齐国求学,有一身才智却无处施展,后来在韩非子的建议下,他只身前往秦国,当时秦国国力是七国里最强的,李斯刚到秦国便受到吕不韦的器重,这才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之后秦王与李斯见面,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感,觉得只有实现大一统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就这样,李斯深得秦王信任,封他为客卿。
剧中嬴政为了安抚宗室,便下令驱逐外客,李斯写了一封《谏逐客书》递交嬴政,嬴政果断采纳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宗室和外客都一视同仁,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廷尉。
李斯前半生确实很风光,走的也挺顺,没有经历大灾大难,但是后半生李斯却活得很窝囊。秦始皇死后,赵高用李斯的家眷性命逼迫他发动沙丘之变,篡改了秦始皇诏书,废黜了太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李斯并不是心甘情愿跟赵高合作的,他逼不得已只能如此。
后来秦二世胡亥为修阿房宫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全国人民都加入了反秦起义,李斯想要劝谏的胡亥减少徭役,可是胡亥根本不理会,甚至把李斯打入大牢,赵高趁机诬陷李斯之子李由谋反,李斯被屈打成招,最后胡亥下令将其车裂,夷三族,李斯为大秦鞠躬尽瘁,却得到了这样的下场实在可悲。
赵高传假诏书斥责蒙恬戍边十几年无战功,多次非议朝政,对皇帝不忠,令其自裁。蒙恬知道有诈,据理力争,不服,被关进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蒙恬的兄弟蒙毅被赵高囚禁在代郡(河北省蔚县东北)的监狱中。赵高逼蒙毅自尽后,又去逼蒙恬,蒙恬极尽绝望,服毒离世。
对其他的大臣,赵高唆使胡亥大开杀戒,他逼死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还演绎"指鹿为马"的桥段,杀了一批和自己异心的朝臣。许多朝中的大臣冤死在赵高之手,赵高又把黑手伸向地方官吏。他设计劝胡亥去效法秦始皇巡游地方,趁机进谗言:"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史记》
(陛下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多杀不服您的官吏。)胡亥听了,立即连连下令诛杀异己,整个天下陷入恐怖之中。
在一场场血雨腥风操作下,赵高不断把自己的亲人心腹推到朝廷要职,例如让自己的兄弟赵成当中车府令,自己女婿当都城咸阳的县令,其它党羽更是遍地都是。
赵高的恶行可堪比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卢杞(被贬,终死于澧州)、李林甫(削官改葬,连累子孙);宋朝的蔡京(死在被贬的路上)、秦桧(连累子孙,遗臭万年)、韩侘胄(被暗杀),明朝的刘瑾(被凌迟)、魏忠贤(戴罪自缢)。坏事做得太多,赵高最终也落得凄惨的下场,连累三族被灭(父族、母族、妻族)。
后来子婴投降汉高祖刘邦,强盛一时的秦帝国终葬赵高之手。
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交织的商周时期,当殷墟车马坑中的青铜軎饰重见天日,一段跨越三千年的陆地交通史轰然开启。从商代战车的双马驾驭到秦始皇陵铜车马的精密构造,古代马车不...
秦始皇陵 启 2025-06-27 徐福寿命之谜:历史、传说与文化符号的交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徐福的名字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这位秦始皇时期的方士,因奉命东渡寻仙药而名垂青史,但其确切寿命却成为千古之谜。从《史记》的简略记载到民间传说的夸...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6-27 蒙恬北伐:秦始皇抗击匈奴的铁血征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北方草原上崛起的匈奴部落,如同一把悬在帝国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中原的安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秦始皇...
秦始皇陵 蒙恬 2025-06-23 内史腾身份之谜:秦廷重臣的国籍考辨在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位名叫内史腾的将领率秦军攻入韩国南阳,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然而,这位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将...
秦始皇陵 2025-06-20 子婴为什么不是秦三世:秦朝末年的帝位谜题公元前207年,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后,秦王子婴在位仅46天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这位末代秦君的身份与称谓,在《史记》中却留下耐人寻味的记载:司马迁在《秦始皇本...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06-18 为什么嬴政忌讳昌平君:秦楚矛盾下的权力博弈在秦始皇嬴政的统治生涯中,昌平君熊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禁忌存在。这位兼具楚国公子与秦国重臣双重身份的矛盾体,其人生轨迹犹如一把利刃,剖开了秦楚两国两百余年恩怨的深...
秦始皇陵 启 2025-06-18 秦始皇正妻无名之谜:权力阴影下的历史留白秦始皇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其政治成就与个人经历被史书反复书写,但关于其正妻的记载却近乎空白。这一现象不仅引发后世猜测,更折射出秦代政治生态的复杂性。通过...
秦始皇陵 2025-06-16 嬴驷与秦始皇:跨越百年的帝国奠基之路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长卷中,嬴驷(秦惠文王)与嬴政(秦始皇)的名字犹如两座巍峨的丰碑,相隔百年却血脉相连。这位高祖父与玄孙的传承关系,不仅是简单的家族谱系延续,...
秦始皇陵 2025-06-13 泰山封禅在哪里举行:揭秘中国古代帝王与泰山的神圣对话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心目中,泰山绝非一座普通的山岳,而是“天人合一”的神圣象征。自秦始皇起,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传统延续千年,这一仪式不仅是对泰山地理高度的征服,更是...
秦始皇陵 2025-06-13 秦始皇可能活在地宫吗?历史、科学与传说的三重解构在骊山北麓的苍茫雾霭中,秦始皇陵地宫如同一部未解的密码,千百年来引发无数猜想。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的《史记》记载,到现代考古探测到的“强汞异常”,这座地下帝国...
秦始皇陵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